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年話劇:中心是舞台 探索為人民

話 劇

文 | 劉平

改革開放

40年來,中國話劇創作不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勢頭,與時代同步伐,與國家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在每一個時代發展的重大節點,話劇創作總是以最敏捷的速度和簡潔的表達方式,及時地出現在人民大眾需要的舞台上,發出時代的最強音。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指導下,藝術家進一步增強了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功書寫新時代,以更多更好的話劇作品為廣大觀眾服務。在反思中尋找,在探索中創新,成為改革開放40年話劇創作的特色和趨勢。

現實主義創作不斷深入與拓展

改革開放40年來,現實主義話劇創作經歷了回歸、尋找與突破中拓展三個發展階段,顯示了強勁的藝術生命力。

回歸現實主義話劇創作“寫真實”的傳統,是“文革”結束後話劇創作的重要轉變。一是突破題材禁區,以寫“人”為創作主旨。“文革”期間被壓抑多年的有關戀愛、婚姻方面的內容獲得重新展示,《明月初照人》《不知秋思在誰家》《昨天、今天和明天》《山鄉女兒行》《人生不等式》《尋找男子漢》從關注女性戀愛婚姻入手,大膽表現改革開放年代女性思想意識的覺醒和自信力的增強,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了改革中女性的思想變化和嶄新的精神風貌。二是以新的視角塑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改“仰視”為“平視”,以鮮活的生活細節寫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平民本色和人道情懷,表達他們的寬廣胸懷、遠大理想和對國家、民族的突出貢獻,《報童》《陳毅市長》《秋收霹靂》《賀龍軍長》《北上》《平津決戰》等率先突破描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禁區,塑造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賀龍等有血有肉、可愛可親的領袖人物形象。

《立秋》

在學習、借鑒中整合,促使現實主義話劇創作向深度與廣度進發。現實主義話劇在學習借鑒外國戲劇表現手法的過程中,努力克服“為政治服務”遺留下來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力,真實地表現生活,形象地刻畫人物,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藝術地提升審美意蘊,精練地開掘主題寓意。《紅白喜事》《黑色的石頭》《天邊有一簇聖火》《同船過渡》《北京大爺》《女兵連來了個男家屬》《春夏秋冬》等反映生動、鮮活的現實生活,塑造出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夕照》《地質師》《洗禮》《士兵突擊》《“厄爾尼諾”報告》《天籟》《這是最後的鬥爭》《去往何處》《一諾千金》等則以豐富、細膩的生活細節塑造,描繪出中華民族能夠繁衍發展,中國人能夠在艱難困苦中站立起來的精神動力。《商鞅》《死水微瀾》《滄海爭流》《立秋》等的出現,提升了歷史劇創作的藝術品質。《歲月風景》《讓你離不成》《獨生子當兵》等則以喜劇的形式講述責任與使命的問題,在信仰發生危機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了信心與力量。

《生死場》

新世紀以來,話劇創作題材不斷拓展,藝術品位不斷提升,尤其是弘揚主旋律話劇創作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第一,從展現好人好事到創造人物形象,出現了以真人真事為題材創作的多部優秀作品。《郭雙印連他鄉黨》描寫一個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塑造了時代感強、個性化的人物形象。《黃土謠》通過父子之間的心靈碰撞展現了兩代人的思想矛盾衝突和不同的人生追求,顯示出現實生活的“深度”真實。《麻醉師》通過某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陳紹洋這一形象的塑造,寫出了“信仰”的力量。第二,從寫社會問題劇向藝術審美層次邁進。《父親》把以失業工人生活為題材的社會問題劇提升到美學觀照層面,塑造了真實、感人的“父親”形象。而在展現抗日題材的作品中,《生死場》則以群像的方式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第三,主題立意的藝術提升。《我在天堂等你》在講故事中展現兩代人的思想衝突和價值觀念的不同,使人們看到了理想的崇高和信念的光輝。《共產黨宣言》通過描寫中國近現代史中所發生的國共兩黨之間的鬥爭歷史,把深刻的思想理念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兵者·國之大事》敢於直面當代軍隊在治軍觀念中的矛盾衝突,是軍旅戲劇在創作觀念上的一次突破。《平凡的世界》通過描寫艱苦創業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形象,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經歷的曲折路線。

在探索實驗中追求舞台詩意化

舞台詩意化,是話劇創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新時期話劇在經過社會問題劇短暫的繁榮後遭遇了“生存的危機”,藝術家們開始反思靠那種政治情緒引起舞台轟動效果的創作弊端,深入思考話劇創作如何以自身的藝術魅力去贏得觀眾的問題。發生於1983年前後的“戲劇觀”大討論,布萊希特、梅耶荷德等外國戲劇家被陸續介紹,為中國戲劇創作者們打開了視野。他們一方面學習西方戲劇中優秀的舞台藝術表現手法,一方面從中國傳統戲曲中吸收藝術營養,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實驗與創新,打破陳舊創作觀念的束縛,努力尋求舞台呈現的多樣化與豐富性。其中,導演觀念的革新起到了關鍵作用。戲劇革新者們在舞台創作中突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引進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和外國現代派藝術的表現手法,把西方戲劇的假定性與傳統戲曲的寫意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寫實與寫意,以及意識流、電影蒙太奇等創作手法,比較好地解決了內容與形式的協調統一問題,使新時期的話劇舞台上湧現出一部部詩意化的戲劇作品。

