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全髖關節體格檢查

步驟1:讓患者站立,視診。

步驟2:Trendelenburg測試。

步驟3:讓患者步行。

步驟4:仰臥檢查,把骨盆放正

步驟5:Thomas測試,然後活動範圍。

步驟6:腿長測量。

步驟7:特殊測試。

1、患者站立並視診

充分暴露患者,記住掀起內衣,仔細查找瘢痕。從前面、側面(內側和外側)和後面觀察患者下肢的一般姿態。特別注意從側面觀察時,要評估腰椎前凸的程度,從後面觀察時要尋找是否有相關的脊柱側彎。腰椎前凸可能提示任何髖關節的固定屈曲畸形,脊柱側彎可能有助於提示腿長不等。

2、Trendelenburg測試

Trendelenburg測試主要是評估髖關節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頭與髖的關係是否正常。

在執行測試時,應該僅有膝關節屈曲。演示給患者看。扶住患者的腰部,讓患者雙臂抓住檢查者的肩膀或前臂可以讓患者更放心,特別是許多老年患者,其在單腿站立時會很難保持平衡。

Trendelenburg測試,檢查者面對患者並要求其單腿站立,另一側膝關節向後屈曲至90°,骨盆會保持水準或上升,陽性試驗是骨盆向無支撐側傾斜。

3、步態

當患者行走時,描述其步態很重要。了解步態周期的各個階段會幫助評估,記得詢問是否使用助行器。

常見的步態形式包括以下幾種:

1、鎮痛步態

在行走時,通過減少受累側站立的時間(支持相)和在支持相時通過將軀乾向受累側倚靠,可以減少受累側在承重時產生的關節痛。此外還包括過度的降低重心來降低負重時的尖峰負荷,由此產生了不對稱的站立期,這是鎮痛步態的一個特徵。

2、短腿步態

過度地將重心向短腿側轉移,同時降低重心。它與鎮痛步態不同之處在於支持相時間是相等的。

3、Trendelenburg步態

骨盆在站立肢的另一側下降。然而,為了保持重心在站立肢上方,軀乾向站立肢一側傾斜。

4、臀大肌步態

臀關節伸肌無力(臀大肌)導致骨盆前移而軀乾後移。這個位置將重心置於髖部後方,繃緊髂股韌帶使姿勢穩定。

4、仰臥檢查

確保檢查床是平整的,把骨盆放正。骨盆放正非常重要,因為所有的畸形和腿長評估應該基於一個放正的骨盆。所謂的把骨盆放正,意味著兩側髂前上棘垂直於檢查床的側面。

患者仰臥在檢查床上,骨盆放平。

5、觸診

髖關節位置較深,所以無法評估積液或滑膜增厚的存在可以觸診的骨性標誌包括髂前上棘、坐骨結節和大轉子。

6、髖關節活動

首先,要求患者主動屈曲受累側髖關節到最大限度,然後在外力的輔助下超過該限度,了解髖部的完全屈曲程度。然後進行其他活動,如外展、內收、內旋和外旋。在屈曲和伸展位置的旋轉活動對年輕患者尤為重要,因為它可以提示形狀異常的股骨頭。

1、Thomas測試

可評估髖關節的固定屈曲畸形,實際上是消除患者利用腰椎來補償髖關節的固定屈曲畸形。因此可以給出固定屈曲畸形的真實測量。30°以內的髖關節固定屈曲畸形可以通過增加腰椎前凸來補償。

檢測髖關節屈曲畸形的Thomas測試,手放置在腰椎下,確認已去除腰椎前凸,任何持續的大腿上抬或屈曲均表示屈曲畸形。

2、屈曲

髖關節屈曲通常在仰臥位進行測試,並彎曲膝蓋以防止膕繩肌張力限制運動。在正常關節,屈曲受到大腿和腹部軟組織的限制。骨盆的傾斜可以增加屈曲範圍,通過按住髂骨脊可以很好地檢測到這一點。正常屈曲範圍為0°~100°至135°。

