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毒中的逆行者84歲鍾南山:你們在家好好過年,我去武漢好好上班

今年84歲的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在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當下,他建議公眾“沒什麽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卻在18日傍晚,第一時間乘坐高鐵衝往武漢防疫第一線,了解病人情況,尋找解決方案。別人回家過年,他去武漢上班。新型冠狀病毒面前,他選擇做一個逆行者……

鍾南山衝到了武漢防疫第一線。

2020年1月18日上午,他在深圳連夜搶救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病例後,乘坐高鐵返回廣州。隨便吃了幾口飯,下午又來到廣東省衛健委的會議現場。

會議尚未結束,他通知助手幫他收拾行囊,他需要即刻奔赴武漢。

當天的班機已經買不到機票,他和助手匯合後,擠上一列傍晚5點多開往武漢的高鐵。

正值春運高峰期,臨時上車的他只能被安頓在餐車的促狹一角。剛落座不久,在狹小的餐桌座位上,他立刻拿出相關文件研究。忙碌一會兒後,連日奔波的他仰倒在座位上,閉目凝思。

鍾南山在廣東到武漢的高鐵上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當晚11點,他抵達武漢,聽取了相關人員的匯報後,操勞一天的工作和行程才算結束。

19日一早,他前往醫院觀察相關患者。中午來不及休息,下午開會到5點,他又乘坐飛機到達北京,馬上趕往國家衛健委。回到酒店時,已是凌晨2點。

20日清晨6點,他起床準備材料,緊接著是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新聞發布會、媒體直播連線……又是忙到深夜。

空閑的時間裡,他接受白岩松的採訪,向公眾詳細解讀新型冠狀病毒的來龍去脈。

鍾南山接受白岩松採訪

沒有絲毫隱瞞,他坦誠地告訴公眾: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以人傳人,存在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同時他也提醒公眾提高防範意識,如果身體不舒服及時就診。出門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

他一直在關心公眾,似乎沒有時間關心自己。連軸轉的日子裡,已經84歲高齡的他仍舊臨危授命,衝到一線扛起重任。

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了。

鍾南山在武漢 圖片來源 廣州日報

17年前的那個冬天。

2002年的12月22日,一位高燒、咳嗽、呼吸困難的患者,被緊急送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按照普通肺炎治療幾天之後,患者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陸續有超過8個類似病情的患者被送到醫院,與患者接觸的部分醫務人員也出現相似情況。

到了2003年年初,疫情的消息不斷傳出,“怪病”在民間越傳越凶,疾病的蔓延也越來越快。

那時大多數專家認為,這不過是廣東每年春節期間常見的普通“流感”,不必大驚小怪。

但觀察許久,鍾南山提出不同的意見:這種病毒的毒性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不僅來勢凶猛,且難以治愈。

2003年1月中旬,他一個人在深夜的研究所周邊散步。焦急、緊張,每一分鐘時間的流逝,都在撕扯著他的心。

從醫幾十年的時間裡,他的責任感幾乎從沒有如此沉重過。

不是為名所累,而是感到:我應該擔當!

鍾南山在一線治療非典病人

2003年1月22日,他牽頭諸多專家起草了一份《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將多日連續出現的“怪病”,命名為“非典型肺炎”,簡稱:非典。

而那份報告,也成為了當時研究非典疾病最早、最重要的報告之一。

報告中指出,找到非典病原體,是治療非典的關鍵。

2003年2月18日,北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來消息,在來自廣東的死亡病例肺組織標本切片裡,發現了典型的衣原體。

當天下午,廣東省衛生廳召開緊急會議,對這一報告進行討論。輪到鍾南山發言時,他卻沉默著搖頭。

他不同意這一方案,認為非典致病的根本原因不是衣原體,而是一種病毒。經過一番有理有據的論證,會議最終采納了鍾南山的意見。

結束會議後有朋友悄悄問他:“與官方意見不同,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你院士的聲譽。”

而鍾南山卻反駁道:“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到了2003年4月12日,疫情逐漸加重,各種民間謠言四處流傳,人心惶惶。

那一天,廣東呼吸疾病研究院召開發布會,他認為:摸不清楚狀況的人們如果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疫情將會更加控制不住。

發布會上,他發言結束,有記者站起來追問:“現在的疫情是不是已經得到了控制?”

