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傳統出版社做不好知識付費?

2016年那會兒知識付費熱浪高漲,有好幾個我熟悉的編輯轉行做了知識付費。這兩年下來,這些人也幾乎佔據了幾個大型知識供應平台的中堅位置,得到、知乎、簡書、喜馬拉雅等等。

在我所了解的範圍內,知識付費做得最好的策劃人,幾乎都是傳統出版行業出身的。而在我所知的範圍內,當各大互聯網平台想要打造知識付費產品招募團隊時,傳統出版行業的經驗也是相當加分的一項。

所以我今天的文章只想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麽同樣的編輯,在出版社的環境裡做不出知識付費產品,可是在互聯網平台上就都變成知識付費小能手了呢?

我的結論也放在前面:

不是編輯無法轉變思維,不想或沒有能力做知識付費,而是出版社的政策和制度不支持編輯投入精力做知識付費。

因為出版社從來沒有承認知識付費是一種獨立的產品形態,它從來就不是編輯們工作之餘隨手做出來的圖書副產品。它需要像一本圖書的出產過程一樣依靠資深懂行的主編主持大局,需要強有力的策劃來把握內容,需要配套技術和設備來製作。

做完了當然還需要開拓產品的銷售管道和不斷地投入行銷。知識付費和任何一種圖書品牌的生產一樣需要全流程的配合、持續的資金和人才支持。甚至做好賠本幾年的準備,才有可能成點兒氣候,一如當年的微信公眾號。

而我所了解的絕大多數嚷嚷著要做知識付費的出版社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除了沒有設定相應的部門和對應崗位,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出版社不配套的編輯考核制度。

熟悉出版行業的人都知道,在絕大多數出版社裡,對編輯的考核是通過碼洋來完成的。

碼洋是什麽?

是一本紙質書的定價乘以冊數。具體根據不同的情況,還可以分為發貨碼洋、首發貨碼洋、退貨碼洋、首印碼洋、發減退等等。(有個別制度先進的出版社會考核毛利,已經非常開明)

那麽知識付費的計算部門是什麽呢?

是流水。

就是單件產品的定價乘以它的銷量(注意是實銷量)。

(也有一些知識付費產品為了階段性目標需要,可能會考核點擊量、利潤等其他指標,但總的來說是以訂單流水為準的)

那麽矛盾的地方就來了。

編輯在一個考核碼洋的體系裡工作,為什麽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義務勞動生產流水呢?

我還在出版社的時候就有過類似的情況,長官鼓勵大家轉變思維做文創、做知識付費,要立體、多維度地經營書籍產品,聊完了我問,那這些其他形態的產品要是賣了錢能算到我的業績裡面嗎?

不能。

其中一個很有道理的理由是:

咱們公司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考核機制,雖然那個不能算錢,但這樣也能促進圖書的銷量呀。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知識產品是書籍的另一種形態,當然也是對書的宣傳,說到底還是對你的碼洋任務完成有幫助的。所以還拿碼洋考核你一點都不冤。

就像我前面說的,抱著這種心態的人要麽明顯低估了知識產品,要麽明顯高估了編輯的精力。

當你想指望一個知識付費產品給書籍帶來流量的時候,這個知識產品必然有著相當的曝光、銷量和口碑,不然就是純純地浪費你我的感情。

而這都是基於你能打造出一套品質過硬的知識產品。相信不需要我論證,大家都會讚同,無論內容如何,單件產品是幾乎無法達到曝光和銷量目的的,更別說口碑了。想要達到一定的傳播度,至少是一個一套十集,且有持續產出苗頭的產品。(其實這個量也是遠遠不夠的)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編輯為了製作一套還算可以的知識付費產品,需要做些什麽?