髖關節的主要屈肌是髂腰肌。評估患者的肌力可以讓患者坐在檢查床邊緣,腿下垂。然後要求患者從床上抬起大腿。檢査者將手放在大腿遠端並評估患者的肌力。

最好地評估髖關節屈曲的前提是通過屈曲膝關節來放鬆膕繩肌。

3、伸展

伸展最好在俯臥位測量,膝關節可屈曲或伸直。當骨盆開始轉動時表示已達到最大伸展。正常範圍為0°~15°至30°。伸展並不常規進行測試,特別是在年齡較大的關節炎患者。

髖關節的主要伸肌是臀大肌,其中也有膕繩肌的作用。臀大肌肌力的最好的評估方法是要求患者在膝關節屈曲時從檢查床上抬起腿,因為這樣能使膕繩肌的影響最小化。

檢查髖關節伸展情況最好在俯臥位進行。

4、外展

髖關節外展測量時患者仰臥,檢查者的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處穩定骨盆。正常範圍為0°~40°至45°。當對側髂前上棘移動時,檢測到的為偽外展。

髖關節外展時,骨盆由檢查者的手穩定。

外展肌力的評估:一隻手穩定骨盆,而另一隻手在患者外展時對大腿外側施加阻力。或者患者側臥,要求其做對抗阻力的外展。屈曲膝關節,放鬆髂脛束,並隔離外展肌。當骨盆的橫向軸線和腿之間的夾角大於90°時,存在外展畸形。

屈曲時的外展通常是髖關節炎導致的活動受限的首要表現。患者通過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屈曲將足跟向髖部拉攏,然後膝關節向檢查床方向自由下落。正常範圍約為70°。

5、內收

只有在對側腿處於外展位時才能測量真正的內收。如果未測試腿處於中立位,當被測腿越過靜止的對側腿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骨盆傾斜。髖關節內收測量時患者仰臥,同外展測量一樣,骨盆在測量時需要被固定。正常範圍為0°~20°至30°。

仰臥位時,通過抵抗外展腿內收的方法來測量內收肌力大小。檢查手放置在膝關節的內側。或者在側位時,要求患者腿內收來抵抗阻力。當骨盆的橫向軸線和腿之間的夾角小於90°時即為內收畸形。

6、伸展位旋轉

如果髖關節可以從0°內旋到30°~40°,則為正常。外旋範圍略大,一般是0°~40°至60°。一種可取的方法是以一條從髕骨中線到足背中點的假想直線作為測量軸。另一種方法為在患者俯臥時,髖關節伸展且膝關節屈曲至90°。

伸展位髖關節旋轉。

7、屈曲位旋轉

髖關節的早期病理徵兆(如暫時性髖關節炎)可以通過在屈曲位旋轉來評估。除了股骨頸過度前傾,一般人的外旋範圍通常更大。內旋範圍為0°~30°至40°,而外旋範圍則為0°~40°至50°。

屈曲位髖關節旋轉。

7、腿長測量

注意,在進行腿長測量之前,評估對側髖關節活動範圍很重要,因為兩腿需要被置於完全相同的位置以使測量準確。測量絕對和相對長度,並且可以通過Galeazzi測試來進一步評估腿長縮短是在膝關節之上或之下。Bryant三角形或Nelaton線可以指明股骨縮短是在大轉子上方還是下方。如果需要,讓患者站立,站在不同高度的木塊上來測試。

下肢絕對長度測量,健側應與受累側放在同一位置。

下肢相對長度測量。從內踝到中線結構,如臍。

Galeazz測試,兩側足跟在體格檢查床上併攏,檢查者確定腿長不等是發生在膝蓋之上或之下。脛骨縮短導致受累側膝蓋低於對側,股骨縮短導致膝關節位置更靠近近端。

Bryant三角。

Nelaton線,大轉子應位於髂前上棘和坐骨結節的連線或下方。

8、特殊測試

這些測試主要針對軟組織病變。

1、滾原木測試

通過使股骨頭相對於髖臼和關節囊的移動來簡單地評估髖關節疼痛。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手放在患者下肢上,輕輕對髖關節實施內旋和外旋。陽性測試會引起疼痛,但無疼痛並不能排除髖關節作為病因的可能性。

