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30年堅守生態教育 帶領學生走進世界湖泊大會

她成立了武漢市第一支“觀鳥小隊”,還把小學生帶進了世界湖泊大會會場。她牽頭撰寫的環保校本教材屢次在全國獲獎,她還帶著老師們籌建了全國小學第一家校園濕地教育館……她就是武漢市江漢區華中裡小學50歲的科學老師成英。“環保活動雖然事很小,但在潛移默化之中,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不少學生因環保活動從而喜歡上了科學。”昨日,成英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悉,華中裡小學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學校、全國濕地實驗學校、我國第一批國際生態學校、第一批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範學校。“這四個獎項是中國環境教育的最高榮譽,華中裡小學來了個全國第一個‘大滿貫’。”一位環境教育專家介紹,目前國內只有兩所學校獲得了這個“大滿貫”。

武漢一老師30年堅守生態教育

在全市小學成立第一支觀鳥小隊

華中裡小學生態育人的特色,起源於1988年4月。當時,擔任自然課老師的成英帶著40名學生來到鹹寧潛山,向當地林場工作人員學習築掛鳥巢的方法。看著一隻隻脆生生的小鳥回歸叢林歡快鳴叫,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校園內外、東湖湖畔、鹹寧林場、京山山麓……都留下她帶領學生愛鳥護鳥的足跡。1989年,華中裡小學在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支持下,開展了“讓鳥兒有個家”的活動,並在全市小學裡成立第一支“觀鳥小隊”。

30年過去了,如今學校有了全國第一個小學校園濕地生態館,館裡有一片開闊蒼茫的濕地“草原”,“天鵝”在沼澤地暢遊嬉戲。

成英老師告訴記者,以前帶學生外出觀鳥,家長還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如今不少家長當起了孩子們的觀鳥小助手。“前幾日,一名剛成功申請到美國讀博的畢業生,就希望到美國讀生物學。”

創編校本教材全國獲獎

記者在成英老師家裡看到,成摞的環保素材堆放在書桌旁。“和學校的老師一起,編寫了濕地、湖泊等方面的校本教材,也獲得了一些獎項。”她告訴記者,2006年,她帶著老師們在學校裡籌建了全國小學第一家校園濕地教育館,編寫的《濕地——生命的搖籃》科學校本教材榮獲全國二等獎、武漢市一等獎。她牽頭撰寫的教學案例《濕地——鳥的天堂》獲全國二等獎、武漢市一等獎。

2009年11月,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在武漢舉行。成英老師帶著10名學生走進主會場,聆聽來自近 50個國家的1500餘名湖泊保護專家、學者關於讓湖泊休養生息、湖泊治理前沿熱點問題,分享各國在湖泊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領域的成功經驗;與來自日本、韓國的小朋友進行“兒童湖泊濕地保護專題”研討會。

2010年,成英老師參與編寫《走進濕地——中小學濕地保護教育讀本》,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將濕地教育融入教材中。同年,華中裡小學承接國際生態學校項目。

2015年,成英老師把環境教育的目光轉向武漢市的湖泊保護。她牽頭的學校環境教育團隊與武漢市湖泊管理局聯合編寫了《美麗武漢多姿湖泊》科學校本教材,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身邊濕地生態環境的狀態。

30年過去了,長官換了幾任,學生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成英老師對綠色教育的追求卻從未間斷。(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