我們假設現在要做一個 10 本一套的經典科普書推薦音頻,按照單個產品時長 15 分鐘來計算,需要準備共計 150 分鐘的內容。

用一般語速閱讀的話,15 分鐘的音頻,大概需要準備 4000 字左右的稿件,10 份就是 4 萬字。

一個編輯,如果決定開始製作這套講書音頻,需要策劃這 10 個音頻分別要講什麽,每個單個產品之間的關聯性是什麽,要去想我要找誰來寫稿、誰來錄音,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來寫這 10 篇稿;因為音頻內容和電子文本、紙質文本的屬性都不一樣,而為了確保銷量我們也不能隨便複製,需要用全新的邏輯去策劃音頻稿件的結構,我們要考慮如何在開頭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吸引人,也要考慮中間怎麽提煉要點大家才能堅持聽下去,還要考慮結尾到底要總結出一個什麽樣的觀點,大家才會覺得你為我提供了一個新東西而不是炒冷飯。

現在我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做好了音頻的策劃方案,包括制定好整個方案的推進計劃、選好書、定好作者、做好給作者的寫作指南、找好錄音的和做後期的人等等 ……(真正做過的人都知道這對新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後假設我們選擇了完成速度最快,最容易把控品質的方式操作稿件,找 10 個人分頭寫,最後再找一個專業聲優來統一錄音。

(雖然請不起抖森來錄音,但可以幻想)

幸運的是,你身邊剛好有 10 個很會寫也很閑的人,你隻用了 3 天時間就找到了他們,並且完成了前期內容的溝通和交流,而且他們都特別仗義,願意拒絕其他平台每篇五千、一萬、兩萬、三萬的稿費免費或低價為你寫作(是的,這就是目前各知識付費產品的稿費標準,我想你的長官在沒有明確想到考核制度的情況下也是不會給你這筆預算的吧)。

然後我們假設這 10 個人都剛好讀過這些書,全都沒有拖稿,都在一周之內完成了稿件(儘管常年混在文字工作第一線的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收稿後,我們假設修改一篇稿件的時間是半小時,10 篇稿件的審讀時間就是 5 個小時。沒問題,什麽都不用做的你,隻用一天就可以完成這 10 篇稿件 4 萬字的審讀和修改。

之後你會把書稿發給已經聯繫好的聲優去錄製,不用說,你身邊一定有一個剛好聲音很棒,又會剪輯音頻的好朋友,而且為了你可以不要每一集至少 3000 元的錄製費。我們假設每一集音頻連錄製帶剪輯完成的時間是2小時,10 集一共用了兩天 20 個小時完成。

到目前為止,10 份音頻已經正式完成,你一共隻用了差不多 20 天。這 20 天,你既沒有看手中的稿子,也不用給新書找譯者,不用報選題,不用評估版權發來的成山的外版書清單,不用準備行銷材料,不用和發行開會,不用去管道講書,不用見作者和合作方,當然,也不用和設計師扯皮改封面。

音頻是做好了,但是沒地方發沒人推廣也沒有用,可是,想必出版社傳統的發行也不可能去談知識付費產品的發行管道吧,所以這份工作當然是編輯來做;至於推廣呢?聯繫各大平台要位置,聯繫新媒體談分銷寫文章推廣這種事怕是也只能交給編輯的吧。當然沒問題的啦,我們可是無所不能的編輯呀。

以上,儘管幸運得有點扯,這就是一份知識付費產品的大概製作流程了,如長官們預料的那樣,的確比一本書的流程短很多。但是,有哪一位編輯敢說這件產品一定能大賣嗎?

就像要樹立一個品牌,需要上千個圖書品種的堆積和持續的爆款圖書的生產一樣,知識付費想要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除了先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同時也要隔三差五地生產出相當人氣的爆款。

而每一個編輯都很清楚,一本暢銷書的背後不知道埋藏了多少死掉的選題,那麽對於出版社來說,你們能在不知道知識產品盈利情況如何的情況下,接受編輯多少次的失敗呢?而編輯,那邊兒該考核的碼洋任務還屁也沒做,他還有多少個 20 天能在這兒吭哧吭哧地做知識付費產品呢?

就算編輯特別熱愛工作,就是願意白做,那編輯是不是一直要靠自己刷臉和超強的運氣,零成本地製作產品呢?如果不是,出版社願意在不清楚回報的情況下,因為編輯的策劃案就投入每一件產品至少 10 萬的成本嗎?

說不定就投了,那出版社這一次會考慮採用流水的方式來考核編輯嗎?

如果是,你們打算給這位身兼策劃、製作、發行、行銷於一身的產品經理型人才,支付多少薪水呢?

祝每一家出版社都有一個美好前程。

做書原創文章 轉載請聯繫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