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壽險市場分析報告大揭底 淨利潤前10外資公司佔4席

  《投資者報》記者 張海雲

  ■ 在嚴監管風暴下,壽險市場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和新的格局?哪些保險公司正在成為市場中的強者?這份壽險市場分析報告提供了重要參考

  ■ 壽險市場呈現出四個新特點:中國人壽(港股02628)的“一哥”位置面臨平安人壽的挑戰;中小保險公司彎道超車機會逐漸減少;仰賴“投資驅動負債”模式的保險公司進入痛苦期;健康險公司發展迅速

  ■ 從盈利水準來看,泰康人壽、華夏人壽、前海人壽、友邦保險(港股01299)等業績突出,而昆侖健康、中融人壽、信泰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等虧損較為嚴重

  ■ 體現保障功能的產品成為壽險主力軍,稅優健康險試點政策正在全國推廣,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其發展前景

  自2017年以來,保險行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連不斷的嚴監管政策、數目繁多的罰單紛紛指向保險公司。

  一度風頭正盛、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並購的保險公司重新被監管層關進了籠子,他們的頂頭上司——保監會,在這一輪國家金融政策調整中結束歷史使命,與銀監會合並成新的監管機構。

  被視為中小保險公司彎道超車的“投資驅動負債”經營模式遭遇重創,近年迅速崛起的很多公司由此受到衝擊,一直堅守“負債驅動資產”的傳統保險公司反而獲得了政策支持,實現穩定發展。

  一升一降之間,是整個保險市場格局的重構。那麽這次大變局後,壽險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哪些保險公司正成為市場中的強者?哪些公司風光不再?這些變化又如何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進而影響公司的分紅以及保險產品的歡迎度?這份壽險市場分析報告將成為大家選擇保險公司的重要參考。

  市場格局四大趨勢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趨勢起於無波之水。

  根據保監會發布的數據,2017年壽險公司規模保費高達3.2兆元,同比下降6.06%;其中,原保費收入2.6兆元,同比增長20%,佔比80.36%;而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為5892億元,同比下降50.32%,佔比僅為18.19%,產品結構基本實現了優化,走向監管層倡導的保險回歸保障、重視價值的根本。

  在這場壽險變局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個主要變化:

  其一,中國人壽的“壽險一哥”位置正在被平安人壽追趕,兩者差距越來越小。去年,中國人壽總保費為5893億元,同比略有下降為1%,但是平安人壽總保費收入為467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7%。2016年,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總保費還相差2279億元,僅一年時間差距就縮小至1216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平安人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保費收入1928.6億元,而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為1546億元。若平安人壽的業績增速能夠保持,平安人壽有機會超過中國人壽。

  從數據上看,中國人壽保費不升反降的原因主要是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銳減所致,去年此項進账770億元,而2016年為1656億元,同比下滑54%。而中國平安(港股02318)此項收入保持平穩,從909.6億元增長至969億元,主要銷售的是萬能險等理財產品及中長期產品,受政策限售的影響並不大。

  其二,壽險行業進入了強者更強、強者恆強的周期,中小保險公司彎道超車的機會越來越少。保監會的數據也驗證了這個趨勢,保費前十名壽險保費佔比高達七成。《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太保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港股01336)等一些老牌的壽險公司提早啟動行業轉型,回歸保障型產品,在這輪政策轉向中積聚了力量,而這本是其優勢,份額排名紛紛重回行業前10。

  表現最典型的是太保人壽,其衝刺的力度不可小覷,去年總保費收入達到1862億元,同比大增24%,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僅次於安邦人壽。太保壽險重回巔峰始於2010年公司內部達成的“轉型共識”。轉型完成後,太保壽險的優勢逐步顯現。2015年公司的保費收入達到1152億元,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2016年繼續迅猛發展,同比增長26.5%。更為重要的是,新業務價值率從2010年的10.5%上升到2016年的32.9%,2016年新業務價值增速更是高達56.5%。

  其三,安邦系保險公司(安邦養老、和諧健康)、前海人壽、弘康人壽等為代表理財險佔優的保險公司進入了痛苦期,去年這些公司的保費總量下滑超過六成,公司現金流迅速下降,“投資驅動負債”的經營模式受到很大衝擊。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也在盡最大努力提高保障型產品的銷售,但佔比仍然太低,需要繼續努力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整體縮減的背景下,仍有22家壽險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出現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推出中長期萬能險產品,從而避開了監管政策。其中,招商信諾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保費收入增幅高達165倍,達到2825.28萬元,中美聯泰去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增長255.57%,此外,建信人壽、弘康人壽、工銀安盛、交銀康聯2017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也出現了一倍以上的增長。

