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裡的三對苦命鴛鴦,寫盡天下癡情女子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即點題說:大旨談情,而前八十回裡說到最多的一種情,即是男女之情,且根據脂硯齋批語透露,紅樓夢末回有情榜,而入選情榜的除了寶玉之外,都是女性。

我們也都知道,紅樓夢是專為女子作傳,故曹公在甲戌本凡例中也明確指出: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

弄懂了這一點,對於我們讀紅樓非常重要,因為不少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忘記了曹公的苦心,甚至將紅樓夢看成一部宮心計,充滿了爾虞我詐的算計、陰謀和陷阱,這顯然曲解了紅樓。

曹公筆下的女子,命運多悲慘,但他顯然是懷著悲憫之心,把這幾個異樣女子一一寫出,寫她們的剛烈、忠誠、才乾、志氣、癡情……今天我們就從紅樓夢裡的三對苦命鴛鴦,看那些令人同情和歎息的癡情女子。

一、張金哥和守備之子:從一而終為愛守身的貞女

在說到紅樓夢裡的男女愛情時,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寶黛愛情,其實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愛情,往往最打動人心,張金哥和守備之子的故事即是如此。

張金哥和守備之子出現在王熙鳳弄權鐵檻寺一回,兩人並沒有正面出場,本來美好的姻緣,卻被水月庵的淨虛老尼和王熙鳳在背後破壞了。

張金哥和守備之子本有婚約,後在王熙鳳的乾預下,守備被迫收回聘禮,張金哥和守備之子先後聽說父母解除了他們的婚約,於是雙雙自殺殉情。

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將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那守備之子聞得金哥自縊,他也是個極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負妻義。

在過去,對於張金哥來說,女子要從一而終,既然先前已許了守備之子,即便未過門,她也已經認定自己的夫婿,不會隨著父母的愛勢貪財而改變,哪怕自己無力扭轉現實,但她的心也永不會變,唯有一死以證貞潔。

脂硯齋在這裡也忍不住批道:所謂“老鴉窩裡出鳳凰”,此女是在十二釵之外副者。這個評價也道出了曹公之意。

而從守備之子隨後投河而死的舉動可知,兩人不僅僅是婚約如此簡單,也許從小便相識,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原以為是一對美滿姻緣,誰料想天不遂人願。

張金哥與守備之子的悲劇,與《孔雀東南飛》裡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故事極為相似,劉蘭芝因為不被婆婆所喜,丈夫在婆婆的以死相逼下休了她。回到娘家後的劉蘭芝,在哥哥的做主下,被迫改嫁,卻於婚禮當晚“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得知後,最終也選擇了“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婚姻裡最悲慘的莫過於女子,嫁與良人自是一種幸運,若所托非人,則誤了終身,而比誤了終身更令人同情的,則是兩個人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在我們今天,兩個人相愛,很容易就在一起,父母也多半不會橫加阻攔,而在古代,像張金哥和守備之子這樣的,明明有婚約,甚至彼此相愛,也曾一起憧憬美好的未來,但卻因父母的一句話,別人的橫加干涉,就可以葬送一段好姻緣,白白犧牲一對有情人,不由令人唏噓。

二、司棋和潘又安:勇敢追求為愛犧牲的烈女

司棋是迎春身邊的大丫鬟,住在大觀園裡,但她卻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因為從小與表弟潘又安相識,後來漸生情愫,於是就趁夜裡無人時在大觀園裡私會,卻被鴛鴦撞見。

王熙鳳帶人抄檢大觀園一回,司棋的情事才真正展露於眾人面前,誰也想不到,這個丫鬟竟然有那麽大的膽子,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竟然私定了終身。小紅和賈芸尚且需要一個紅娘墜兒傳遞手帕,而司棋和潘又安卻彼此坦誠以待。

從抄檢出來的“大紅雙喜箋帖”“香袋兩個”“香珠一串”可知,司棋和潘又安之事非止一日,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兩人已經偷偷地拜了天地,既是你情我願,自然算得上一對有情人,可現實往往給他們重重的一擊。

在女子閨譽大於一切的古代,面對自己的情事被發現,作為一個丫鬟,可能會非常羞愧,無顏再見人,但司棋卻全然不是,“鳳姐見司棋低頭不語,也並無畏懼慚愧之意,倒覺可異。”

