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閆愛華:離開體制後的第一戰

傳媒內參導讀:閆愛華已經從公眾視野消失整整兩年了。自從2016年7月他辭去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衛星電視頻道總監的職務後,人們漸漸忘記了這位曾經的電視圈風雲人物。今年夏天,由於《獵毒人》的火爆,沉寂許久的緝毒刑偵劇又回歸大眾視野。同時歸來的,還有它的出品人兼發行人閆愛華。

來源:交匯點騰訊《一線》

文/胡夢瑩

今年夏天,由於《獵毒人》的火爆,沉寂許久的緝毒刑偵劇又回歸大眾視野。同時歸來的,還有它的出品人兼發行人閆愛華。

閆愛華已經從公眾視野消失整整兩年了。自從2016年7月他辭去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衛星電視頻道總監的職務後,人們漸漸忘記了這位曾經的電視圈風雲人物。

當電視行業遭遇體制約束、網站競爭等多重困境,廣電系統中高層陸續出走,閆愛華也終於離開體制,先是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後又出任當代明誠——一家文體上市公司的總經理。

那年閆愛華的出走,曾是轟動業界的大事,這一次的回歸,一樣擲地有聲。他聯合業內同仁推出的現實主義題材劇《獵毒人》另辟蹊徑,沒按照傳統類型劇的既成法則出牌,而是雙線並行——一邊是呂雲鵬和趙毅組成的“復仇者聯盟”,另一邊則是刑偵劇裡“常駐”的警察。菜鳥為了復仇成為臥底的劇情設定,在國產劇同類題材中也屬第一次。

另起爐灶後的第一次重拳出擊,不成功便成仁——1.8億元的投資,按照警察劇的規格可以說是“超級巨製”。在國內嚴格的審查制度下,拍這樣的類型劇更似是在鋌而走險。

閆愛華卻不是賭徒心態,當初選定這個項目做突破口,他早已反覆比較和篩選過,並有充分的把握,“一是三觀正、二是有創新和突破、三是故事要好看。大家都覺得涉警題材過審困難,但這方面嵇團(原南京軍區文工團副團長嵇道青)和我都是宣傳文化戰線的老兵,知道底線和紅線在哪。”

閆愛華(左)

眼下的成功也更堅定了他在製作上的追求——不投機取巧、專注打造精品劇。接下去,他還有一系列精品劇的打造計劃,包括在《紅高粱》後翻拍另一部莫言的經典作品。年逾半百的他壯心不已。

看到劇本大綱就特別振奮

對轉型處女作思慮周全

問:你本來是山東廣播電視台副台長、山東衛視總監,兩年前為什麽突然脫離體制?

閆愛華:我在體制內工作20多年,大多數時間在頻道一線工作,隨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感覺自己身體狀況越來越難以支撐,就想離開一段時間。辭職後去哪兒呢?當時有三個可能,一是去大學教書、二是自主創業、三是去一家影視公司或平台,當時考慮是三選一。我現在是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兼職研究生導師,同時在上市公司任總裁,但還負責影視板塊的一個創業平台,現在看來是三合一了。

問:《獵毒人》是加入當代明誠後第一個大動作,是什麽原因挑中這個項目,並與另一個上市公司捷成股份共同推進?

閆愛華:之前我們曾與捷成星紀元老總馮建見面談合作,他和警察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醞釀過一個“普通人以復仇心態潛入金三角的故事”。我們聊起來,發現大家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也正好想做類似項目。

然後警察部金盾中心就派編劇赴雲南前線采風近三月,收集了大量緝毒前線真人真事,開始寫劇本。這個故事如果用心看,牽涉到緝毒專業的東西都相當老道。總編劇之前就在警察系統工作過7年,加上采風3個月,所以內容把握起來也算得心應手。

問:就緝毒題材來看,1.8億投資是非常大的手筆,為什麽願意不惜重金去打磨?