  其四,健康險公司發展迅速,過去四年間(2013~2017年)健康險增幅一直保持在30%~40%區間,近年來更是維持在40%左右。健康險佔人身險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由10年前的7.63%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16.05%。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最高的就是兩家健康險公司,分別為太保安聯健康公司以及平安健康,前者2017年總保費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2.19倍;後者總保費收入為22.6億元,同比增長1.54倍。兩家公司保費大幅增長有基數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屬於朝陽產業。

  盈利水準整體提升

  截至3月22日,共有65家壽險公司公布了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如果再加上平安人壽、新華保險兩家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共有38家保險公司實現了盈利,盈利公司佔比超過七成。儘管整體保費收入下滑,但是壽險的內在價值在逐步提高,盈利能力在上升。

  2017年第一份上市保險年報——平安人壽的成績超出市場預期。平安人壽實現淨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42.1%。儘管受到“134號文”實施的影響,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仍同比大增32.6%至673.57億元,內含價值較年初增長37.8%,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達35.5%,同比提升8.5個百分點。

  新華保險一直在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基本甩掉了躉交包袱,新單保費中,期貨佔比達87.4%,較上年提升37.7個百分點,健康險新單保費佔比為35.1%,較上年提升14.2個百分點,業務結構明顯改善。去年公司淨利潤高達53.8億元,同比增長8.9%。

  如果排除上市公司以及未公布數據的安邦人壽,去年業績最好的是以下10家公司:泰康人壽、華夏人壽、前海人壽、友邦保險、陽光人壽、恆大人壽、中信保誠(港股02378)、中美聯泰、民生人壽以及招商信諾,淨利潤分別為86億元、48億元、29億元、20億元、17億元、10.99億元、10.51億元、8.9億元、8.2億元以及6.7億元。

  根據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泰康人壽去年淨利潤高達86億元,終於揚眉吐氣,其保費更是高達1625億元,增速30%,保費拓展能力和投資能力雙雙增長。

  華夏人壽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去年淨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兩倍,可以說成功地由量變向質變轉型的典型。華夏人壽的騰飛緣於2013年,當年的保費370億元超越過往6年的總和。自從華夏人壽走上高增長的路線,保費高歌猛進,至2017年達到1753億元,位居行業第五名,相應的公司盈利也是連年增長。但是記者注意到,華夏人壽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佔比仍然高達五成,其償付能力指標有128.96%,距離監管紅線一步之遙,現金流吃緊。

  2017年的壽險市場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過去幾年被中資保險碾壓的外資保險有了明顯好轉。去年27家外資壽險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171.05%;其中27家外資壽險公司保費累計1778.7億元,同比增長39.22%;保費市場佔比從2016年的6.25%上升到2017年的7.22%。淨利潤排名前10的公司中就有4家是外資壽險,分別為:友邦保險、中信保誠、中美聯泰以及招商信諾,淨利潤分別為20.11億元、10.51億元、8.92億元以及6.66億元,均有五成以上的利潤增長。

  其中,作為目前唯一擁有獨資性質的外資壽險公司,友邦保險(中國)淨利潤高達20.11億元,位居外資壽險盈利榜的首位,總保費收入為219億元,同比增長24%。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合資性質的其他外資壽險公司相比,友邦的外資獨資特徵使其在開展經營活動時,幾乎不存在因中外股東相互製約而產生的內耗問題,為其帶來一定優勢。

  中信保誠自進入中國市場18年來,去年5月進行了更名。公司一直穩健發展,2017年保費收入為120.2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10.51億元,同比增長50%,均跑贏了行業的平均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位居前10中的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過快追求經營上的增長,忽視了投保人的利益。公司因電話銷售與網銷違規獲客,存在欺騙投保人的行為,成為去年被保監會處罰最多的公司。資料顯示,中美聯泰連同中美聯泰北京分公司、廣東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江蘇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四川分公司及相關負責人,合計被罰14次,合計罰款金額116萬元,其中,個人部分罰款金額27萬元。今年1月24日,中美聯泰再次因電銷、網銷行為不合規受到保監會的監管函。

  仍有18家需強身健體

  在應對中短期理財產品限售、投資市場波動大以及壽險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很多壽險公司仍然陷入虧損的困境,急需強身健體。四季度的償付能力顯示,65家壽險公司中一共有27家發生虧損,其中虧損超過1億元的有18家。虧損前10名分別為:昆侖健康、中融人壽、信泰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吉祥人壽、東吳人壽、長城人壽、德華安顧、複星保德信以及愛心人壽,分別虧損8.27億元、7.79億元、7.67億元、6.74億元、3.99億元、3.56億元、3.47億元、1.91億元、1.89億元以及1.89億元。

