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遊知有味:我們需要有自己的主機,但它不是小霸王Z+

  “小霸王,其樂無窮!”

  大部分中國玩家對於這句廣告詞都不會陌生吧。流水的“四驅車”和“戰鬥陀螺”,鐵打的“小霸王學習機”用來形容我們的“童年願望單”應該再貼切不過了。《松鼠大戰》《忍者龜》《超級瑪利歐》《忍者外傳》,每個夏天的炎熱午後,老舊的風扇伴隨著“吱呀”聲送出並不那清涼的熱風,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卻像是感受不到這份酷暑似的,任由額頭的汗珠滴落在搖桿上,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我們心中對於遊戲的那份激情比夏天39℃的太陽更火熱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認識到了“小霸王”只不過是任天堂FC的山寨品,也開始接觸PS等主機,生活中好像再也沒有那個鍵盤上鏈接著兩個方方正正的搖桿的遊戲機影子。在2018年能聽到小霸王再度復活的消息我還是有些驚喜的,只不過建設中國主機生態圈的豪言壯語下卻是一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終極問題,很不幸,小霸王Z+從誕生開始就是不被看好的那一個。

  一路磕磕碰碰的發展,明明說好2018年可以和大家見面,卻直到現在也沒有量產上市的消息,最終2019年5月10日,小霸王Z+宣布關閉了上海的工作室,現在連官網也已經無法訪問。CEO吳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或許還要幾個月,才能公布一些消息。

  從當年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小霸王學習機”,再到現在人人不看好的小霸王Z+,頗有英雄遲暮范的小霸王這30年間到底經歷了什麽?我想剛好以“夢幻般的開局”—“陰差陽錯的走上歧路”—“幾欲自我救贖而不得”三個階段可以概括。

夢幻般的開局

  中山市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作為一系列小霸王遊戲機發源的母公司,前身是中山市怡華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978年11月7日,經營範圍包括投資辦實業、銷售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公司。

  10年後的1987年,取得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的段永平被委任成為怡華集團下屬的日華電子廠廠長,這就是段永平和小霸王的開始。1991年,在段永平的領導下,日華電子廠正式改名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專門從事教育類電子產品的研發和銷售。2年後的1993年,小霸王第一代學習機“SB-218”正式上市,80後90後無比熟悉的那首《小霸王拍手歌》正是從那時候開始風靡的。

  鍵盤練習、英語學習、音樂欣賞、計算機,還能玩FC上的《超級瑪利歐醫生》,甚至在當時那本厚厚的說明書中,有教人簡單的GBASIC編程的教程。那時候售價不過300元左右的小霸王基本可以模擬上萬元的個人電腦的所有功能,即使300元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小霸王SB-218在市場上還是銷售熱門。只不過SB218本身隻帶一個鍵盤,如果要玩遊戲還要買拓展接口,大家對於其的職能的印象基本還是以學習功能為主的。

  到了1994年,小霸王SB-486上市了,同時上市的還有大量基於FC遊戲基板的黃色卡帶,N合一的遊戲,還有各種國產魔改版本,小霸王再一次在性價比上打敗了售價動輒800起的FC,成為一台真正的“遊戲機”。

  當然,我們快樂的童年,也是從這裡正式開始了。同夥伴組成忍者龜小隊對抗邪惡的史萊德,操作比爾和蘭斯在槍林彈雨中突圍破壞神秘組織的野心,《忍者龜》《魂斗羅》《雙截龍》等曾在80年代席卷外國遊戲市場的大作,都可以原封不動的在小霸王上玩到。

  不可否認的是,小霸王從機型到遊戲陣容都無法開脫其“盜版”的原罪。那麽被“盜”方的任天堂是如何坐擁“東半球最強法務部”卻不對小霸王下手的呢?我想原因有三:1.改革開放初期,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的接觸並不頻繁,任天堂也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發展重心都壓在歐美市場,中國並不是首要目標;

  2.而且90年代FC已經是一台上市了6年的老機型了,後續機型SFC也已經在90年發售。

  3.當時國內的知識產權法並不成熟,任天堂法務部在異國他鄉沒準還真佔不到多少便宜。

  最終小霸王在“盜版”和“不要臉”的罵聲裡力壓外國的主力機型SFC和MD在中國市場中佔據70%的份額。

  虧損200萬的日華電子廠,在段永平的手裡成為了年產值10億的中山市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但是因為高層決策的矛盾,1994年段永平攜6名原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研發部和市場部的員工出走,成立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

  小霸王從何時走上歧路的?我想應該就是段永平出走之後。

陰差陽錯的走上歧路

  即使核心出走,當時小霸王依然是中國市場的龍頭,從大火的SB486到內置軟驅可以讀磁盤的SB2000,小霸王的技術在不斷革新。但是,最大的問題來了—盜版,1995年的時候FC已經沒有任何新遊戲上市了,沿用FC架構的小霸王已經處在無遊戲可上的尷尬境地。

  繼續盜版任天堂下一代機型可以嗎?先不說16位色的SFC防盜版措施更嚴,盜版難度更高,而且當時任天堂也不是一味的忍讓的,當時海對岸的盜版商聯華電子也在1991年被任天堂告過一次了,國內的盜版商們除了魔改遊戲,也沒什麽大出息。

