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用尿不濕會導致寶寶形成羅圈腿嗎?關於羅圈腿家長得知道這些

在日常生活中,羅圈腿非常常見,在醫學上又叫做膝內翻,指膝關節以下向內的翻轉,兩側的踝關節靠攏以後,膝關節內側之間留有一個拳頭的間隙,這個時候就叫做羅圈腿,也叫O型腿,或者是弓形腿。臨床表現主要為膝關節向外突出,兩個小腿向內彎曲,雙踝併攏兩膝不能靠攏。形成羅圈腿有多種因素,最常見的就是缺鈣、遺傳,是形成羅圈腿的兩個基礎,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的退變、磨損也形成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平時還在於走姿、站姿、坐姿、走路外八字腳、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都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

很多年輕的媽媽都擔心長期用尿不濕會導致寶寶羅圈腿,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發達國家使用尿不濕的時間比較長,有醫學機構通過大規模的人群追蹤調查,就完全排除了尿不濕和羅圈腿的關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呈螃蟹形,出生以後雙腿也是分開的,膝蓋部它的彎曲,這是小嬰兒自然的一種姿勢,長期以來年輕媽媽都喜歡把寶寶的腰部和腿部用布條或者是夾板固定,把腿伸直,其實這樣不但不能使嬰兒的腿變直,反而會使下部的肌肉及髖部的肌肉緊張,會影響到髖關節的發育,嚴重的也會導致髖關節的脫位,使用尿不濕可以讓孩子下肢自由的活動,不但不會造成羅圈腿,還可以防止髖關節的脫位,其實這種擔心沒有必要。

一般在寶寶開始行走以後才能確定是否是羅圈腿,寶寶的羅圈腿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向外突出,兩條腿向內彎曲,雙踝併攏,兩膝不能靠攏,大多合併脛骨的內旋畸形也就內八字,少數合併小腿外旋外八字,畸形嚴重有下肢關節的不穩定,行走呈搖擺狀態,但在學步年齡,多數幼兒都會有一個0°-15°左右的輕微的膝內翻,隨著生長髮育這個過程就會成為生理性的膝內翻,生理性膝內翻是兒童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孩子的站立和行走,幼兒腿部肌肉發育平衡能力提高,生理性膝內翻就會自然矯正,不需要乾預治療,但是特別是孩子出現下面癥狀時,需要爸爸媽媽們密切關注,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評估。例如孩子的身材矮小,出現雞胸,出現智力異常,還有發現雙腿出現不對稱的內翻畸形,如果發現這些情況,家長就需要特別的注意,要及時的帶到醫院進行檢查評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羅圈腿的治療方式包括:

1、如果程度比較輕,可以採用保守矯形的方式,比如夾板綁腿、矯形鞋墊、支具,也可以嘗試以下的矯正方式,比如O型腿矯正操,像八步矯正法,可以向後邁步走,注意要腳跟先著地,路線走直,每次走8步;

2、也可以鍛煉腿部內側肌肉的方式,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足稍內扣,膝關節內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動作,20次為一組每天做2-4組,不需要完全下蹲;

3、居家運動矯正:要全身放鬆,雙手自然下垂,雙腿中間夾住一塊毛巾緩慢的往下蹲,蹲到腿部最酸的位置,停留5秒以後一邊吸氣一邊站起來,每天做20下;

4、但是如果腿部有骨性畸形嚴重的患者,需要手術矯正,通過微創截骨矯形,可以馬上恢復正常的肢體力線及外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