《屋外有熱流》推倒“第四堵牆”、破除一切幻覺的實驗,《原子與愛情》舞台上多場景的運用,《絕對信號》電影蒙太奇手法的運用,《母親的歌》中間舞台、四面觀眾的實驗,《周郎拜帥》的敘述者的運用,《街上流行紅裙子》的假定性舞台設定,《掛在牆上的老B》的心理意識流的嘗試,《魔術方塊》多種創作流派、表現手法的交叉使用……這些戲不僅沒有使所表現的內容“失真”,而是在不追求表面真實的前提下,強化了人物的情感真實,把生活真實提升到藝術真實的層面。此外,《蛾》《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十五樁離婚案的調查剖析》《雙人浪漫曲》《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WM(我們)》《野人》等借鑒外國荒誕派和象徵主義的某些表現手法,以超現實的創作方法表現生活的內在真實,使舞台創作呈現出整體的樣式美和時空流動的韻律美,不僅豐富了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而且也進一步拓寬了現實主義表現生活的深度與廣度。

《桑樹坪紀事》

其間,也曾出現過一些片面追求形式、忽略內容開掘的現象,但隨著學習、借鑒的深入,尤其是受到文化界“尋根熱”的影響,戲劇家的藝術修養不斷提高,創作水準也在逐漸提升。《狗兒爺涅槃》運用戲劇假定性,借鑒中國傳統戲曲和說唱藝術的表現方法,將表現與再現、寫實與虛擬、荒誕與象徵有機地融為一體。把主人公的內心獨白變得能和觀眾直接交流,並外化為有意味的戲劇情景。《中國夢》運用西方現代戲劇手法和傳統戲曲表現手法,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內心感應、布萊希特的姿勢論和梅蘭芳的程式規範融為一體,體現出寫意戲劇的和諧、完整和充滿東西方哲學意蘊的流動美。《桑樹坪紀事》將寫實與寫意、現實與幻覺、再現與表現,以及話劇表演與音樂、舞蹈相融會,體現出話劇藝術的詩意美。該劇演出後在中國劇壇引起極大震動,被稱為“桑樹坪現象”。這些作品是自1980年代“探索戲劇”興起以來的裡程碑式的作品,標誌著中國新時期探索話劇經過蛻變後走向了成熟。

進入新世紀,話劇的詩意化創作又出現了新的追求。《生死場》以雕塑般的手法刻畫人物性格,把人物的外部動作與內在的心理變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整個演出體現出版畫般的美感。《秋水山莊》的舞台演出在虛實之間體現寫實與寫意的結合,以簡約、大氣的手法創造出具有濃鬱詩化意象的演出形式。《再見徽因》通過對林徽因和她周圍人物心理的開掘,揭示出語言和行動背後湧動著的“欲說還休”的濃濃情感,體現出心靈的美好與純情。

小劇場話劇促進演出市場繁榮與發展

新時期小劇場話劇發端於改革開放以後。1982年11月北京人藝演出《絕對信號》,同年12月上海青年話劇團演出了《母親的歌》。兩劇都側重舞台表現形式的實驗與探索,《絕對信號》採用三面觀眾圍觀的形式,《母親的歌》採用“中心舞台”、觀眾四面圍觀的形式。此後,創作方面出現了多種風格樣式的作品。上世紀90年代以來,民營話劇社團迅速增加,小劇場話劇創作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孟京輝戲劇工作室、上海現代人劇社、何念戲劇工作室、大道文化公司、戲逍堂工坊、盟邦戲劇工坊、龍馬社、哲騰戲劇體、黃盈戲劇工作室、蓬蒿劇場、9劇場、繁星戲劇村、鼓樓西劇場等的出現,帶來了小劇場演出的活躍,也使小劇場戲劇的內容、形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這些民營劇團的創作中,有的通過獨特視角描寫青年人的婚戀生活,表達他們的情感困惑,如《情感操練》《靈魂出竅》《戀愛的犀牛》《隱婚男女》《單身公寓》等;還有的以探索、實驗等手法表達對時代、生活和個體的關切,如《思凡》《黃粱一夢》《莊先生》等。

《絕對信號》

自2015年以來,民營話劇社團的劇目常被國有話劇院團搬演,成為小劇場戲劇發展的一個新特點。如李伯男導演工作室的劇目《剩女郎》《嫁給經濟適用男》《隱婚男女》分別被福建人藝、大連話劇團、重慶話劇團、武漢人藝、浙江省話劇團、青島話劇院、山東省話劇院、內蒙古話劇院、四川人藝等院團演出,黃盈戲劇工作室的《棗樹》被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這期間,民營院團、新文藝戲劇團體的導演也開始紛紛為國營話劇院團排戲,像李伯男為浙江話劇團排演了《再見徽因》《秋水山莊》《天真之筆》等,為遼寧人藝導演了《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了《特赦》等。趙淼則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了《羅刹國》《你若離開,我便浪跡天涯》。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儘管改革開放40年來話劇創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湧現了數量龐大的劇目,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話劇創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說製約話劇發展的因素。諸如優秀編劇、導演、表演藝術人才缺乏,話劇原創力不足,可以常演不衰的好劇不多,青年創作者成長緩慢等。期待面向未來的中國話劇,能夠在砥礪前行中,潛心創作,逐漸克服自身存在的弱點,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之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玩家》

本文發表於《文藝報》2018年11月19日4版

本期編輯 | 叢子鈺

文藝報1949

展示名家風采

縱覽文學藝術新潮

讓世界了解中國文藝界

微信號:wyb1949092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