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影40年·山水之城的幸福樣本

(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李濤 張賓 杜微波 汪萬軍 肖滿)長江之畔,東湖之濱,位於武漢中心城區的洪山區,有桂子山、喻家山、南望山、獅子山、九峰山等群山綿延,有南湖、湯遜湖、巡司河、青菱河等水網密布,是名副其實的山水人文大城。

極目楚天,風光這邊獨好。

行於此,高架飛虹,阡陌交通;居於此,鳥語花香,和諧鄰裡。碧水環山、寶塔矗立、飛鳥翱翔、卷軸飄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造就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包容厚重的人文氣息,成為現代都市的幸福樣本。

好山好水看不盡

花園城市在身邊

朝聞漁歌破曉,夕看雁鴨翱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巡司河畔這樣野趣橫生的畫面,深深地烙印在村民馬克成的腦海裡。

今年75歲的馬克成,曾是洪山街板橋村的村支書。據他回憶,改革開放前,巡司河周邊的村民以種植蔬菜和養魚為生,“農忙時節,每天清晨家家戶戶撐船,沿巡司河北上到武泰閘趕集,賺回一年的營收。”

當時,巡司河水質良好,清潔透明,肉眼可見魚蝦,村民在河邊打井,臨河而居,洗衣淘米都直接用河水。但隨著上遊工廠排汙和周邊居民生活垃圾的傾倒,巡司河水質開始惡化,並逐漸淤積堵塞,“從前那條美麗乾淨的小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臭水溝。”馬克成坦言,一到大雨天,巡司河排水不暢,汙水四溢,居民們紛紛“望河興歎”,熱切地期盼巡司河能早日得到治理。

武漢洪山區

2010年初,臭了數十年的巡司河開始“整容”,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的步驟有序推進。近幾年,巡司河綜合整治步伐不斷加快。洪山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洪山區大力開展“四水共治”,區級投資8億元,實施治水項目65個。2017年5月,全長2.6公里的南湖連通港第二出江通道通水,大大縮短了南湖片區排水入江的距離,也大大加快了排漬效率。同時連通港正在進行綠化建設,河道水域寬30米、深3米,兩邊種植了水杉、櫻花,並設定有綠道和觀景台。

“以前是漬水出行難,現在是沿河看風景。”板橋社區的居民曾四平笑著說,眼下居民們最期待的是巡司河公園的建設,去年他住進板橋社區還建房,推開窗就是巡司河,出門300米就是在建的巡司河公園,以後就像是住在公園裡。

長虹飛架迎軍

運車水馬龍面貌新

家住黃家湖附近的居民程女士,每天到南湖上班,以前開車需要從南湖大道繞行,一路擁堵每天要花幾個小時在路上,如今三環線上下黃家湖的匝道開通,她每天最快只花半個小時。

位於武昌白沙洲黃家湖東側的黃家湖大道,原先只是一條24米寬的簡易路線,向南通往江夏大橋新區,北端止於青菱河。程女士笑著說,好幾次手機導航都把她帶進了斷頭路和臭水溝邊上。而眼下正在施工的黃家湖大道,不但聯通三環線,還跨越青菱河,讓南湖片區直通黃家湖片區和江夏,隨著地鐵七號線、八號線的陸續開通,南湖“堵城”的帽子有望被徹底摘掉。程女士介紹,這些年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她見證著黃家湖片區交通狀況飛速地改善。

據了解,黃家湖大道更新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全長約9.5公里,根據規劃黃家湖大道不但會拓寬到40至60米、雙向8車道,還將跨越青菱河和三環線向北延伸,與新建的烽火路相連,形成一條新的南北貫通的城市主乾道。

按照軍運會配套項目的建設要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青菱河北路、青菱河南路、烽勝路等路線工程,確保2019年軍運會開幕前整體竣工投入使用。

