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長的醜但是我很好吃啊」那些醜陋但更營養的水果

不少年輕人在買水果時,總愛挑那些長得好看的。其實,對於一些水果來說,長得「醜」的反而口感更好,營養成分也更高。

70年代在日本雜交培育而成醜柑這種水果,在四川已經火了好幾年。醜柑,又名醜橘,主打的就是雖然醜,但是很好吃。醜陋

但更美味

Eliza Greenman是美國弗吉尼亞州一個果農。看到自己果園裡滿是凹痕、有瑕疵的蘋果,她卻感到很高興。她說,這種蘋果沒有使用殺蟲劑,外表醜陋,但事實上味道更甜。

Greenman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實驗。當地的Parma蘋果是含糖量很高的一個品種。她發現,同一棵樹上,有疤蘋果的含糖量比無疤蘋果高出2%-5%。這意味著醜蘋果可以釀成酒精含量更高、更美味的蘋果酒。

醜陋

就該被嫌棄?

醜陋的蔬菜水果受冷落,造成的浪費現象不容忽視。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每年人類消費的食品中,有 13 億噸被丟棄或浪費,歪瓜裂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為了減少食物浪費,法國連鎖超市推出一系列推銷低顏值蔬菜水果的廣告。

反正都要被吃掉,醜一點,又如何?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那些有瑕疵、形狀不規則、沒有拋光打蠟的醜水果,儘管這些「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水果比好看的還要貴。

專家表示,現在蘋果種植大多採用套袋的辦法,追求品相端正、色澤均勻,但套袋會使蘋果的糖分積累受到影響。

市面上的「野生」蘋果生長過程中進行自然的光合作用,果味會更濃,口感更甜,也不打蠟。但是,減少人工乾預的代價就是品相不好。

不僅好吃

還有豐富的「內涵」

水果外表的傷痕纍纍代表著它們成功地戰勝了害蟲和感染。

醜陋的水果不只是「更好吃」,還有豐富的內在:可能營養價值更高,並且含有更豐富的抗氧化劑。

長斑點的香蕉

香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水果,買回來之後,放上幾天就會長出黑色的斑點。有些人一看到香蕉皮變黑就將其扔掉,其實這是一種既浪費又很不明智的行為。

其實香蕉長斑點並不是壞了,而是說明果肉熟了。長了斑點的香蕉,軟硬適中、甜度居上,吃起來更美味。

此外,日本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吃外皮發黑的香蕉更能排解人體內的毒素。不過,皮黑肉稀已壞的香蕉就千萬不能再吃了。

有疤的哈密瓜

哈密瓜的顏色通常為果綠色帶網紋的,也有金黃色的、花青色的等等。買哈密瓜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挑一個賣相好的,結果吃起來一點都不甜,淡而無味。

實際上,挑選哈密瓜還有最有效的一個方法:看瓜皮上面有沒有疤痕。對哈密瓜來說,疤痕越老越甜。如果疤痕已經裂開了,裡面的甜度反而更高,口感更好。

皺巴巴的百香果

剛買回來的百香果,表皮還是很圓潤的,但是放幾天就會變得皺巴巴的,這代表著它已經熟透了。據水果店的老闆介紹,只有外殼布滿「皺紋」時,裡面的果瓢才會更香,果汁味道才更濃鬱。

凹凸不平的西瓜

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幾乎所有人都會的挑西瓜方法就是——「拍西瓜」。

其實,挑西瓜還可以看瓜紋。瓜紋寬且顏色較深的西瓜甜度更高,深色部分多的西瓜,意味著進行了充足的光合作用,會更加甜。瓜紋附近的表皮如果凹凸不平,也說明西瓜養分充足,糖分更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