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罐茶到底貴不貴?四「維」深度解讀


來自: 陳聞彥 茶道傳媒

2017年 ,茶行業最大的一匹黑馬應該非「小罐茶」莫屬。

在眾多質疑聲中,人家默默賣了十個億,這是多少茶企心力交瘁也難以完成的業績。既然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很多質疑就自然不攻而破。從不以為然到質疑,再到思考,進而研究,小罐茶徹底顛覆了傳統茶行業的認知。

一斤6000元的茶貴麽?

搜索一下關鍵詞,關於小罐茶爭議最多的內容就是定價和行銷噱頭。品質是根本,行銷是傳播手段,消費者最關心的是這一份千把塊,大約大幾千一斤的茶葉,買來到底值不值?

筆者常常在各種茶局上喝到「傳說」一樣的茶,別說幾千元一斤,不過萬的級別似乎主人都不好意思組局。茶的確是好茶,普通人基本只有蹭茶的身份,要真掏錢買,還不一定下得了手呢。還有人稱此為私房茶,隻品不賣,越說越神叨。

來看看小罐茶,筆者喝過幾款,大紅袍、白毫銀針、普洱,有4點可以得到保證:

1、產地正宗,可追溯原產地

2、大師監製

3、供貨商、生產商為資質齊全的茶企

4、茶葉品質高且穩定

小罐茶自身的客群定位偏「高端」,從時尚青年到社會精英,這些人也是各行各業的風向標和意見領袖,不論自己喝還是待客送禮,說得通俗一點,格調、品味很重要。而大部分喝茶的人,並不精通品茶,小罐茶全國統一的定價,正好給喝茶送茶的人制定了價格標準,讓大家心裡都有了一桿秤。

其實,比小罐茶價格高的茶比比皆是,而小罐茶才真正做出了品牌的氣質,它改變了很多人對茶的固有印象:中國茶無標準,廉價茶和天價茶齊飛。如此看來,小罐茶的定價倒算不上奢侈,而是處於中上水準。

從專業審評看品飲價值

拋開價格,《茶道》雜誌邀請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陳榮冰審評了幾款小罐茶茶品,整個過程按照國家標準審評流程進行(具體審評結果敬請關注《茶道》2018年4月刊「獨家閱讀」)。

每一款茶的乾茶都勻整潔凈,尤其是鮮葉原料採摘標準較高的茶品,如白毫銀針、黃山毛峰、茉莉花茶等鮮嫩度很高,香氣持久馥鬱,均精選芽頭來製作。

觀湯色,所有的茶湯無一例外地乾淨透亮,呈現審評標準色澤,可以說是純凈難得的茶湯。

至於茶的滋味,經過三道標準計時審評,也基本呈現了品種特質,且口感滋味穩定。以審評結果預計,即使是4克一罐的茶葉,泡上8道也是綽綽有餘的。

陳榮冰認為,從色香味的品飲價值來說,小罐茶已算是精品,平均一罐50元的價格,並不算貴。在筆者看來,小罐茶可能比不上傳統茶客所追捧的稀有之作,那畢竟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同時還得為「人情味」買單。但作為自飲待客茶,小罐茶仍具有品質精良穩定的優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陳榮冰審評小罐茶

國家一級評茶師、福建茶葉品質檢測站原站長陳鬱榕也對小罐茶進行了點評。在她看來,現在高端茶葉一泡價格高達兩三百元甚至近千,而小罐茶的品質表現相較於它的定價來說是合理的。

就拿武夷岩茶來說,有人認為小罐茶的大紅袍算不上高級,但陳鬱榕審評後表示,王順明監製的大紅袍配方好,採用傳統工藝製作,對於這個價位來說已經充分表現出應有的口感。市場上非專業的評茶帶有較強的個人因素,也可能對足火岩茶了解不透徹才會有質疑。大師作,並非說大師監製的茶全部都是頂級貨,畢竟正宗的茶裡面也是分等級的。況且,茶葉定價本就是商家的權利,消費者認不認,也請喝過之後再定奪。

大師作,值錢的是什麼?

為小罐茶品質把關的是8位製茶大師或是非遺傳承人。

不少茶友看到,揪住「大師作」的宣傳語,質疑這麼多茶葉,大師做得過來嗎?這一問似乎很專業,其實不然。做茶的人都知道,茶的價值在安全的的前提下三個因素決定:核心產區、上等原料、製作技藝。產區和原料相對恆定,最具價值的環節往往是製作技藝。

好茶,三分靠原料,七分靠技藝。

大師做的價值不在於是不是他親手做,而是在製作技藝上的傳統方法和精準掌控,讓茶呈現最完美的內質。只有一畝三分地的茶農才全部靠親手做完成,但凡他的製作技藝價值超過了自家一畝三分地的產值,就會被聘請到更大規模的平台擔任製茶師。近年來,不少茶商都喜歡拿「匠心」、「匠人」做文章,但真正的匠心,並非僅僅是一個精通做茶的匠人代言,而是整個團隊的匠心。

中國茶每個品類都有自己的核心工藝,如紅茶的發酵,岩茶的烘焙,鐵觀音的做青,茉莉花茶的窨製,白茶的萎凋,等等。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就是因為他是這一茶類領域的佼佼者,掌握核心技術,且爐火純青。譬如岩茶,除了好山場、好原料,焙火費工費時。按傳統製作技藝,需要焙4道火,前前後後耗時100多天。而茶葉品質的塑造過程就在於嚴格把控的過程,耗時耗力可想而知。

喬布斯,因為熱愛,創造出蘋果改變了世界;稻盛和夫,因為精益求精,締造了偉大的傳奇……製茶大師也是如此,每一泡茶都是匠人匠心的體現。

品牌化的茶能帶來什麼?