  沒有遊戲陣容的小霸王所能做的不過是在學習機功能上的延伸,或是開拓其他電子產品的商路,這就是小霸王第一步錯棋的開始,第二步錯棋緊隨而上—啟用明星代言,成龍、柯受良、趙本山、愛華、賈靜雯,從1995到2000年前後小霸王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請了多位明星為旗下的產品代言。或許吸引消費者入場的是這些明星,但最終能留住消費者的只能是產品,很遺憾,小霸王后期的產品陣容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本身沒有技術力積累只能做一些功能相對簡單的電子產品,注定無法在市場中活下去。

  最為致命的是,2000年6月,一紙《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遊戲機禁令),直接禁止生產銷售遊戲設備,小霸王的產品線相當於被連根拔起,遊戲機被禁,新的產品泯然眾人沒有核心競爭力,小霸王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

  大概從2005年開始,即使將旗下團隊拆分成了教育電子、生活小家電、數位產品等多個子公司,小霸王還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幾欲自我救贖而不得

  小霸王掙扎過嗎?有,看著還挺賣力的,2012年自主研發的“小霸王”智能手機和2014年攜手阿里雲共同研發體感遊戲機新品G20,可最終項目還是沉寂下來。遊戲機禁令已經於2014年捷徑,那麽中國人自己的硬體廠商小霸王會不會回歸?

  2016年小霸王領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成立,2018年CJ展會上,小霸王Z+遊戲電腦登場,AMD專門為其定製的ZEN架構的APU,8G記憶體,128GB的SSD+1TB的HDD,VEGA架構的核顯號稱比1050強30%的性能;首發還有《雙截龍》《ONRUSH》等作品護航,相比於盜版FC時代,小霸王Z+總算是交上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答卷。

  在團隊CEO吳松(前斧子科技聯合創始人)的介紹中,也非常煽情的提到了:中國人需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遊戲主機。以現在的結果來看,預定於2018年上市卻遲遲不和玩家見面的小霸王Z+遊戲電腦應該是再難有翻身的余地了,即使能在2020年左右上市,面對小霸王Z+的肯定是更為慘烈的索尼微軟下一世代的硬體戰。

  小霸王Z+為什麽會失敗?是中國玩家文化被衝擊到讓我們認為不需要一台自己生產的遊戲主機嗎?我想其中的原因太多了。

  先來做個對比吧,上一個成功在遊戲主機硬體市場成功立足的是2000年進入市場的微軟,他們帶著XBOX,用了5年時間和40億美元,終於達到和索尼任天堂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小霸王Z+呢?6億人民幣的啟動預算簡直不要太窮酸。

  而從一開始,小霸王的團隊就沒有徹底搞懂遊戲主機和遊戲電腦的區別,遊戲電腦相比於遊戲主機可好做多了,只有4個字—死磕硬體,如何用盡量少的預算給用戶打造盡量強的硬體,更好的遊戲體驗就是一個遊戲硬體商該考慮的唯一解。可一旦涉及到主機行業,就複雜太多了,套用現在御三家的成功經驗,也是4個字—搞生態圈。

  對於一款遊戲主機來說,硬體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可其生態圈一定是玩家是否考慮入手的最重要因素,生態圈包括但不限於主機旗下的軟體陣容、玩家互動和社區的運營。小霸王Z+的首發陣容相比老御三家動輒大作轟炸實在是太不經打了,《ONRUSH》在國內玩家群體的知名度實在是太低了,而中國特供版的《雙截龍—傳奇之戰》也透露著一股氣息,開發商早就破產版權都被Arc System Works收購的“雙截龍”除了消費中國玩家群體的情懷還能幹什麽?發布會上大談的遊戲社區構建,直到上海分公司倒閉了也沒能讓人看到一個屁。

  對比現在主機2000-3000的售價,小霸王Z+敢買4998也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你會為了情懷買單嗎?還要5000塊哦,性能也只有2年前的中檔水準哦。

  我只能略帶痛心的說:小霸王Z+不失敗才怪了。

  雖然CEO吳松曾說“中國人需要自己的遊戲主機”“中國這個市場需要一個敢吃螃蟹的開拓者”,雖然我這麽說有些結果論的嫌疑,成功了你說這些話就是豪言壯志,沒成功這不過騙投資方注資的說辭而已。斧子主機的失敗雖然讓你認識到了遊戲生態圈構建的重要性,可非常遺憾的是你在小霸王Z+中並沒有做到讓人滿意的程度。

  小霸王Z+在我眼中應該是小霸王對上世紀90年代盜版泛濫,罔視知識產權的一次自我救贖,可他來的實在是太遲了,遲到讓許多玩家都以為這不過是一次有預謀的消費情懷;卻也來的過早了,作為歐美日式ACG文化的“被輸出方”,我們無疑是需要一台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遊戲主機的,但我想絕不是在遊戲機禁令才解禁5年,雖然獨立遊戲圈開始萌芽但3A沒一個能拉出去打的現在,我們需要積累沉澱的實在太多了。

  至少在玩家、廠商和市場都做好準備前,我並不覺得小霸王Z+之流的行為是一次“勇敢的嘗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