該項檢查也可以用於評估髖關節囊鬆弛和不穩定性。檢查者將患者的腿從內旋移動到外旋,然後將腿留在其自然靜態的位置。如果外旋感覺上沒有明顯的終止點,再加受累側在擱置的位置比健側外旋更大時,即認為測試為陽性。這表明髂股韌帶可能出現鬆弛。

2、撞擊測試

  • 前撞擊測試(也稱前股骨髖臼撞擊測試)
  • 是一種揭示髖關節內病變,特別是髖臼盂唇撕裂非常有用的、比較敏感的試驗。
  • 患者仰臥,髖關節屈曲90°,然後內收加內旋。陽性結果會出現腹股溝區的疼痛。陽性試驗有時可能伴隨著發出「哢嗒聲」或有折斷感覺。

前撞擊測試,髖關節被動屈曲90°,內收和內旋。

  • DEXTRIT(動態外旋撞擊測試)
  • 也可以再現患者的疼痛。
  • 患者仰臥,被檢查的髖關節屈曲超過90°,然後被動外展和外旋。
  • 後撞擊測試
  • 有助於識別髖臼後壁和股骨頸之間的任何碰撞。
  • 在該試驗中,患者仰臥在檢查床的邊緣,受累側腿懸垂。另一側腿保持屈曲,檢查者充分伸展受累側髖關節,同時外展和外旋。微信公眾號:脊椎健康聯盟

後撞擊測試,患者位於檢查床的邊緣,髖關節被動後伸、外展和外旋。

  • Patrick或FABER(屈曲,外展,外旋)測試
  • 可用於區分骶髂關節病變和由髖關節後側產生的疼痛。
  • 這也是一個對髖關節後側撞擊有價值的測試。
  • 患者仰臥,將同側足部放在對側膝關節上,形成「4」字位置。同側腿部放鬆,下落並外旋到某一程度。當這動作到達終止點時,檢查者將一隻手放在屈曲的膝關節上,另一隻手放在對側的髂前上棘上,並在屈曲的膝關節上輕微的向下按壓。

  • 這個試驗可以引起疼痛加劇,但骶髂關節和髖關節後側引起的癥狀定位是不同的,對雙側均進行測試。
  • 測量兩腿的 FABER距離
  • 通過膝關節和檢查床之間的垂直距離來進行。在有髖關節後側撞擊存在時距離會縮短。
  • 坐骨股撞擊試驗(HEADER測試)
  • 坐骨股骨的撞擊是由坐骨和股骨的小轉子之間的異常接觸引起的。
  • 患者仰臥,同側膝關節屈曲到90°,然後髖關節伸展,內收和外旋,陽性結果為在腹股溝或臀部內側深處誘發疼痛。

3、髖關節孿縮測試

  • Ely測試
  • 用於評估緊張的股直肌。
  • 患者俯臥,膝關節被動屈曲,如果股直肌收縮,那麼同側的髖關節將自發抬起。正常情況下,髖關節會平靠在檢查床上。

Ely測試,膝關節被動屈曲,在股直肌緊張的情況下導致同側臀部上升。

  • Ober測試
  • 評估闊筋膜或髂脛束的攣縮。
  • 患者健側臥位,健側髖關節最大限度屈曲以使腰椎伸直。受累側髖關節屈曲並外展45°,然後緩慢伸展。
  • 正常情況下,當髖關節被緩慢伸展時,可以將髖關節內收至中線,如果腿部保持外展狀態,則表示髂脛束的攣縮。

  • Phelps測試
  • 用於評估股薄肌緊張度。
  • 患者仰臥,受累側髖關節最大化外展,然後膝關節在檢查床的側面屈曲。如果通過膝關節的屈曲(放鬆股薄肌)能使髖關節外展程度增大,則表明股薄肌緊張。

Phelps測試,如果股薄肌緊張,通過膝關節屈曲能使髖關節外展更大角度。

THE END —

? 版權聲明:

1、文源:網路 編校/醫德仁心丨

2、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