閆愛華:和動輒5、6億投資的大古裝相比,1.8億不算多,但在同類題材中,它是最大的。我們敢投入,是因為對這個項目有信心。首先對劇本就特別有信心,編劇陳亞洲他們從雲南采風回來,劇本大綱拿出來一看就令人特別振奮。

在我們公司開投資決策會時,一位副總讀完劇本大綱就哭了,就是讀到魏海(張丹峰飾)犧牲那段。她說,確實非常感人,軍警題材容易表面化、人物臉譜化,但這戲不一樣,它寫的就是普通人,身處緝毒環境的普通人,他的成長和復仇過程非常感人。

至於製作,當仁不讓是嵇道青團隊,我認為他們是國內軍旅戲第一團隊。在嵇道青統籌協調下,於和偉、張丹峰、侯夢莎、徐洪浩、傅程鵬、王勁松、劉小峰、劉威葳等演員都加入進來,他在拍完《軍師聯盟》後,“曹操”讓他上了一個新台階。他過去也拍過警察戲,但一看這個劇本就非常喜歡,不僅出任主演,還願擔任藝術總監,把他的好朋友吳秀波、徐崢拉來特別出演。我們整個團隊都很有創作激情。開機一個月後,嵇道青就說,覺得這戲成了,沒問題。

問:“成”是什麽概念?

閆愛華:我們當時就認為,在同類題材中,它一定是頂尖的——成色最好、製作最精良,帶給人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對它的市場前景也開始有信心了。

問:《獵毒人》是你轉型後的一次重拳出擊,投資高、你個人的期待值也相當大,有沒有過擔憂?

閆愛華:離開體制以後,對於第一部作品做什麽有過很多考慮。我也想過:一是要三觀正、要符合政策尺度,禁毒是人民戰爭,毫無疑問是主旋律;二是要有創新和突破,呂雲鵬這個人物是過去影視作品中沒出現過的;三是故事要好看。

三方面綜合考慮下來,在我們原來孵化的作品中,這個作品相對說來說最合適。大家都覺得警察題材過審困難,但這方面不謙虛地說我們是“老司機”,知道紅線和分寸所在,總體看成功系數還是比較高的。

藝術總監於和偉對鬍子計較分明

徐崢外形上有狠辣勁

問:演員班底上聚集了一批實力派,1.8億的投資更多花在演員費還是製作費上?

閆愛華:說實話,《獵毒人》的藝人片酬和整體制作費相比不高,徐崢和吳秀波都是友情客串,他們絕不是為掙錢而來。於和偉本人在這方面也很大氣,所以我們的製作費相對充裕,從而保證了製作水準。

問:是怎麽定下於和偉演化學工程師呂雲鵬這一角色?

當時也有幾個人選,但大家都覺得於和偉最合適。他本人看了劇本之後,就覺得“這就是我了”,還說,“我要把它拿下來,和曹操相比不跌份、不掉分。”他很有創作激情去拿下這個角色。充滿創作衝動和激情去做一件事和乾行活,結果出來天差地別,這一點圈裡人都知道。

問:他第一次當藝術總監,僅從這一身份考量,完成度如何?

閆愛華:我認為完成度非常高。比如他到金三角之前在明山那段戲一直留鬍子,當時於和偉粘一次鬍子就需要一兩個小時,對於這邊多一根、那邊少一根,位置上都很在意。於和偉拍這戲極為投入,最多時連續乾活36個小時。一般來說,大牌演員和劇組都簽協定的,比如一天工作10小時,但和偉對這個項目可以說竭盡心力,作為藝術總監,他希望用這個作品給自己作一個定位,投入程度無可置疑。

問:於和偉、徐崢、吳秀波、王勁松、侯勇等實力派演員的班底,讓人聯想到之前的爆款劇《人民的名義》的打法,是否認為啟用戲骨更能保證劇集具備爆款的品質?