  上述10家公司中,有很多是虧損榜上的常客,成立多年未有大的盈利,譬如長城人壽、德華安顧、信泰人壽、東吳人壽等。以成立於2007年的信泰人壽為例,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除了2015年短暫盈利外,其余年份均處於虧損狀態。

  面對虧損,信泰人壽相關負責人坦誠地接受了《投資者報》記者的採訪:“公司目前虧損,主要源於前兩年公司業務重啟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的持續影響,再加上經營轉型等因素的疊加,承受了盈利方面的挑戰。今年是公司的基礎管理運營能力提升年,公司將啟動十大工程,進行全面的梳理剖析,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內生動力的問題,為公司中長期發展蓄勢儲能。”

  已成立5年多的東吳人壽,也僅在2015年實現了盈利。在成立之初,該公司擬定了“5年盈利、8年上市”的巨集偉規劃,但如今看來,現實遠比理想骨感。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東吳人壽虧損額分別為0.22億元和1.2億元;2014年該公司繼續虧損至2.23億元;2015年,迅速扭虧為盈,當年盈利1億元;然而,在2016年東吳人壽又巨虧了3.15億元;2017年繼續虧損3.56億元。去年年底,東吳人壽更換了董事長,如何扭虧為盈成為新任董事長面對的最大難題。而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根據公司業務銷售節奏,三季度銷售非中短存續期產品約30億元,當期財務核算出現虧損。經審計調整後,2017年度公司實際虧損可能會有所減少。”

  公司還表示,壽險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都有一個前期投入較大、成本逐漸釋放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壽險公司實現盈虧平衡需要8年左右,考慮到機構開設進度,盈利時(港股06838)限可能還會延長。東吳人壽成立不足6年,需要在機構網絡鋪設和業務管道拓展上投入大量的經營成本。

  成立4年多,去年虧損近2億元的德華安顧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考慮到壽險盈利的發展規律,以經營長期保障類價值業務為主的公司在經營的初期階段(前8到10年)出現虧損的情況,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發展長期期貨業務,規模保費、營業收入不會像大量經營中短存續期業務的公司那樣快速上升,公司前4年的發展是符合股東方戰略的,股東方對於目前的經營指標認可。

  不過吉祥人壽方面也對記者表示,年度虧損額並非四個季度虧損額簡單相加,具體虧損目前還在統計中。此外,公司成立五年多,已經相繼在河南、湖北等地開設了分支機構,前期投入加大,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攤銷,從而形成了一定的虧損,這也與壽險公司“七平八盈”的基本規律相符。“根據公司發展規劃,2019年我司將力求實現當年盈虧平衡。”

  回歸保障終點在哪

  既然保險市場都在談回歸保障,那該如何回歸?保險產品、銷售管道、保險投資是否會有哪些新的變化?

  產品方面,由於被費率管制捆住手腳,保險業2012年之前增長乏力。在市場不斷的呼聲中,壽險產品預定收益率2.5%,在持續13年之後提升至3.5%,2013年人身險定價利率改革正式破冰,由此人身險中“快速返還”類年金險、附加萬能型年金險成為拉動保費規模增長的主力軍。過猶不及,在保險行業迅速做大規模的同時,一些保險公司過度追求保費規模,不管期限長短、成本高低,收取保費遠超投資能力和市場承受的範圍,萬能險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受到限制。目前,保險業正在回歸保障,體現保障功能的產品成為主力軍。其中,稅優健康險試點政策正在全國推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未來將有很大發展前景。

  管道方面,萬能險等理財類產品重度依賴電銷、銀保管道,這些理財產品受到限制,上述管道榮光自然不再;在保險行業不斷回歸本源的背景下,個人行銷員管道再次重返人身險管道“老大”位置。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銀行與保險監管部門合二為一,未來銀保業務將進一步協調發展,有利於長期理財型、養老型保險業務打開局面。

  投資方面,則強調保險資金獨立,股東不得違法違規乾預,不會再有“野蠻人”,也很難再出現“黑馬”的故事。

  在一片肅殺的2017年,保險科技算得上有一抹亮色。近兩年,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不斷刷新著保險業更新的認知。科技破除保險業痼疾的同時,也優化著保險業前、中、後各個服務環節。隻不過,在這場科技運動中仍然是大型保險公司或者互聯網巨頭領銜,眾多中小公司還需要努力追趕。(記者潘亦純、閆軍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