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大石萍:什麼是「霧化治療」

一提到霧化療法,許多患者的反應往往是這樣的:

聽說霧化有激素,感覺霧化和吸毒一樣可怕,霧化比點滴傷害更大。

「霧化含抗生素有副作用,要不要換成點滴?」

那麼,霧化到底會不會給我們造成傷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霧化的真面目!解開霧化的神秘面紗!

其實,霧化完全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之所以出現這些疑問,是因為大家對霧化治療接觸的少,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霧化吸入療法,以及治療效果。有些朋友對霧化不了解,以為這是什麼神秘的治療方法。

播放GIF

其實霧化就是通過特定的儀器將藥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直徑幾微米)的霧滴或者微粒,讓其懸浮在氣體中,隨著呼吸進入的呼吸道和肺內。

因此,和吃藥、打針一樣,霧化也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式,主要用於緩解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常見的霧化藥物有哪些?

1.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主要作用:最強的局部抗炎藥物,有效控制喘息及咳嗽癥狀。

醫院的常用藥:布地奈德混懸液,10~20分鐘就可以發揮抗炎作用,對於急症很有效。

2. 支氣管擴張劑

主要作用: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解除支氣管痙攣,是哮喘、喘息的常用藥。

醫院的常用藥:①β2受體激動劑,有明顯氣管痙攣(比如急性喉炎),多用到這類葯;②抗膽鹼能葯,多用於急性發病。

3. 祛痰葯

主要作用:降低痰的黏稠度,更容易把痰咳出來。

醫院的常用藥:鹽酸氨溴索

以上三類藥物是常規霧化治療用藥,如果是需要長期霧化的(比如哮喘),則需定期隨訪,及時調整用藥,儘可能減少副作用。

霧化≠濫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擔心做霧化會有濫用抗生素的風險,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目前還沒有霧化應用的抗生素,因此不存在濫用抗生素的問題。

霧化≠副作用大

還有些朋友認為霧化含有激素藥物,比如「布地奈德」,副作用大。果真如此嗎?其實布地奈德用於霧化治療時的劑量很小,幾乎是口服藥物劑量的0.1%-1%,並且很快就能被肝臟滅火,副作用基本可忽略不計。

哪些藥物不能做霧化?

一般來說,這幾種藥物是不推薦霧化使用的:

1. 利巴韋林:不建議霧化,是針劑,有時候還會影響霧化效果,幾種藥物在一起會影響穩定性。

2. 地塞米松:難以通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肺內沉積率低,氣道內滯留時間短,難以通過吸入發揮局部抗炎作用;半衰期長,易體內蓄積,對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製作用增強,故不推薦使用。

3. 慶大黴素:膿痰的酸性和厭氧環境常影響氨基糖苷類的抗菌活性。慶大黴素可刺激對氣道黏膜,引發炎性反應;還可對氣道黏膜產生毒性,使氣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纖毛清除功能受損。

咱們先來看看,吃藥、點滴、霧化,這3種給藥方式的吸收途徑:

相比口服藥物和靜脈治療,霧化不用經過血液循環,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一般霧化吸入治療的藥量僅為全身用藥量的幾十分之一。如果說口服藥物和打針點滴是對整個身體的「全面轟炸」,那麼霧化吸入就是「定點集中攻打」,反而見效更快,全身副作用更小。

超聲波霧化器是應用超聲波聲能,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現由呼吸道吸入,達到治療目的,其特點是霧量大小可能調節,霧滴小而均勻(直徑在5μm以下),藥液隨著深而慢的吸氣被吸入終末支氣管及肺泡。又因霧化器電子部分能產熱,對霧化液有加溫作用,使病人吸入溫暖、舒適的氣霧。

霧化治療的注意事項

霧化前:霧化吸入半小時前盡量不要進食,避免口腔內有食物殘渣,也不要塗抹油性面霜。

霧化中:在安靜的狀態下吸入。因為寶寶哭鬧時,幾乎不可能把葯吸到下氣道,會影響霧化效果。面罩一定要緊貼口鼻,避免霧化藥物噴入眼睛。盡量不要打斷治療,以免影響藥物效果。如果寶寶突然劇烈咳嗽或者不適,可以暫停吸入,待寶寶呼吸平穩後,再繼續治療。

霧化後:霧化治療後應漱口,防止藥物在咽部聚積,並擦洗一下面部與口鼻部,另外,霧化治療後半小時再進食。

提醒:

霧化吸入療法,和口服藥劑、點滴等都一樣,本質上就是一種給藥方式。原理是:可以讓藥物直接進到呼吸道,接觸咽喉、氣管和肺部局部患病部分,是一種新的呼吸治療技術。

特別要注意的是,因為所有霧化藥物都不是非處方藥物(OTC),因此霧化治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石 萍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主治醫師,畢業於吉林省北華大學臨床專業。先後於瀋陽醫科大學、西安第四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進修耳鼻喉專業,從耳鼻喉專業三十多年,在中華醫學雜誌發表過論文若乾,多次獲得省級、市級科技技術獎。

擅長領域:鼻部及咽喉部及小兒腺樣體疾病的診治。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