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要想練好太極拳,你的先掌握四個理!

文|網路 編輯|禪音

森林綠霧純音樂 - 太極音樂

練好太極拳先掌握四個理

其一,要明畫大圈之理

練習太極拳的人不但要練好太極的基礎,更要將其規範化,尤其是拳架。練習陳氏太極的特點就是必須要先練好畫大圈的動作,只有練好這個動作才能將身體的各個關節畫開、畫活。

達到舒展的身姿的目的,然後再練習畫中圈,最後到小圈,最終達到最高境界。練習者必須從一開始就認真的練好這一點。

其二,要明三節之理

人體全身有根節、中節、梢節三節之分。即:臂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三節之中又各有三節。臂之三節,即: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身之三節。

即: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腹為根節;腿之三節,即: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練拳者要認真走好用好三節勁。如在用兩臂走圓畫圓時,開時肩、肘、手依次相開,合時手、肘、肩依次相合。

發勁時,一定要做到根催、腰達、梢發。通過這樣久而久之的練習,就能達到節節貫通,周身一家,一動無不動,松活流暢之目的。

其三,要明纏絲運動之理

螺旋纏絲是陳氏太極拳特有的練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勁產生太極拳彈性掤勁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纏、前後纏、左右纏、進退纏、正斜纏的一順一逆、雙順雙逆的五對纏絲做到位。

開合時,要做到順纏合、逆纏開,均衡、對稱、協調,無所偏倚,無過無不及。久而久之地練習,就可以達到渾身俱是纏絲圈,全身上下左右無一處不纏絲,而又以身軀纏繞為主宰。

通過腰脊的螺旋運動和胸腹摺疊運化來帶動貫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纏絲,進而達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纏絲,溝通周身奇經八脈、十二經、十五絡,使氣血流注,營衛周身,調解三焦,和平陰陽,內壯五臟,而又柔活骨節、肌腱、筋韌,外強筋骨。

其四,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

太極的運行法則就是以意識來控制全身,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使身體的各個關節比如筋、皮、肉、骨、肌腱、韌帶等得到放鬆,舒展和鍛煉,從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長期練習還能使氣通於經絡,經肉離骨而使內氣充於肌膚,骨節張開而使內氣斂於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彈性的掤勁,意到氣到勁自然到,最好達到太極的最佳境界。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投稿郵箱:viptaiji@126.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