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正確鼓勵孩子?你需要掌握這7大原則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鼓勵是讓孩子意識到愛並形成高自尊的最好方式。

正確地鼓勵孩子,有哪些原則?有哪些方法?來看看這些建議……

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

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原則:

積極的肯定

“我相信你能做到!”而不是 “我希望你能做到!”前者給孩子堅持下去的信心;後者會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半途而廢。

合理的要求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設定“跳一跳”能夠達到的目標。

比如:對於一年級小學生,家長要求孩子上課能夠時時刻刻專心聽講,這顯然就是不合理的。如果父母始終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產生無助感,呈現出低自尊的表現。

避免雙重標準

父母對孩子提出所有的要求,自己一定也要達到同樣的要求。所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是如此。

接納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有自身的優勢,卻往往也有能力所不及之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分清楚缺點和錯誤,因為錯誤可以改正,缺點唯有接納並盡力彌補!

避免代替乾預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包辦代替,讓孩子“坐享其成”。其實,孩子正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出請求時,給予引導和協助,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逐漸提高自信和自尊!

重視孩子的貢獻和價值

每個人在家庭中、社會中都在謀求“存在感”。孩子也不例外。家庭是孩子向外部世界探索的第一步,承載著其獲得“存在感”的重要作用。父母重視孩子對於家庭的每一份貢獻和價值,滿足孩子存在的需要,有利於發展孩子高自尊的人格。

“鼓勵進步”比

“關注成就”更重要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父母關注並肯定孩子在通過結果的路途中所呈現出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利於培養孩子接受挑戰的勇氣,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發展應對挫折的能力!

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

這裡有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肢體語言鼓勵

肯定的眼神、微笑、擁抱、拍拍肩膀等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

書面語言鼓勵

文字能讓鼓勵留下痕跡。不妨在小紙條上寫一些鼓勵孩子的話,記錄孩子的重要努力和成就,讓孩子知道你以他為榮。

口頭語言鼓勵

抓住時機,及時、真誠地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肯定,有利於孩子維持良好行為。

教孩子學會鼓勵他人

鼓勵是一種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教孩子學會鼓勵他人,為孩子良好人際交往打好基礎。

語言是有溫度的,是有力量的!巧用鼓勵培養高自尊的孩子,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庭的沃土中陽光、快樂、自信地成長!

  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積極主動的人總是較受歡迎。不少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做事不需要父母太操心。但事實上,很多孩子做事總是缺乏主動性,為什麽會這樣呢?這也許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少了些許鼓勵吧!孩子沒有動力,做事的主動性也大大的降低。父母該如何鼓勵孩子,讓孩子做事更有動力也更主動呢?

學會尊重、鼓勵孩子的選擇

  當我們抱怨孩子做事過於被動,做每件事情都要跟爸爸媽媽討論,總是沒法做決定的時候,也要思考下自己是否給了孩子太少的主動權。

  無論對錯,給孩子選擇的勇氣點個讚。當孩子開始學習自己做選擇,例如選擇今天穿什麽衣服,選擇如何制定晚上計劃表。由於新手上路,這些選擇有時候會給他和你帶來很多麻煩。例如在安排晚上的時間時,把做作業的時間安排太短,而且是在臨睡前,完成不了又發困,搞到全家人也沒法睡。這時你不應該說“早說過要聽我的建議”之類的話,這會讓他懷疑自己的思考,轉而依賴父母的決定,而“很高興你已經會自己安排時間表了,再試多幾次就能安排好了”此類的話語,則能讓他不會陷於自責境地,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尋求事情的解決方法。

  當他的選擇沒有得到尊重,會讓他放棄或懷疑主動思考。對於孩子的選擇,父母要是動不動就批評和指責。那麽總是陷入失望情緒的他,會經常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產生不自信。這會導致他在想事情和做事情的時候會有依賴心理。

善用描述性鼓勵更能鼓勵孩子

  與孩子對話是一門獨特的藝術,稱讚的語言能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和鼓勵,更願意做事情。但是鼓勵性的言語卻也不能濫用,我們要知道怎樣的評價才能正確地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1、描述性鼓勵,可以讓孩子取得做事的愉悅。摒棄那些空洞而不真實的評價性的誇獎,給孩子的誇獎應該能明確地表示我們很欣賞、和喜歡他們做出的努力、幫助、工作、體諒創造和成就。這些鼓勵會讓孩子自己批判哪些事情是否值得做,懂得主動選擇做什麽事情;同時當孩子做的事情得到認可,他們會對自己充滿信心,願意主動去挑戰完成新的事情。

  2、評價性鼓勵對孩子的自主性培養用處不大。評價性鼓勵就是誇獎孩子的品質、性格的鼓勵,例如“你真乖”、“你是個好孩子”、“你是最棒的兒子”……在這種鼓勵中會讓孩子倍感壓力,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就那麽好,為了符合這種稱讚而倍感壓力。做事的時候非常在意外界的看法,有可能削弱他們做事情的快樂和自主性。

物質性鼓勵不是速成法寶

  物質獎勵,應該是很多爸媽們習慣給孩子的鼓勵方式,因為它往往能粗暴簡單地達到效果,讓孩子開始做事情。

  不過育兒沒有捷徑,這種方式真的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嗎?最近有一位媽媽變深受這種獎勵方式的困擾:為了鼓勵女兒蕾蕾乾家務,了解大人們乾活的辛苦,她給家裡的家務事都標了價格,只要蕾蕾做好家務,便能得到相應的零花錢,這個獎勵方式確實是讓蕾蕾更主動地乾起家務。不過蕾蕾卻並沒有因為愛上乾家務和因此了解爸媽的辛苦,而是每次乾完家務後拿著账單跟爸媽催獎勵。不缺零花錢的日子裡她會拒絕乾家務,缺零花錢的時候,甚至連功課也不顧,努力地幫爸媽乾活。

  在這裡,零花錢的獎勵意味著家長對孩子說”只有你……才有零花錢“,這會使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會削弱孩子做事情的內在動機。

  當然也不是所以的物質獎勵都會削弱孩子的主動性。當物質獎勵不是孩子做事情的目的,而是對孩子努力完成的事情的附加獎勵,能夠評價孩子做事是否優秀,例如參加校運會獲得了獎品,那麽這就不會減弱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家長都曾對孩子採用過物質性鼓勵,以為這樣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但有時卻適得其反。鼓勵孩子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父母要學會尊重、鼓勵孩子的選擇,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當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要懂得用描述性鼓勵,增添孩子的信心,適時給予正確的鼓勵給孩子更多的動力。

主編丨昍 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