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磡途墨藝,文化之旅

整體介紹

家朋鄉位於皖浙兩省,寧國績溪臨安三縣市交界處。2016年,家朋鄉成為全國首個「攝影小鎮",而梅乾嶺成為省內外著名的攝影基地,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歡迎您來觀光攝影!

家朋縣攝影小鎮

JIA PENG XIAN SHE YING XIAO ZHEN

家朋鄉地處安徽省績溪縣東北隅,距縣城42公里,介於兩省(皖浙)三縣市(績溪縣、寧國市、臨安市)交匯處,鄉名是為了紀念英雄許家朋而改名為家朋鄉。

家朋村

家朋村是家朋鄉政府駐地。家朋村原名磡頭村,建於明洪武2年,距今604年。當時取名為「澗洲」,後改為「雲川」、「磡頭」。

家朋村村山環水抱,村內古建築90%明清民國時期所建,歷史上雖經歷了幾次特大洪災的洗禮,但古貌依舊。發源於村南崇山峻嶺的雲川溪穿磡頭村而過,曲曲彎彎,終年流水不斷。

街道隨溪流落差而設台階,房屋沿街隨形就勢而建,村落依山傍水而成,白牆黑瓦鱗次櫛比,高大的馬頭牆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古村區顯得線條流暢,空間舒展,整體和諧,建築風格統一。

幸福村

幸福村境內山雲嶺自然風光優美,旅遊業蓬勃發展。

2006年,黃山攝影家協會嚴寬厚先生在此拍攝的作品《皖南人家》獲聯合國人居環境攝影金獎,從此梅圩田畈梯田的油菜花一舉成名,吸引著眾多旅遊者。2013年幸福村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田園鄉村"稱號。

富強村

富強村內有清澈見底的戈溪河穿過,清澈的戈溪河印記了富強村的百年歷史

走近富強村,猶如來到了畫裡鄉村,這裡有重巒疊嶂的鶯嘴岩,這裡有清澈見底的戈溪河,這裡「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桃花源裡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富強村境內有黃連坑、上松煙塘、九龍戲珠、土地堂、佛蓮寺、仙人疊石、石門與蛇妖、石門獅山、坑上水口、橫山垛水口等景區景點,宜於探幽、休閑、養生、登山

尚村

尚村的主導產業為山核桃種植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為人文旅遊

從2015年至2016年,尚村立足本身特有的文化底蘊和自然風光,以打造全國攝影旅遊目的地為核心,以爭創國家3A級景區為目標,重點圍繞花海遊、山水人文遊、民宿產業、健康養生、攝影寫生基地等為一體的全域旅遊積極開展基礎性開發,全村先後開辦了11家 「農家樂」,民宿經濟正起步發展。

歷史文化

自開基600年來,村中勛賢碩儒輩出,民俗淳樸,文風興盛。民國宋履豐縣令在《澗洲村記》中寫道;「有明一代,梁安稱文物之盛者,推許氏村為最也,地靈人之傑征也。

磡頭村,古名「澗洲」、「雲川」,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後來宗支繁衍,村域拓展,沿雲川溪兩岸依山築舍,就勢建房,石階奇多,所以村名俗稱「磡頭」。

為紀念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朝鮮人民共和國一級戰鬥英雄許家朋烈士,「磡頭鄉」改為「家朋鄉」「磡頭村」改為「家朋村」

村名、校名均以英雄烈士名號命名。村南社屋山的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是全省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部門、省少先隊教育基地、全縣中小學教德育教育基地。

文物古跡

家朋村被譽為「中國古民居、古村落的主體教材」、「徽州古村落的明珠」,是安徽省人民政府1989年批準的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

2007年被授予「安徽省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

2009年省政府評定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被古建權威專家譽為「徽州古村落的一顆明珠」。

家朋村是皖南地區一個典型山村,村內現存古民居分布於水街兩岸,較好的保持了明清原始風貌。許氏宗祠、聽泉樓、節婦坊、節孝坊等遺跡體現了磡頭村明清時期曾經的輝煌繁榮,村內眾多的古巷石階石橋蘊含了磡頭獨特的徽州山村韻味。

古建築價值可概括為:類型多樣、分布集中、數量眾多,技藝高超,古樸典雅,博大精深、世之瑰寶。

比較皖南其它的古村落,家朋村不僅具有豐富珍奇、歷史價值較高的建築文物,還有產生這些珍貴建築文物的真實的自然與村落總體格局。

許氏宗祠

洪武二年(1369年)許泰來字必明,號澗溪,見此地「雲山拱秀、山水瀠洄」,築蓋定居,名澗洲,蕃衍創建許氏宗祠,規模尚循簡略。

雕樑畫棟,形式雄偉,氣勢恢宏。

是整個徽州古老的明代宗祠上品,輝煌數百年。

節婦坊

該牌坊座居位置奇特,既非跨道或家居前豎立,而是立於許氏宗祠的正大門前,這種宗祠與貞節牌坊的布局,在我國徽州宗法社會中是背道的,也是極為罕見的牌坊。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許金祖母章氏的榮譽是值得今人的研究與思考的。

聽泉樓

嘉靖卅五年(1556年)建造,俗稱水閣樓,該樓面西水街的2層,四角南北向飛簷出挑並懸掛四角風鈴,村人聞鈴聲而知氣象變化細觀某響鈴能曉晴雨風雪,實是山村農夫的作息報警之鐘物

在徽州明清村落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

有傳說明朝兵部尚書胡宗憲曾為其作記。

節孝坊

位於磡頭水街邊,座西朝東,乾隆戊辰年(1748年)建距今有262年

總督江南、江西等處部院尹繼善。巡撫安徽等處都察院潘思渠。提督安慶等處學政觀保。署徽州府知府王文樸。績溪縣知縣蕭昌。儒學教諭周天成。典史范忠。命題「節孝坊」男許光辰建立。

古橋&古巷

風俗特色

磡頭老鼓

磡頭老鼓,起源於太子會節慶活動。

磡頭老鼓就是太子會中的重頭戲。磡頭村每百戶出一隻老鼓隊伍,在廟會舉辦時進行比賽,比賽鼓敲的好,鼓製作的精美。獲勝的隊伍會獲得彩頭,來年將會一帆風順,事事如意。

颺燈

颺燈是績溪地區逢雪天民間活動亮點之一,颺燈製作技藝手手相傳,近代以來傳承譜系:許日金(1856—1913)民間颺燈大師、許灶全(1907—1968)、許傳成(1938—今)在傳統颺燈基礎上攜帶煙火,增加了颺燈的觀賞性。

2014年家朋颺燈被評選為宣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家朋村村民許傳成。

皮影戲

煙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