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冰裂紋:巧奪天工殘缺美

冰裂紋:巧奪天工殘缺美

宋代汝窯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渾然天成冰裂紋

宋代官窯青釉圓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冰裂紋又稱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的紋理,主要是由於高溫瓷器驟冷開裂所形成的紋路。因其如冰破裂,裂片層疊,有立體感而被稱之為冰裂紋。

宋代哥窯青釉魚耳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冰裂紋原是瓷器燒製中出現的缺陷,但是在宋人眼中卻是一種十分難得的殘缺美,於是將冰裂紋賦予了美學上的意義。由此,製瓷工匠們便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瓷器開裂的規律來製造冰裂紋。

宋代哥窯膽式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縱觀宋代的名瓷,不管瓶、盤、洗、碗,在其釉面上,往往散布著長短、深淺縱橫的冰裂紋。它們與溫潤的瓷釉搭配調和,相得益彰,給原本以單色為主的宋瓷平添了更為豐富的裝飾。同時,冰裂紋的存在還能給人以一種聽覺的美感,似乎可以聽到小巧洪亮的冰裂之聲。

裂紋扶疏影婆娑

宋代官窯大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帶有冰裂紋的瓷器,最為典型的要屬宋代的官窯和哥窯瓷器。其中,官窯瓷器瑩潤如脂的粉青、月白色釉面上,大片的裂紋扶疏伸展,好像雪地上的柳枝梅影般婆娑瀟灑。

宋代哥窯八方貫耳扁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而哥窯瓷器的冰裂紋則細碎得多,也被稱作“百圾碎”,更小的叫“魚子紋”。裂紋有粗有細,粗的色深如鐵,細的接近金黃色,粗細裂紋交錯在一同,也被人稱為“金絲鐵線”,歷史上素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美譽。

章生一

關於哥窯瓷冰裂紋的出現還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浙江龍泉縣,有章生一、章生二兩兄弟,弟兄倆各主一窯。生二嫉妒哥哥的身手,一次,在哥窯行將出窯的時分,從窯口澆進一瓢冷水,好端端的一窯瓷器的瓷釉悉數開裂,卻呈現出意想不到的美感,哥窯也因此而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巧奪天工冰裂生

宋代耀州窯青釉劃花鬥笠盞

為了能夠獲得冰裂紋的效果,製瓷工匠們在反覆研燒中,摸索出人為燒製冰裂紋的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為填充型,在燒成的釉裂紋中填充煤煙等,紋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紋中填充硫酸銅等著色劑,呈棕綠色紋路;另一類為覆蓋型,在焙燒後的底釉上覆蓋一層顏色釉,再次焙燒,呈現裂紋,露出底釉顏色。

元代龍泉窯青釉點彩花口高足碗

除了在製作之時通過一些方法讓瓷器表面形成冰裂紋,還有另外一種冰裂紋,是瓷器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被稱為“二次開片”。尤其是那些埋在土裡,沉在水裡的瓷器,釉面遭到長年累月的腐蝕、老化,更容易產生冰裂紋。

帝王獨愛冰裂美

宋代哥窯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當身處太平盛世的乾隆皇帝手捧一隻宋朝冰裂紋碗愛不釋手的時候,他或許不明白這輕薄的瓷片在宋朝皇帝那裡的分量。

清雍正仿官釉琮式壁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時光回溯到北宋末年,歷史上最具藝術修養的皇帝宋徽宗對冰裂紋青睞有加。作為一名善於舞文弄墨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對色彩與線條的美學作用必定體會頗深,因此也就不難解釋其對冰裂紋瓷器的特殊偏好了。

吉祥寓意歲平安

宋代官窯青釉方花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碎和歲是諧音字,每當家裡有什麽東西不小心打碎了,大家都會用碎碎平安來安慰家人。有著吉祥的寓意。冰裂紋那細碎的紋路,在美觀別致實用的同時又為人填上了歲歲平安的寓意!瓷器有靈性,開片的瓷器還寓意著能夠替代主人抵擋不好的事情,使主人免於受苦。

瓷外冰裂亦精美

清代紅木冰裂紋花幾一對

由瓷器上衍生出來的冰裂紋美學,後來又被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比如在古代,冰裂紋還常常以透雕和榫接的形式裝飾於床的圍欄、椅背、透空的櫥門以及畫案的下擱板處,其既滿足了特定家具部件需要“透空”的功能,又極大地豐富了家具的形體和裝飾效果。

清晚期 櫸木冰裂紋地綱塔幾書桌

如今,冰裂紋在生活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在一些餐桌的桌面、書桌的下擱板處都較常見。冰裂紋以其通透空靈,和現代建築和諧地融為一體,煞是好看。

總之,毫不誇張地說,冰裂紋為我們呈現的就是極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