閆愛華:首先這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題材,而不是偽現實、懸浮現實。駕馭現實主義題材,毫無疑問老戲骨更有優勢,畢竟他的人生閱歷在那裡,他的演技在那裡。真正的現實主義題材劇中的人物,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碰到或耳熟能詳的,這非常考驗演員演技,所有觀眾都有資格評判像或不像。在這種情況下,演技在線的演員就特別有優勢。

問:讓徐崢扮演大毒梟是一個非常顛覆的嘗試,據說這還是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

閆愛華:外型上他挺像的, 偶爾會流露出那種狠辣的感覺。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事,徐崢一去到片場,畢竟是國內超一線的演員,很多人想找他合影,他一開始非常嚴肅的拒絕,說“不合影”。包括拍攝過程中,我們宣傳團隊找他拍個劇照,他也是十幾分鐘就回來了。問他怎麽這麽快?他說,“我是專業演員嘛,當然快。”但是戲份一殺青,他忽然說,“有人不是要和我合影嗎?來啊!”他認為工作前合影會干擾工作氣氛,等到拍完了,他就會很照顧大家的願望。

我們都是軍警題材的“老司機”

賣片、過審都很順利

問:在常州拍攝期間一次性撞壞18部車,當時是怎樣的情況?

閆愛華:實際上是在拍攝毒梟追逐呂雲鵬那段戲時,專門邀請了英國和香港團隊來的,因為車飛到空中翻轉過來時,演員是在車裡的,這需要特別的安全措施,這一點上國內特技團隊的技巧還達不到國際水準。看到不少觀眾評價說是電影級特效,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

問:除了撞車戲,還有哪些是為達效果不遺余力的?

閆愛華:這部戲的拍攝地除了中國,還有泰國、老撾和緬甸。因為緬甸的政府武裝與金三角的反政府武裝還時有衝突,我們去的時候經常有背著槍的人擦肩而過,晚上睡覺也經常聽到槍聲,拍攝過程中還有幾台設備晚上被拿走了,很危險。

當時也說,幾個主要演員不用去了,但於和偉堅持要去,他和幾個老演員都去了,按照於和偉當時的說法:一定要去、在國外怎麽拍都對。金三角的戲都是他自己在那兒拍的,劇情非常緊湊,看到一些網友說, 20集以後是一口氣追看下去的,甚至一天最多看了15集。

問:你們堅持反套路操作,包括不拍成純粹的涉案劇、禁毒劇,專注講人物命運,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閆愛華:一部成功的作品一定是能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如果人物不成功,只是情節激烈,那就淪為“爆米花”了,那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這是我和幾位同事從台裡出來創業的第一部戲,肯定特別重視。戲能否立得住,首先就看主要人物能不能立得住。

這個人物一定得是以前同類題材中沒有出現過的。所以在第一階段,我們選出一個極致環境中的極致人物,人物立住了,再根據人物的命運走向設定各種情節、衝突,再符合生活邏輯、性格邏輯及藝術邏輯,這樣觀眾就越看越投入,邏輯線也會越來越順。

問:怎麽保證這部劇的主人公是“過去同類題材中沒有出現過的主人公”?

閆愛華:我過去在台裡看過上千部電視劇,嵇團原來也是專門做這種軍警題材的,對過往的作品都非常熟悉,前期劇本創作階段,我們就做了很多分析和研究,甚至做了很多反推。可以說現在出現的追劇熱,我們早有預感。

問:緝毒題材相對比較敏感,在賣片、過審階段是否有過坎坷?

閆愛華:這戲是今年2月8日殺青的,拍攝時期就做了兩版片花。後期是在南京做的,陸陸續續邀請到幾個一線衛視、影片網站的購片人去看,他們都是大行家,好的作品,誠意作品一眼就能看出來,所以說發行很順利。

問:據說警察系統審片往往會大量刪減,《獵毒人》刪改的地方多嗎?

閆愛華:這是我想對警察部表示敬意的地方。一開始我們也擔心有些地方敏感,就拍了兩個版本,一種是理想狀態的, 另一種是比較溫和的。警察部宣傳局的專家非常大氣開明,我們原來拍攝的第一套版本都通過了,警察部禁毒局也做了審看,他們也很支持,隻提了一些需要修改的專業術語,廣電總局審查也非常順利。警察部審片專家說,這是“20多年來我們看過最感人、最好的一部戲”,他們的敬業評價讓我們也非常感動。

對“叔圈出道”早有預見

如拍續集會做到更好

問:現在很多網友會調侃說“叔圈出道”,甚至自發創作趣味安利圖文,是否預料到這一現象?