這本應是一場“謹慎發言”的發布會,但鍾南山沒忍住,厲聲回答道:

“現在病原不知道,怎麽預防不清楚,怎麽治療也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病情還在傳染,怎麽能說是控制了?

我們頂多叫遏製,不叫控制!連醫護人員的防護都還沒有到位!”

此話一說出口,舉國嘩然。但又像黑暗夜裡,有人點燃了火把,照出一道亮光,炸開了方向。

那一年,鍾南山已經67歲。

沒有人知道,這次發布會前一天,他回鄉祭祖,在父親的墳前沉默許久,然後決定在第二天的發布會上,向公眾說出肺腑之言。

發布會後,鍾南山被記者圍堵

4月26日,在央視《面對面》節目的採訪中,主持人王志問鍾南山:“你關心政治嗎?”

他幾乎脫口而出:“我只想搞好自己的業務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這本身就是我們最大的政治。”

在那場新聞發布會之前,鍾南山已經與非典搏鬥了整整4個月。

2003年1月中旬,他已經聯合自己曾經的學生,在香港工作的兩位動物病毒專家,弄清楚病因,找到病原體。

從廣東、深圳、香港三地連軸轉,他幾乎38個小時沒有合眼。最終確認病原體是來自於一種動物病毒時,他長籲一口氣,瞬間累倒。

1月28日,臘月二十六,他開始發燒、咳嗽,緊接著X光片顯示,他的左肺出現了炎症。身邊人擔心,近距離接觸病人的他也感染了非典。

當天下午,他接到通知,必須馬上停止工作住院治療。家人也都勸他可以停止工作,在廣東最好的醫院裡接受治療,很多他曾經的學生、同事會照顧他。

但根據他自己的觀察,他所得的疾病並不是非典。他不想退出前線,“尤其不能躺在自己的呼吸疾病研究所,那樣的影響太壞了”。

為了不影響士氣,他選擇自己在家治療。由於沒有地方掛吊瓶,他在走廊的門框上釘了個釘子,至今都沒有拔掉。

鍾南山在查看病情

5天之後,他的肺部陰影消失,僅僅又休息3天,他便回到了研究所。當時除了領導、家人和一名點滴的護士,他沒讓其他人知道他生病的消息。

走進研究所的大樓,他盡量讓自己顯得像沒事人一樣,盡力保持著平時鏗鏘有力的步伐,卻在無人的辦公室,一坐好久無法起身。

2月11日,他再次出現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公眾講解非典的發生和病人情況。

這次露面,他以院士的名譽負責地講道:“非典並不可怕,可防,可治。”

隨後不久,他提出“無創通氣”的非典治療方案。採用鼻部面罩通氣,增加氧氣吸入量,當病人病情加重時,適當用類膽固醇或皮質激素。重症患者需要將氣管切開。

這些治療手段,在當時是醫學界普遍認為的大忌。但他的方案很快得到驗證,重症病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同時,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達到了87%。

鍾南山和他的醫療隊伍

當年3月,是廣東非典最為嚴酷的時段,用於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不堪重負,一批又一批醫務人員累倒。

3月17日,廣東省累計報告病例突破了1000例。

最危難的時候,鍾南山說出了那句至今仍被銘記的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經媒體報導之後,源源不斷的病人被送到鍾南山這裡,很多病人來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

鍾南山叮囑所有醫務人員: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盡全力保證不能前腳送來,後腳就抬出去。

非典動員大會

在這場和疾病的戰爭中,鍾南山身邊很多同事和愛徒倒了下去,他非常難過,卻也激起了他的鬥志。前路凶險,年過六旬的他負重前行。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牽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且明顯縮短了治療時間。

