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身可不僅是增肌與減脂

我總結了一下,現在走進健身房的人群,一般就是三類

第一類:擼鐵戰士

來到健身房就進行力量訓練,在他們的眼中,舉鐵就是健身的全部,但是往往很少有人能練出點模樣。

第二類:有氧王者

跑步機、單車、橢圓機就是一切,其他的都是弟弟。

第三類就厲害了:手機狂魔

要麼運動三分鐘拍照兩小時,要麼佔器械刷朋友圈、打遊戲。兄dei,在哪兒拍照玩遊戲不行,乾嘛花了錢辦了卡來健身房,不練還打擾別人?

不管你是不是這其中的一員,今天我都想說:其實,健身不僅只有增肌與減脂,力量訓練與有氧訓練,其實它還包含很多。

比如:靈活性訓練、協調性訓練、穩定性訓練、爆發力訓練等

為什麼我要說這些?因為這些對於普通健身人群的你來說,比增肌減脂更為重要,但往往被人忽視。

如果經常健身的人,一定會發現,隨著你的肌肉含量越來越多,塊頭越來越大,你也變得越來越笨拙。沒錯,這是一定的,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與肌肉含量是呈反比的。

這有兩個主要原因:①增肌的力量訓練往往要求更為孤立的目標肌肉發力,這樣可以使得目標肌肉被刺激的效果更好,增肌效果更好;但是人體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使用,從這點來看,兩者其實是互相違背的。②肌肉的體積越大,你關節可以活動的範圍一定就越小,就像上圖中的健美選手蘿莉.溫格拉,他很難將手伸向後背撓癢癢。

雖然健身的你不可能達到蘿莉.溫格拉(2018年奧賽第三)這樣的水準,但是長期的力量訓練會使你的協調性與靈活性下降是可以肯定的。舉個例子,如果你之前經常打籃球,在進行了兩個月的力量訓練後,再回到球場,你的運球突破或者上籃時,一定不會依舊那麼靈活。

協調性、靈活性、穩定性這些可不單單是會影響你的運動表現,更是會增大你的受傷風險。我們普通人在運動中受傷更多的都是在身體失穩重心偏移導致的扭傷。

我並不是不推薦進行力量訓練與有氧運動,他們都擁有各自的好處,但我們並不是什麼運動員,在追求肌肉、瘦或者美的時候,更應該考慮健康,通過一些功能性訓練強化自身的靈活性,穩定性、協調性,來讓身體不僅僅是衣服皮囊,更是我們美好生活的保障。健身應該做到雨露均沾

幾個簡單的訓練動作推薦給大家

希望你們在舉鐵、跑步之餘,偶爾抽出時間,做一做這樣的訓練,對你會非常的有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