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其實很簡單,多做這幾個練習就可以

對於孩子來說,上了小學之後多多少少都會為了數學而頭疼,而此後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數學這門學科。這個看似在平時生活中接觸不到的學科,其實對孩子的思維邏輯有很大幫助。

如果家長僅僅局限於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往往是不夠的。甚至可以說,上了小學之後再接觸數學,對孩子來說就太晚了。其實,家長在孩子學齡前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他的數學思維能力了。

首先,幫孩子建立數學邏輯的概念。

1、時間概念:寶寶在小的時候,對於時間概念是很模糊的。除了一些比較具體的概念,家長可以利用「馬上」「立刻」「等會兒」這類辭彙讓孩子慢慢理解。然後可以再常常和孩子說「昨天」「今天」「明天」,來幫他進行更進一步的理解。

2、順序概念:排序一直是孩子很喜歡玩的遊戲,例如幾個小朋友按照高矮戰成一排,或者將自己的玩具按照大小等順序進行排列。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就可以慢慢對順序加強認識。

3、太空概念:孩子對於「前後左右」的概念,是隨著視力發育慢慢形成的。家長可以從小鍛煉孩子「將玩具拿到框外面」或者「將食物放進嘴裡」來強化孩子對於裡外前後的概念。

4、形狀概念: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買積木,或者形狀配對的玩具,孩子可以在遊戲中慢慢認識到圓形、方形等形狀的概念,益智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樂趣和滿足感。

其次,家長可以幫孩子慢慢認識數字。

1、數數:數數字看似枯燥乏味,其實可以運用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裡去。例如帶孩子數台階,或者數自己玩具的個數,甚至可以帶孩子看一些和數字有關的卡通片和繪本,加深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

2、算數:孩子在學齡前最先學會的就是加法,在上小學前掌握的也只有加減法,家長不用過度讓孩子接觸其他算數問題。家長可以首先鍛煉孩子把10以內的數字進行加減,孩子答對了的同時也要及時鼓勵。

3、乘法口訣:乘法口訣應該是我國的一大特色,雖然孩子在小的時候不會理解它的原理,但是可以先讓孩子背誦口訣,進行應用。在上小學學習乘除法的時候,就會慢慢理解其含義。

各位家長,你會給孩子做這些練習嗎?除此之外,還會用什麼方法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呢?如果還有什麼問題的話,不妨留言告訴我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