這套方案很快被全國的醫院採用,成為通用治療方案。

到了當年8月,在鍾南山等人的努力下,非典得到有效控制,最終他打贏了那場殘酷的戰爭。

從2002年12月,到2003年最後3位非典病人出院,鍾南山率領的醫療隊伍連續奮戰193天,同時取得了出院率93%的奇跡。

2004年,他當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後台 鍾南山、楊利偉、王志

戰勝非典後,不知道鍾南山有沒有再次跪到父親墳前,告知父親抗擊非典勝利的消息;我們同樣不知道,決定在發布會說出真相的前一天,鍾南山與另一個世界裡的父親,有過怎樣的交流。

我們知道的是,父親生前曾對鍾南山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東西,那麽他這輩子也就算沒有白活了……

1936年10月20日,鍾南山出生在南京。因為出生醫院在鍾山以南,父親鍾世藩為他取名“南山”。

鍾世藩是中國著名兒科專家,母親曾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生長於醫學世家,他從小對於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有著堅定的願望。

中國著名兒科專家 鍾世藩

小時候,他的父親自費買來小白鼠在書房做實驗,鍾南山的醫學啟蒙從此開始。那時有人來找他的父親,附近街坊都會說:“聞到老鼠味最大的那家就是。”

父親的醫術遠近聞名,經常有人夜裡帶著孩子來到他家看病,看到病人被父親治愈後的高興,鍾南山萌生了做醫生的想法:

“當醫生能給別人解決問題,會得到社會的尊重,有很強的滿足感,這是當時的一個熱愛的原因。”

1955年,鍾南山19歲,考入北京醫學院醫療系。

鍾南山 青年照

但大學畢業後,鍾南山卻有8年的時間,沒有做醫生。

1964年年底,他被北京醫學院送到鄉下體驗生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農村環境差,饑餓和寒冷是他記憶最深的事情。

直到1971年,35歲的鍾南山才贏來轉機。那一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廣東,成為廣東一家普通醫院的醫生。

鍾南山 青年照

實現了當醫生的理想,但看著破舊不堪的醫院和難以入目的環境,他再次陷入絕望,回到家向父親哭訴。

那時已經71歲的父親,歷經大半生坎坷,聽他說完,隻問了一句話:“你今年多大了?”

鍾南山回答:“35。”父親驚訝地說:“哦,35歲了,真可怕。”便不再說一句話。

鍾南山徹夜未眠,思索父親的話,終於明白,父親是在責怪自己,35歲仍舊一無所成。清晨起床上班時,他一句怨言沒有了。

就是在那所最破的醫院裡,他幾乎從頭開始跟著內科醫生學習,他告訴自己:“已經35歲了,不能這樣混下去,我一定要乾出點名堂來!一定要改變這裡!”

但工作不久,鍾南山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將一位病人誤診為“肺結核”。最終因為耽誤治療,病人不得不經過連夜的緊急手術才搶救過來。

這件事給了鍾南山極大的刺激,事後,他被調離了急診室。

年輕時的鍾南山

也是從那時起,鍾南山開始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不到3個月的時間,廢寢忘食的他瘦了20斤。

8年之後,他實現了當時的願望,徹底改變了那家醫院。同時被提拔為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1979年,他得到留學英國的機會。2年的時間裡,他在英國頂級醫學雜誌發表13篇論文,震驚英國醫學界。

1996年,60歲的鍾南山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熬過所有艱難坎坷,在黑暗和迷茫中,他最終趟出了一條光明路,只是,在這條路上等待他的,是未知的凶險。

時至今日,發生在鍾南山身上有一件非常神奇的事,至今沒有答案。

從2002年12月到2003年4月,他接診過無數非典病人,甚至為了研究病理,他採用了”口腔檢測“的方法。

鍾南山在觀察病人口腔

要知道,非典傳染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飛沫和空氣,早期檢測病人時,他甚至沒有戴口罩的意識,如果有病人咳嗽兩聲,幾乎必然在劫難逃。

