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醋真的可以降血壓、軟化血管嗎?可別再盲目“吃醋”了

一直以來,“吃醋可能增大骨質疏松風險”的說法普遍流傳,也有人反駁稱“吃醋有利於鈣的吸收”,那麽,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

答案是:都!不!準!確!

吃醋不會導致骨質疏松

01

骨質疏松是常見的骨骼性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患有骨質疏松的人,骨骼會變得脆弱,易發生骨折,且骨量流失速度會加快。

認為食用醋能增加骨質疏松和有利於鈣的吸收,原理其實都相同,即鈣鹽和醋酸反應可以生成醋酸鈣。實際上,食用的醋極少能進入到我們的骨頭當中,正常食用並不會導致骨質疏松。

不過,根據臨床試驗顯示,長期用醋熏洗療法可通過皮膚導致局部骨質疏松,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即發生骨折。故使用醋相關療法時,應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和防護,必要時應使用強筋壯骨藥物及鈣製劑,以防骨質疏松的發生。

如果想避免骨質疏松,最靠譜的還是提高膳食鈣攝入量,比如富含鈣質的牛奶、豆腐等。還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吃一些鈣補充劑,比如鈣片。另外,預防骨質疏松單補鈣是不行的,還要注意補充VD(每天曬20分鐘太陽/VD補充劑),並進行適量的運動。此外,戒煙限酒和限鹽也都對骨質疏松預防有積極作用。

吃醋不會有利於鈣的吸收

02

如果胃酸偏少,多食用一點醋理論上可以幫助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有利於鈣的吸收,但在實際過程中影響微乎其微。如果胃酸過多或有胃潰瘍,吃醋過多不僅會腐蝕胃腸黏膜,還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使胃酸增多、潰瘍加重。

治病神話?破除關於醋的傳言

除了以上兩個說法之外,醋在爸媽的朋友圈裡仿佛能治百病。下面就跟著膳食君來一一破除傳言!

1

醋泡黑豆降血壓

正解:醋泡黑豆是一道健康菜

醋泡黑豆軟化血管屬於民間偏方。黑豆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異黃酮含量豐富。

但是,用醋泡黑豆來降脂、預防血管疾病和治療高血壓,就不切合實際,只能作為輔助食療,或一種健康菜品食用。

若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及時赴醫院就診,根據醫囑,科學合理用藥。

平時做到營養均衡,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鹽、油膩、高脂的食物。加強運動鍛煉,保持心情愉悅。

2

醋泡花生軟化血管

正解:醋泡花生同樣只是一道健康菜

從營養學角度看,花生中含有的亞油酸,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排出體外,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花生中還含有一類叫白藜蘆醇的生物活性物質,能降低血小板聚集,但在是否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長壽科學家還沒有有力證據。

而且,花生沒有必要一定和醋一起吃,單吃花生也是很好的菜品。此菜可以常吃,但不要寄予過高的治病功效。

3

熏醋能防感冒

正解:醋熏屋子防不了感冒

每到春天流感等疾病高發季,民間就有用醋可以消毒、殺菌和預防感冒的說法,但並沒有科學依據。

醋裡有醋酸,在一定濃度時的確有消毒、殺菌的作用,但效果並不是很好,即使濃度很高,也不推薦使用。而食醋所含醋酸濃度很低,遠遠起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熏醋如果濃度過高、時間過長,其散發出的酸性氣體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尤其會導致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症,使病人的病情發作或加重。

對家庭而言,預防感冒以及消毒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風,而不是盲目熏醋。

餐桌必備!7種吃法有益健康

有些菜和醋絕配,搭配起來能把營養效用發揮到最大。

1、紫紅色的蔬菜

茄子、紫甘藍等紫紅色蔬菜富含花青素,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有助消滅人體內的自由基,減少人體炎症反應。花青素在酸性條件下呈現漂亮的紫紅色,若是條件偏鹼性就會發藍發黑。

炒紫甘藍、茄子或者涼拌蘿卜等紫紅色蔬菜時,放點醋能使菜肴的顏色更加紅亮鮮豔。

2、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

與花青素一樣,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下穩定,烹調土豆絲、豆芽等富含維生素C的菜肴時適當加點醋,減少營養流失。