小罐茶白毫銀針的供應商是白茶品類裡的龍頭——品品香茶業,對應的大師是品品香董事長林振傳先生,我們在他參加福建省兩會期間採訪了他。在採訪中,筆者抱著萬分好奇與林振傳聊起了小罐茶。他告訴我,同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的合作的過程,可以說是英雄惺惺相惜的結果,兩人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品質是品牌的基石。

大家都知道中國茶,只有品類沒有品牌。一般喝茶,會跟人說你在喝鐵觀音,而不是某某品牌的鐵觀音,頂天說一句安溪鐵觀音。另外,中國的茶品牌一直沒有興起,還受到了產地限制。比如龍井,只能在西湖邊產,出了西湖幾乎不能叫做龍井,不然茶客們不認。所以我們在聊起茶時,說出的都是品類,很少談及品牌。

既然要做品牌,那必定意味著顛覆。小罐茶的壯志在於:它要做的是打破地域的中國茶,以統一品牌售賣不同品類的茶。通過三年的深度調研,小罐茶發現茶行業對茶葉原產地和傳統技藝的要求十分嚴苛,而一些非遺傳承人就是這種做茶態度的極致代表,為了保證品質可信賴,小罐茶直接找到每個茶品類的「大佬」合作,雖然成本高昂,卻以「小罐茶 大師作」為聚焦點,快速有效地打開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

林振傳說:「我以為我是最敬業的茶企業家,原來杜總比我更敬業!」杜國楹對茶品的要求是極致的,品品香為小罐茶定製的白毫銀針產於海拔600多米茶園的明前頂芽,一年僅能生產7天。因小罐茶白毫銀針要求每片茶葉大小、形狀統一,並從原本就稀缺的毛茶中手工挑揀出58%的極致好茶。

品品香擁有的有機茶基地通過國家OTRDC、歐盟EU、日本JAS、美國NOP四重有機認證,已是福建省茶葉出口備案基地、國家級農業標準化優秀示範基地、全國茶葉標準園創建示範基地,這恰好為小罐茶的優良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生態茶葉在手,在標準加工廠的日光節能型白茶連續化生產線上,能做到茶葉萎凋、攤晾、烘乾等全工序茶葉不落地,確保白茶品質安全穩定。

這些產品,未來都將運送到小罐茶投資15億在黃山建立的智能化工廠,再進一步進行深加工。「黃山中央工廠的生產車間是我見過最為潔凈的,用製藥的衛生標準來生產茶葉,自動化程度也是最高的。」林振傳說。

已開工建設的小罐茶黃山中央工廠

這就解釋了只有吹毛求疵的產品和大師級的製茶工藝流程,才能造就一杯珍貴的小罐茶。

小罐茶品牌的隱藏價值

然而,光有原料和生產把關,仍然無法打動精英階層的消費者。同等級的茶,我直接去產地拿同等級的貨跟買小罐茶有什麼區別呢?說白了就是所謂的「性價比」問題。有時候性價比是好的,把茶葉隻留下品飲的作用,來看看誰最便宜。可能價格上贏了,但別的方面卻輸了。

消費者總是覺得賣高價的就是奸商,很多不服氣的茶商發話了,我的茶比小罐茶好,還比它便宜。但一個個體戶茶葉店或者茶廠,和一個有著各方面認證和強大運營能力的品牌,本身就沒有可比性。你從大品牌中得到了信任感和滿足感,就理所應當為其買單。

做一個也許並不太恰當的比喻,蘋果產品當今為何如此受追捧,最大原因有二:其一,蘋果獨立系統強大,體驗感好;其二,門市和產品設計簡潔現代有逼格。小罐茶正與其類似,做中國茶品牌,打破地域和品類限制,打造了強大的品控、品牌、運營、管道、服務等體系,在門市設計上直接把蘋果門市設計師Tim Kobe拉來操刀,把茶葉店設計得跟國際時尚品牌一樣。

蘋果店面設計師Tim Kobe與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在小罐茶門市內品茶

備受爭議的小罐茶包裝設計,反而是他們打破行業格局的一門利器。砸500萬請日本著名設計師神原秀夫花了3年時間設計一個鋁製包裝罐,換誰能有這樣的膽量?筆者見過、摸過,也撕過小罐茶的實物,相比較其他茶葉包裝,的確更精美更有質感。不過很多人把矛頭指向包裝,卻沒想到能花這麼大心思做包裝設計的,對產品的把控也是相匹配的。

採用食品級鋁製小罐和充氮保鮮技術的外包裝

上世紀90年代,天福茗茶帶著當時較為先進的連鎖專賣模式橫空出世的時候,也引來了多方熱議:有人把它當靶子攻擊性價比,這些人也許多賣了幾斤茶,但至今還在不在都無從知曉。而把它當做新的商業模式、先進的商業文明進行學習、研究並踐行的那撥人,創出了華祥苑、日春、八馬等全國知名茶葉品牌。因為他們明白,產品的性價比不只是原材料的價值,還有服務、品牌等構成一整套的價值體系。任何一個胸懷大格局、站在更高維度上看待小罐茶的茶業同行,應該還是能從其中看出些門道來的。品質、品牌與創新,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決勝的武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