但整個非典期間,他並沒有倒在非典上,這一度讓諸多人十分疑惑。

當記者帶著疑問詢問他的時候,他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哦,或許只是因為我身體好,抗病能力強”。說完他哈哈大笑。

鍾南山說這話,並非沒有依據。

即便當時67歲,他仍舊頭髮烏黑,只是鬢角有少許花白,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鍾南山在健身

從年輕時開始,他就酷愛跑步。1959年,還是醫學院學生的時候,他在第一屆全運會上,他以54秒6的成績,打破了全國400米跨欄的記錄。

鍾南山參加第一屆全運會

即便如今進入耄耋之年,他仍舊堅持每天起床後,快走或者跑步20-25分鐘。

之後是雙杠、仰臥起坐、單杠,一套流程下來,常常需要一個多小時。還有每周3-4次強度頗大的健身訓練。

他說:“鍛煉就像吃飯一樣,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60多歲時,他仍舊經常帶領學生一起打籃球。

甚至在在北京大學醫學部擔任教授期間,他經常去冬泳。

鍾南山 冬泳

他說體育運動能夠培養人的三種精神:

第一是競爭精神,一定要力爭上遊。

第二是團隊精神。

第三是如何在部門時間內,高效地完成任務。

今年84歲的他,頭髮也並未全白,脫掉白大褂後,仍是一身肌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當益壯的鍾南山,或許是上天派來拯救人間的。

但有時,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確老了。

2003年非典之後,他的身體逐漸開始出現問題。2004年,他患上心肌梗塞,通過手術,在心髒裡安裝了支架。

2007年,他的心髒再次出現問題,心房纖顫讓他不得不告別心愛的籃球運動。

2009年,他患上甲狀腺炎,2個月的時間瘦了10斤。隨後鼻子出現問題,又做了鼻竇手術。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前,年過八旬的他仍舊堅持每周坐診。

他認為臨床醫學家必須保持和病人的接觸,不能閉門造車。“實踐醫學就是一邊實踐,一邊科研,不能只是搞研究,最重要的還是解決病人的問題”。

對於醫生身份,他始終有著自己清晰的認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

同時,“敢說”的性格,也被他一直保留下來。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過度醫療”。

他呼籲降低患者負擔,反對醫院過度加成,甚至自己參與調查過一款治療消化系統潰瘍的仿製藥,發現出廠價格10塊錢的藥,經過多級分銷,賣到患者手中變成了115塊。

面對這種情況,他痛心疾首:“醫院逐利、過度醫療就是謀財害命。

鍾南山在照顧病人

新型冠狀疾病毒面前,他再次站了出來:

“17年前,曾經有一段我們是根本不了解規律、找不到病原體。但現在,我們隻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定位在新型冠狀病毒。

再加上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監控,以及隔離制度。我不相信它會像17年前的非典。“

鍾南山接受採訪

總有些人讓我們相信,總有些人讓我們感動。

每年除夕夜華燈初上時,全國各地每家醫院,都有在加班的醫護人員,等待他們的,不是闔家團聚的年夜飯,而是工作餐、外賣;陪他們一起辭舊迎新的,不是家人,而是住院部裡需要看護的病人、被突然送到急診的傷患,甚至還有傷醫害醫的鬧事者……

看看那些在殘酷無情的病魔、病毒面前,或是身穿防護服、或是赤手空拳的醫護人員吧!

在新春佳節,我們總會祝福人們身體健康,可是,到底是誰,在為我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總會期待闔家團圓,可是,又有多少人,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闔家團圓,而孤單地堅守在崗位上?

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仍在繼續,這個春節,很多人注定不能陪自己的父母、愛人、孩子度過了。願硝煙早日塵埃落定,願前線的每一個醫護人員安全凱旋,也願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珍惜這健康、和平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來得十足不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