閆愛華:有預料到,因為這就是一部男人戲,裡面的各種角色在生活中都有遇到過。而且又都是老戲骨,他們扮演角色的時候毫無疑問能達到很高的完成度,只要完成度高就能征服觀眾。

問:另外也有一些爭議,比如有部分觀眾認為前期劇情慢熱,在15集之後才開始節奏緊湊,對於這一觀點你怎麽看?

閆愛華:前面說過,我們都是這一行的老人兒了,何嘗不懂涉案劇一上來槍戰凶殺,就可以把節奏提起來。但我們覺得這樣會落入俗套,會有點LOW,我們想的是逐步鋪開人物關係、鋪墊人物情感,這樣後面的故事才有邏輯,人物行動才可信。

如果不做這個鋪墊,呂雲鵬憑什麽扔下自己的產業、賣掉所有的專利,不要命地去復仇?這就變成無源之水了。所以要把兄弟情、他和嫂子、侄子侄女之間的感情鋪墊到位,這樣他才有足夠的動力去支撐。其實看好萊塢大片,也不是前30分鐘就節奏很快的,都是在鋪墊人物關係。

問:還有一些情節的合理性被網友質疑,像是一個化學博士拿著把螺絲刀就敢和人硬碰;明明屍體成了白骨,錢包中的照片卻是嶄新的。

閆愛華:肯定會有遺憾之處。比如你說的拿著刀找毒販,想象一下,在現實生活中雲南緝毒前線,一個人去復仇不會拿著刀,很大可能是拿著一把槍,但這樣審查上可能就無法通過了,還有呂雲鵬始終沒有為楚門製出“藍冰”,和楚瑩的關係也沒有邁出最後一步,在國外不會這樣拍的,但在我們這裡主要角色有不能碰的底線。至於人死了三個月是什麽樣子,製作團隊專門谘詢過法醫,確實會變成骷髏,照片只要不進水也沒問題。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問:現在有計劃籌備續集嗎?

閆愛華:目前社會上呼聲很高,找我們的業內人士也很多。但我們還是要醞釀、沉澱一段時間,消化一下市場和觀眾的反應,內部也開幾個討論會,對這個項目的成敗得失做一下複盤,再去考慮要不要做第二部的問題。

資本在逐漸撤離

影視市場進入到寒冬期

問:最近一段時期,影視娛樂行業開始逐漸回歸到理性的邊界內,身處其中有哪些明顯的感知?

閆愛華:準確地說,影視行業的浮躁是兩、三年前的事,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寒冬期,這兩年影視熱在逐漸地降溫。資本在撤離,即使一個好的項目融資也比較難,滿地是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播出後回款也很難,現在影視行業進入了資本寒冬期了。

問:接下來還會孵化什麽項目?

閆愛華:目前的考慮是,挖掘並發揮經典名著對於人的啟迪和力量。毛羽司長也說過,中國的電視劇要想真正流傳下去,沒有這些當代文學的滋養怎麽行?三個月寫一個劇本,或者找個IP改一改,那都是快餐。老百姓門兒清,一點虛的也不行。《白鹿原》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肯定,也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

我們去年就開始籌備路遙先生的中篇小說《人生》,準備以路遙先生的故事和人物為基礎,創作出一部優秀的反映普通人的奮鬥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獻禮劇。另外,在《紅高粱》合作成功後,莫言老師對我們也非常信任,準備把他的另一作品交給我們拍,我們已經在莫言老家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展開立項工作,山東省委宣傳部長官也非常支持,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籌備。

問:未來還會堅持走精品劇作的路線嗎?

閆愛華:當然,我們要對得起這些作家和他們的讀者。毫無疑問,我們會拿出最大的精力,找最合適的編劇、最好的導演和演員來完成它,否則我對自己都交代不過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