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股權質押蛋糕重切 場外資本搶食更新

  當券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紛紛收縮質押業務規模之際,股權質押市場的蛋糕被重新分配。

  近期,不少參與場外交易的民間資本加入股權質押“分食大軍”,甚至成為券商業務人員轉單的重點對象。雖然搏殺激烈程度有所更新,但“價格戰”並未出現,“嚴把風控關”成為這些民資機構的展業信條。

  券商業務員轉單

  “對不起,這種網紅票我們真的做不了。”掛斷再次打來的谘詢電話,張雲(化名)指著手裡列印出來的要素表直搖頭,“這家公司是圈子裡出了名的問題戶,它的這筆股權質押在市場上飄了好久,不管是銀行、券商或是民間機構都不敢接單。”

  張雲是北方某券商深圳地區的一名股權質押業務經理,從1月質押新規發布之後,他就明顯感覺日子難過了許多。“公司對股票的風控嚴格了不少,一些放在以前幾乎是穩做的質押業務,如今上報到總部之後都被否決。”即便如此,他仍每天雷打不動地往幾個行業人士業務交流群裡扔“廣告”:專做股權質押,要求去年不能虧損,被處罰、被起訴以及有退市風險的公司不做,歡迎拋單。

  “谘詢的多,但我們公司真正能做的很少。”張雲說,他所在的證券公司如今甚至對部分基本面尚可的股票也會謹慎放款,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資金額度減少,希望能盡量用在安全邊際高、資金收益也高的股權質押業務上;二是公司在根據新規修改制度與系統,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在逐步進行中,新業務來不及全面鋪開。

  在另一家中型券商從事股權質押業務的黃明(化名)則相對樂觀。“如果公司做不了,我可以轉給同行的朋友,有一些業務他們是願意接的。”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朋友們所供職的公司既有銀行、信託這種大型金融機構,也有民間機構,如小貸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類型公司。

  針對機構類型不同,他會轉介不同標的。“比較優質的股票質押會優先介紹給銀行或信託公司,因為此類融資方往往要求較低的利率。而一些略有瑕疵、又希望有較高質押率的標的,則會優先介紹給民間機構。”黃明透露,作為介紹方,他往往會獲得一筆“轉單費”,根據總融資額,比例通常在萬五到千一左右。

  轉單的情況並不鮮見,張雲說,這是促使他每天堅持拉業務的一個重要原因。

  民間資本爭相入場

  券商業務員玩起轉單只是質押新規帶來的一個表象性改變。根本性變化在於,隨著券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紛紛開始收縮質押業務規模,股權質押市場的“蛋糕”重新分配——民間資本大規模進場。

  “我們用的是公司自有資金,股權質押額度500萬元起,最高可放款6億元,年化利率15%,前期無任何費用。”這是何帆(化名)給一位谘詢客戶的初步報價,在客戶流露出利率稍高的想法後,他連忙表示可以仔細研究公司和股票情況後再談,“利率好商量,如果股票質地優良,我們可以給出比正常水準稍高的質押率,而且會盡快放款。”

  作為深圳一家投資公司的業務人員,何帆最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股票質押業務上。“公司前不久明確要求,盡量做成一些股票質押業務,為此特意將部分此前主要用於過橋、擺账、信用貸業務的資金抽調出來。”

  據他介紹,公司如今在質押業務上比較激進,一些在券商只能拿到三四折質押率的創業板股票,在他們公司可以拿到五折。如果是控股股東質押,甚至可以拿到上限的六折。“最近明顯感到競爭激烈起來,大家都渴望借質押業務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建立合作,為以後開展更多業務打基礎。”何帆表示,以往券商、銀行和信託是市場最大的質押方,像他們這類民資背景的公司只能靠撿漏。如今,隨著越來越多質押業務被銀證信拒之門外,他們渴望多分一杯羹。

  雖然競爭激烈,但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發現,大規模“價格戰”並未出現,民間資本給出的股權質押利率普遍在15%左右,更有甚者高達18%。

  “雖然市場上最好的標的基本被券商、銀行和信託瓜分,但還是有不少質地稍差的股票可以做,這就是我們的機會,而且這類股票的質押業務數量短期內並不少。我們的策略是,利率不可能下降,質押率可以相比銀行、券商稍微高一點兒。”何帆稱,目前市場上的資金成本持續高企,再加上他們做的是相對高風險業務,只有較高的利率才能確保收益。

  風控更新不敢放鬆

  雖然民間資本加大了搶食力度,但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過程中得知,他們對於風險把控並未放鬆,一些舉措甚至在向銀行、券商等機構看齊。

  近期,一些民間資本機構在承攬業務時提出“必須審票”,對標的企業的調研嚴格很多。

  “客戶告知上市公司名稱後,我們會對擬質押股票的性質、上市公司近兩年業績、被監管部門處罰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核查。”廣州一家投資公司項目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審票發現公司資質沒有問題後,就會進一步詳細了解公司股份的質押情況,包括整體質押比例有無超過50%、擬質押股份有無被司法凍結等。

  “公司內部設有風控線,如果上市公司原本的股票質押率超標就不會再做。”他說,對於質押比例接近50%的項目,即使做也會要求客戶設定強擔保措施,並簽署授權處置條款。

  何帆稱:“項目審批之前,我們會把控出質人的資產水準,驗證其補倉能力是否達標,同時嚴控質押率和融資規模,保證質押人有足夠的資產補倉,且盡量不觸碰到減持限制比例,最終具體比例視質押標的和質押人而定。”

  除上述風險把控措施,與以往相比,現場盡調手段被一些機構鄭重使用。“對於一些金額較大、涉及控股股東的質押,以前我們最快一周內放款,如今我們公司現場盡調差不多都要花一周時間,從接單到放款,兩周放款就算很快了。”前述項目經理說。

  張雲介紹,他通常招攬業務時,會按照同行普遍劃定的紅線進行篩選,明確哪些類型公司的質押業務不能做,“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家對風險把控都十分重視,一方面與市場環境有關,近期出現好幾起股權質押‘觸雷’案例;另一方面與監管導向有關,大家都在注意不去觸碰紅線。”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