炒油菜、小白菜等綠色蔬菜時不要放醋,否則會發黃發蔫。

3、富含多酚的蔬菜

切好的藕片或土豆,很快就變成褐色。因為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藕片或土豆中的多酚類物質發生了氧化,酸能抑製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切好的藕片或土豆可以用加了醋的清水浸泡,可防止變色。

4、涼拌菜

拌涼菜時加點醋,增進食欲,對口腔味蕾及胃液分泌起到刺激作用,幫助消化吸收;保護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不被破壞,促進鈣、鐵離子吸收;醋酸味能夠提高味蕾對鹹味的敏感性,減少鹽用量。

5、富含鈣的排骨類葷菜

熬小魚、燉排骨湯的時候加點醋,能促使骨頭中的鈣溶解出來,利於人體吸收。

6、異味較大的食物

醋有去除異味的作用,例如燉魚燉肉的時候放醋,可以解除腥味,增加香氣;炒腰花的時候加些醋能減輕腥臊味;烹調羊肉時加醋有助去除膻味。

7、不易煮爛的食物

燉海帶時可以加醋,因為海帶中含有褐藻膠等膠質,這些物質不溶於水,加點醋能破壞這些阻擋水分進入的膠質,海帶也就能很快燉爛了。

醋君,別灰心!

雖然你不能降血壓、

軟化血管、防感冒.......

但你依然是膳食君心中很好的調味品

那麽作為調味品的醋,

應該怎麽挑選比較好?

1

香醋:涼拌菜

香醋以糧食為主要原料,採用獨特工藝釀造而成。香醋有去腥、提鮮、抑菌的作用。

主要用於涼拌菜和蘸汁吃海鮮。

2

陳醋:味道重、顏色深

陳醋在釀造時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發酵過程,因而香味濃鬱,味道更重。

陳醋常用於需要突出酸味而顏色較深的菜肴中。

3

米醋:熬骨頭湯

米醋是以優質大米為釀醋原料釀造而成,除有特殊清香外,在發酵中產生的糖使米醋有淡甜味。

烹調排骨湯時,加入少量的米醋或熏醋,還有助於骨頭裡的鈣質釋出,讓食物中的鈣更容易吸收。

4

水果醋:可以喝

如蘋果醋、葡萄醋、梨醋等,多以部分水果為原料釀造而成,一般口感很好。

醋沒有保存期限嗎?

食物都有保存期限,不過一些人卻認為醋是越陳越好。前不久某網站調查,近一半人認為醋是沒有保存期限的,堅信“越陳越好”的道理。

根據我國《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要求,四類食物可以免標保存期限,分別是乙醇含量10%以上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記者在超市醋品貨架上查看了不同種類食醋的保存期限,發現有兩年、三年、五年不等,還有極少量沒有標注保存期限。這是怎麽回事呢?

這是根據工藝和酸度來定的。目前市場上的食醋酸度一般在3.5度至6度不等。酸度在4.5度以上,稱為“老陳醋”,大多為釀造。這類老陳醋即使不加任何防腐劑,也能達到久放不壞,一般不用標注保存期限。

還有一類是用冰醋酸勾兌的配置醋,這類醋的酸度由於並非按照傳統工藝釀造,酸度很難達到6度,微生物會滋生,所以對於酸度在4.5度以下的醋,廠家一般必須添加苯甲酸鈉等食品防腐劑才能保質,這類醋需標明保存期限限。市場上那些免標保存期限的食醋,一般是指酸度在4.5度以上,也不含有任何防腐劑的老陳醋。

這些的醋能一直存放食用嗎?凡是標注有保存期限的,應該在保存期限內食用,畢竟之所以有保存期限,就是廠家在出廠前測算好的。

如果是沒有標注保存期限的老陳醋,原則上可長期保存,但畢竟家裡存放條件與醋廠差別很大。即使是未開封的食醋隨著溫度等條件變化,也會影響醋的品質。如發現食醋變得渾濁、有沉澱物、口感異常就不宜再食用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