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6億去哪兒了?全面解析2019年第一季度電影票房

2019年第一季度內地總票房出爐——186.16億,與去年同期破紀錄的202.18億相比下降了足足8個百分點。

其中,單月票房除2月份較去年上漲了9.5%外,1月和3月的月度票房跌幅均在20%以上。(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比票房縮水更為明顯的是觀影人次的下跌。2019年前三個月觀影人次總計為4.77億,較上年同期(5.61億)減少了8400萬,下降幅度達到15%。自2014年開始,觀影人次逐年上升的趨勢或將於今年首度逆轉。

票房及觀影人次下降的背後折射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怎樣的趨勢和問題?我們又應如何客觀看待?

佔比下滑17%

華語片怎麽了?

2018年第一季度,國產電影票房達到創紀錄的150億元,佔全國票房74.2%,較2017年同期增長了93%。

反觀今年,第一季度華語片總票房為115.38億,較去年下降了17%。其中,一月及三月的華語電影票房跌幅均達到了40%。

我們不禁要問,今年的華語片怎麽了?

遙想去年,以《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為代表的春節檔影片在春節之後持續發力,第一季度聯手拿下122億票房,共同成就了國產電影的“春天”。

1月份上映的《前任3:再見前任》則憑借催淚度和話題度成功下沉,拿下19.41億票房,文藝片《無問西東》也依靠影片質量意外成為黑馬,斬獲7.5億票房。

今年春節檔總票房較去年雖有小幅上漲,但除了一部《流浪地球》以影史第二46.5億的成績突出重圍,其他國產片均顯得後勁不足。

寧浩執導的《瘋狂外星人》在預售階段和檔期前兩日表現搶眼,但由於口碑未及預期,票房止步22億。韓寒新作《飛馳人生》一路穩扎穩打,17.2億總票房刷新了韓寒個人紀錄,但與去年春節檔的頭部影片相比不算出眾。

今年前3個月共上映國產電影74部,在數量上與去年的75部基本持平,但缺少《前任3》《無問西東》這樣的爆款。

3月中旬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曾一度被認為有望複製《前任3》的奇跡,但由於影片後期爭議性的口碑及新片的衝擊,票房後勁不足,貓眼電影預測其最終票房或將難以突破10億。

文藝片的處境則更加艱難。第一季度雖然有不少口碑上佳的文藝佳片上映,但票房均不溫不火,難以重現《無問西東》的票房佳績。

豆瓣評分8.9的《四個春天》票房僅1058萬,7.9分的青春文藝片《過春天》票房不足千萬,在柏林電影節斬獲兩項大獎的《地久天長》上映一周仍未突破5000萬大關。

其實,今年的華語電影在品質上並不遜於往年,甚至在題材和類型上更加豐富多元。

例如,春節檔的《流浪地球》集中展現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的技術水準,真正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動畫片《白蛇:緣起》的4.5億票房也讓我們看到了優質成人向國漫的市場潛力。

在口碑逐漸為王的當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華語片票房下降僅僅是暫時的,好電影的春天並不會遙遠。

觀影人數下降

什麽把觀眾擋在了影院外

今年第一季度觀影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8400萬人次,下跌幅度達到15%,且三個月單月數據均不同程度地低於去年,觀眾整體觀影意願下降已成大趨勢。其中,一線城市降幅最小,二線、三線、四線、五線城市均超過了15%。

究其緣由,高票價仍是主因。今年第一季度平均票價為38.8元比去年同期高出2.7元,其中,春節檔所在的2月漲幅最為明顯,平均票價上漲了4.3元,漲幅達到11%。

在小電君之前的調查中,不少觀眾反映春節檔票價漲幅明顯,有的二三線城市黃金時段場次票價達到80 甚至100元。

這直接“勸退”了不少對票價敏感的三四五線觀眾,這些觀眾更傾向於僅選擇同檔期中的一部電影擇優觀看,也導致今年春節檔“虎頭蛇尾”,總票房未能達到預期。

在之前的影院調查中,一位影院經理曾對小電君表示,在春節檔等特殊檔期刻意提高票價是一種短視的行為,不利於企業的良性發展,也會給整個市場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在票補逐漸退潮的大背景下,影院應逐漸提升科學管理意識,有關部門也應盡快確立相關的管控措施,使電影票定價日趨規範合理。

另一方面,國產片缺少爆款也是觀眾不願意走進影院的原因之一。從以下圖表不難看出,三線及以下城市在國產片票房的佔比遠高於進口片,這些城市的觀眾更傾向於觀看國產電影。以去年的《前任3》為例,在影片近20億的票房中,三四線城市聯手貢獻了約50%。

而今年第一季度除春節檔外,市場上缺少三四線觀眾喜聞樂見的國產商業片,這也是導致他們觀影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窗口期縮短

流媒體衝擊院線?

所謂電影的“窗口期”,在國內的語境中一般指的是電影從院線上映到登陸視頻網站、付費電視的時間間隔。隨著國內視頻網站的崛起、話語權的逐漸提升,這一“窗口期”正在不斷縮短。

周星馳新片《新喜劇之王》在春節檔上映35天后就以單片付費觀看的形式登陸優愛騰等網絡視頻平台。

雖然影片的院線票房僅有6.24億,遠低於預期,但網絡上線首日就收獲了全網1.2億的播放量。目前,電影在騰訊、優酷、芒果TV三大平台上的累計播放量已超過2.5億次(愛奇藝不顯示播放量數據)。

不僅是《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瘋狂的外星人》《一吻定情》《“大”人物》等影片也紛紛選擇在下映第一時間登陸網絡視頻平台,以謀求線上收益的最大化。

在票價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隨著窗口期的不斷縮小,對於一些對視聽效果要求不高的小體量影片,觀眾很有可能會選擇在短暫等待後,以更低廉的價格在網絡平台觀看電影。而隨著網絡劇集、網絡綜藝的崛起,視頻網站付費用戶數量和粘性不斷增加,也在潛移默化間影響著觀眾的觀影習慣。

不僅是國內,院線與流媒體平台之間“窗口期”的不斷縮短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大勢所趨。如何讓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為大銀幕電影買單,對影片質量和影院服務無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粗放型”增長後,發展已日趨平穩和理性。第一季度票房小幅下跌的背後,我們更應看到華語電影品質的整體提升:《流浪地球》邁出了中國重工業科幻電影的步伐,《地久天長》等優質藝術片擴大了華語電影的國際影響力,《過春天》《老師·好》等高分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後IP時代”青春片不唯流量,回歸創作的初心。

這下降的16億可以看作市場轉型的信號:在逐漸走向“口碑為王”的電影市場,耕耘創作、提升電影品質才是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根本路徑。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影真正的春天就要來了。

/ 行話前期回顧 /

/ HOT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