司棋為什麽不覺得難為情,也不覺得羞愧難當呢?因為對她來說,她並沒有做出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她愛的坦坦蕩蕩,明明白白,即便被發現,也沒有什麽不能見人的,而之所以遮掩,正是因為她自知與表弟情事為當時所不容,更怕彼此父母不從。

司棋令人心疼的是,她愛上了一個負不起責任的男人。潘又安在被鴛鴦發現後,就嚇得逃走了,三四日不回家,惹得司棋大罵他是個沒情意的,然而即便如此,兩人的感情卻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

雖然前八十回裡沒有寫到司棋結局,但從其大鬧小廚房,抄檢時毫無懼色,對鴛鴦的一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言語可知,她是個有主見,敢於追求自己所愛,也會為愛甘願犧牲的剛烈女子。

續本紅樓夢裡,司棋因母親反對二人婚事,最終撞牆而死,她死前曾說過一番話,雖不是曹公原筆,卻也符合司棋的剛烈性格。

一個女人配一個男人。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我就是他的人了,決不肯再失身給別人的。我恨他為什麽這樣膽小,一身作事一身當,為什麽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媽要給我配人,我原拚著一死的。

見到心愛的人死了,膽小怕是的潘又安,在續本裡,卻做了守備之子一般的癡情種,也抹了脖子殉情,但願曹公筆下的他,如柳湘蓮一般,在心愛的人死的那一刻,才真正悔悟,懂得深愛一個人可以到什麽程度。

湯顯祖在《牡丹亭》裡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司棋可以為了愛情犧牲,哪怕明知心愛之人沒良心,有些窩囊,但她既然認定了他,就甘願為她付出一切,也可以算是“情之至”了。

三、智能兒和秦鍾:隱忍卑微為愛犯戒的癡女

智能兒是水月庵的小尼姑,秦鍾是秦可卿的弟弟,兩人的命運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偏偏都因常去賈府,一來二去便相識相知乃至於相戀了。

正如脂硯齋所說的,智能兒“不愛寶玉,卻愛案鍾,亦是各有情孽。”她常去賈府走動,認識寶玉自然早於秦鍾,但她偏偏不愛寶玉,而是看上了秦鍾的人物風流,這也就是後來寶玉在梨香院所悟的“人生情緣,各有分定”的道理。

即便是在今天,一個官家子弟愛上了一個尼姑,這樣錯位的愛情,可能都讓人難以接受,更不要說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古代。對於秦鍾來說,如果他只是玩玩而已,也就罷了,但他們偏偏彼此付出了真情。

對於智能兒來說,遇到秦鍾之前,她只是一個小尼姑。常常跟著師父去賈府,跟惜春等人玩耍,但自從遇到秦鍾,她不再想做尼姑,而是想做回一個正常女子,愛她所愛,所以她會在秦鍾求歡時,要他帶她脫離苦海。

兩人難得的偷期繾綣了兩日,但秦鍾回來後便病倒了,兩人又是多日未曾相見,智能兒思念心上人,於是“私逃進城,找至秦鍾家下看視秦鍾”。

然而她的一片癡情,在秦父眼中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他棒打鴛鴦,“將智能逐出,將秦鍾打了一頓”。後來秦鍾病死,智能兒也不知去向。

智能兒愛的太卑微,太隱忍,在水月庵時,她受製於師父,與秦鍾之事只能偷偷摸摸。她要脫離牢坑,只能寄希望於心上人,卻不知心上人已是自身難保。她們的愛情注定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悲劇。

怪之怪智能兒太癡情,為了見到心上人,不惜犯戒,私自從水月庵逃出,進城去看秦鍾,哪怕看一眼,她也是滿足的。如此癡情的女子,卻並未能收獲完美的愛情,也是可歎。

秦鍾死後,想必犯了戒的智能兒也無法再回到水月庵,心上人不在了,她一個人會去哪裡呢?也許她會去秦鍾的墳上大哭一場,責怪秦鍾食言,許她一場白頭偕老的愛情,卻自己先一步走了。也許她會在某一天選擇隨心上人而去。

自古至今,癡情女多不勝數,如娥皇、女英,如李清照、唐琬,如祝英台、王寶釧……曹公筆下的這三個女子,皆是為愛付出,為愛犧牲,哪怕愛而不得,得而不終,卻依然無怨無悔,亦是天下癡情女子。

作者:夕四少,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