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牌券商成A股新丁 紅塔證券10年IPO“闖關”成功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謝欣

4月18日,發審委會議公告顯示,老牌區域性券商紅塔證券成功過會,成為今年首家IPO審核過會的券商。因此紅塔證券將成為第36家在A股上市的券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紅塔證券的IPO之路可以追溯到2008年,可是由於一系列原因遭到擱淺,直到2017年7月14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紅塔證券的招股書。值得一提的是,本以為順利踏上IPO之路的紅塔證券,卻在2018年9月14日,審核狀態變為中止審查。

另外,根據證監會披露,截至今年4月11日,除了紅塔證券外,中泰證券、中銀國際目前在正常排隊中,均為已反饋狀態;國聯證券和東莞證券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10年IPO之路坎坷崎嶇

4月18日,紅塔證券迎來IPO審核上會,成功“闖關”成為今年首家過會的券商,即將成為第36家在A股上市的券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紅塔證券的IPO之路真是崎嶇坎坷,已歷時超過10年。

2001年9月8日,在對雲南省三家信託投資公司(雲南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雲南金旅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昆明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業務重組的基礎上,由紅塔集團等13家發起人共同發起設立了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3日,紅塔證券正式開業。

2008年,市場上傳出紅塔證券計劃IPO的消息,但是不巧的是,當年12月A股IPO暫緩,空窗期長達8個月,上市計劃不得不擱淺。直到2017年7月14日,紅塔證券招股說明書才出現在證監會官網上。

然而,等待紅塔證券的並不是一帆風順,中間也出現了小插曲。2018年9月14日,紅塔證券的IPO審核狀態變成了“中止審查”,市場對此認為這與紅塔證券上市的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有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6月,紅塔證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受到證監會立案調查。不過,紅塔證券的IPO之路並未因此受阻,在2019年4月18日,紅塔證券審核上會並成功通過。

紅塔證券2018年3月20日更新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不超過36400萬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拓展相關業務。

傭金率高於行業平均水準

招股書顯示,紅塔證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證券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業務和信用交易業務,2015~2017年,上述三項業務收入合計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49%、61.82%和48.06%。值得一提是,公司經紀業務佔比在逐年遞減,由2015年佔比45.46%下降到2017年的15.9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已設立並開業的證券營業部共計46家,其中雲南省內有25家。2017年,紅塔證券股票、基金和債券交易總金額分別為2270.86億元、33.60億元和2422.61億元,分別佔市場份額的0.20%、0.03%和0.09%。

雖然紅塔證券深耕雲南,異塵餘生範圍較小,但也並非都處於弱勢。記者發現,2015~2017年公司股票基金平均傭金率分別為0.93‰、0.76‰和0.73‰,同期市場平均傭金率分別為0.50‰、0.38‰和0.33‰,公司股票基金平均傭金率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紅塔證券解釋稱,主要是雲南省證券經紀業務競爭較為和緩,但公司也承認,隨著雲南省內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雲南省內證券經紀市場競爭趨於激烈。受此影響,未來雲南省內傭金率水準可能呈下降趨勢,公司雲南省內傭金率水準亦將隨之下降。

那麽,與同樣是雲南本地券商的太平洋證券相比,紅塔證券經紀業務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末,紅塔證券在雲南省內的證券營業部數量佔全省總數的15.53%,排同行業第二位。第一位為太平洋證券,第三至第六分別是中國銀河、國泰君安、安信證券和海通證券。

紅塔證券表示,公司將進一步發展信用交易、投資銀行、基金管理等業務,以提高其收入及利潤貢獻,以減少傭金率水準下降對公司收入及利潤的影響。

另外,記者從證監會官網上看到,截至今年4月11日,除紅塔證券外,中泰證券、中銀國際目前在正常排隊中,均為已反饋狀態;國聯證券和東莞證券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