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能治病,不需要懷疑!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針灸是不是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是指療法本身沒有任何實質的生理或藥理作用, 但卻可以對疾病產生一定影響。 而 「安慰劑效應」則是指由在臨床治療中提供的安慰劑療法所造成的對癥狀緩解的心理期望, 導致患者的臨床效果減輕或改善的效應。

一種觀點是:針灸是安慰劑

今時的許多臨床實驗結果表明,安慰劑所產生的效果甚至可以達到治療組藥物療效的25-40%。疼痛性疾病是針灸臨床中常見的病種,針灸的安慰劑效應較一般藥物安慰劑更強烈。

大量的國內外研究表明:針灸是治療疼痛性疾病的有效療法, 然而, 近年來國際上認為針刺鎮痛作用等同於安慰劑效應的報導卻數見不鮮。針灸鎮痛作用到底是以安慰劑效應為主導,還是以針刺效應為主導,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我臨床用針灸治病,我深切地體會到,針灸的確有非常強的安慰劑效應。說針灸是安慰劑,也有其道理。這個觀點在西方比較受重視。、


另一種觀點是:針灸不是安慰劑

針灸有效是真的,絕不是安慰劑所能帶來的。比如,我用針刺治療急性腰痛,取後溪穴,長針直刺,並囑病人馬上活動腰部,往往可以一兩分鐘之內緩解疼痛。那麼,這是安慰劑所能達到的效果嗎?

臨床我觀察到,針灸取效非常迅捷方便,甚至針入痛止,前後也就數秒鐘時間——這很難用安慰劑來解釋。

針灸不但能止痛,亦可止痙、退燒、止吐、止咳、止癢、止抑鬱煩躁。比如,孕婦嘔吐,針內關、印堂,療效非常明顯。再如,小兒發燒,針風池、大椎、四關,針入數分鐘即可燒退——小兒哪裡還會有安慰劑產生的心理效應呢?


第三種觀點:針灸是綜合效應

針灸能治病,這不需要懷疑。尤其在針灸治療急性病症方面,針灸的療效極為快速,這絕不是安慰劑效應。

另外,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期待、注意力、偏好與醫患交流,醫生的暗示、期待與診斷及治療環境,這些都間接對病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產生安慰劑效應,這應該是針灸療效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合來分析,針灸療效的產生應該有兩方面的因素。除了針灸本身的效果,安慰劑效應也應該是存在的。而且,安慰劑效應也是針灸療效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不應該排除。

當然,安慰劑效應通常隻對功能性疾病有效,而對器質性的疾病無效。比如骨折病人,腸穿孔病人安慰劑就無效了。

我的觀點是:若要做科研以證明針灸臨床有效,則需努力排除安慰劑效應的干擾,但若為了幫助病人,那麼,有或沒有安慰劑效應又有什麼關係呢?最好這種效應越多越好,輔以針灸的真實治病效果,將更能幫助病人緩解病情。

作為針灸臨床工作者,客觀認識針灸的安慰劑效應,必有助於提高針灸的臨床療效。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劉醫生,個人微信:housheng68 有問必答!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