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療技術】姑娘晚上突發腦中風,我院這個中心架起生命救治綠色通道

「多虧了你們的及時救治,不僅救了我的命,還讓我恢復了肢體正常活動功能,真是太感謝了!」

23日上午,患者李某向前來查房的神經內科醫生楊峰連連感謝。從突然腦中風引發左側肢體癱瘓,到經手術取栓恢復如初,患者李某經歷了驚險的生死遭遇。

6月21日晚12點多,我院急診中心響起一陣急促的呼喊聲,「快救命啊」。循聲望去,一位年輕姑娘被家人抬進來:當時她言語含糊,且左側肢體偏癱,情緒煩躁不安。

家人告訴醫生,患者是外地人,今年29歲,晚上9點多開始說話不清楚,隨後左側肢體逐漸活動不便,最後竟完全癱瘓。持續發病近3小時未見好轉後,家人嚇得撥打120並將她送到我院。

時間就是生命

從發病到治療的6小時「時間窗」對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至關重要。入院後,值班醫務人員立即啟動卒中中心患者救治綠色通道。經過檢查,確診其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即社會上所說的腦中風或腦梗。

(患者被堵住的腦動脈)

隨即,李某被直接推入介入手術室,由神經內科、介入科和手術室等科室聯合實施手術。經過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對患者進行腦栓塞動脈內取栓。

(圖為從患者腦部取出的血栓)

凌晨1點左右,我院多科室密切協作實施急性腦栓塞動脈內取栓術。介入科主任印利民、神經內科醫生楊峰組成的醫療團隊在患者手腕切開一個2毫米的小口,將一種新型的取栓裝置送入血管,到達發病部位,直接去除大腦血管中阻塞血管的血栓。經過兩個小時的手術,先後兩次從其腦動脈取出大量白色和紅色血栓,成功恢復了患者腦部的血流灌注,減少了腦組織損傷,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圖為取栓後恢復血供的腦動脈)

目前,李某左側肢體已恢復正常,再過兩天即可出院。

據介紹,腦卒中急性期的救治措施對患者的預後極為重要,甚至是決定性因素。每延遲一分鐘救治,將會有200萬個神經元凋亡,時間越久,神經功能不可逆的損傷越嚴重,致死致殘率及產生的相關醫療費用就越高。一旦發生腦卒中,越早送院治療越好。3小時內送院,可通過靜脈溶栓或動脈取栓方式治療;6小時以內,可通過動脈取栓方式治療。

正是基於這種現狀,我院卒中中心通過120院前急救系統,把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站、個人診所、村衛生室等都納入到卒中中心救治平台中來,組成區域性的卒中疾病救治網路,儘可能地讓每一位卒中患者都能得到及時規範有效的救治。

專家提醒

腦卒中強調「早防、早診、早治」。然而,一些老人在出現中風徵兆時,往往誤以為只是風寒或感冒,未引起重視,因此錯過6小時最佳黃金時間窗。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酗酒、缺乏運動及家族病史等都是腦卒中的幕後「推手」。在這些因素之中,高血壓是腦卒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情緒激動、過度勞累、過度用力、氣候變化、不良嗜好(吸煙、酗酒、食鹽過多)等為誘發因素。

小貼士

預防腦卒中,首要是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調控好血壓。同時,常規體檢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期檢測了解自己的血糖、血脂指標,有助預防腦卒中,保護腦部健康。吸煙酗酒可使卒中的危險增加1倍以上,戒煙五年後患卒中的危險性可降低至與不吸煙者一樣,酗酒不僅增加腦卒中的風險,也容易帶來其他健康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還應管住嘴、邁開腿,養成每日適度運動的習慣,散步、慢跑、騎車、游泳或其他活動均有助腦部健康,減少患卒中的危險性。

作 者:黨 辦 張 倫

編 輯:蔡 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