位於武漢黃家湖區域的運動員村,明年軍運會期間將迎來近萬名國際運動員,屆時將打造成以運動員村為圓心,30分鐘內通達武漢三鎮所有比賽場館的半小時交通圈。

洪山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洪山區城建重點項目計劃完成投資56.55億元,開工建設路線12條,計劃建成公共停車泊位1900個。曾經深受交通擁堵、阻斷困擾的黃家湖、白沙洲、南湖片區,正變成武漢南三環交通樞紐。

和諧鄰裡互關照

扶貧救弱傳真情

如果說風景秀麗、交通便捷的外部環境,不斷提升著市民的幸福感,那社區和諧、鄰裡關愛的風尚,則代表新時代社區環境的軟實力。在洪山街成寶社區書記黃厚娟看來,幸福社區的目標就是讓每個居民都獲得舒適的居住體驗。

在成寶社區匯東小區,今年60多歲的楊爹爹清理了此前堆放在小區空地上的垃圾廢品,每天坐著輪椅挨家挨戶宣傳防火防盜的科普知識。“以前撿廢品補貼家用,廢品臨時堆在社區,搞得社區亂糟糟,鄰居們也對我沒有好臉色。”楊爹爹倒完苦水後說,還好社區為他設立了宣傳員的崗位,讓他有了一份體面的收入。

黃厚娟告訴記者,匯東小區是武漢市第一批廉租房,住戶以殘疾人、低保戶為主,楊爹爹雙腿截肢,又患有中風等疾病,撿廢品影響了社區環境,但是不撿廢品又不夠錢買藥治病,社區居委會了解到他的情況後,結合社區安全宣傳的工作,為他設立宣傳員的兼職工作,每月補貼800元錢,既緩解了他的個人困難,又避免了亂堆放垃圾對街坊鄰居的困擾。

作為洪山區與武昌區接壤的分散型社區,成寶社區環境複雜,2008年社區剛組建時,碰上周邊城中村改造,社區居民近一半是務工、求學和待還建的租戶,人口流動性大,加上社區周邊武梁路封斷,路上停滿了渣土車,周邊垃圾成堆。

黃厚娟介紹,成寶社區創新工作方法,由9個社區“兩委”委員各自帶領2名網格員專職負責一個小區,身先士卒,挨家挨戶走訪了解居民的困難,第一時間協調施工部門、相關建設部門,處理環境隱患;同時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通過每月為黨員過“政治生日”來激發大家的服務熱情。在社區,黨員們自發組建志願服務隊,把每月“支部主題黨日”定為“黨員奉獻日”,為居民提供法律谘詢、免費義診等服務。幾年下來社區周邊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洪山區有37所高校、60萬大學生,如何利用高校資源參與社區治理是該區一直探索的課題。近年來,大學生“牽手”小社區擦出了不少火花,為社區治理增添了許多新天氣:雨雪冰凍氣象,洪山街保利心語西區“紅色物業”成立了“跑腿服務隊”,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提供買菜買米、送餐上門等服務;獅子山街華農西社區把“文化養老”、“生命故事書”、“青少年空間”、“志願服務”作為服務重點,社區和高校結對,形成有高校、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常態化服務機制。

據洪山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大學+”戰略,街道、社區積極探索志願服務組織培育、社區矛盾調解等方法,借助高校資源來協助解決社區治理難題,讓居民真正感受到“大學之城智匯洪山”的魅力。

設施先進福利多

安居養老樂無憂

今年重陽節前夕,一封老人的手寫感謝信刷爆洪山“朋友圈”,感謝信的作者是96歲的何爹爹,他想感謝的對象,是剛剛入住才一個月的洪山區社會福利院。

何爹爹是一家央企的退休職工,入住福利院一個月以來,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受到了院區護工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慰藉。為了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何爹爹親筆寫下了這封感謝信。何爹爹笑著介紹,福利院環境好、飯菜香、有伴玩,自己很適應這裡的生活。

投資2.963億元、設定養醫床位905張的洪山區社會福利院項目於2018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記者看到,福利院除了兩人間,還有單人間、多人間、兩室一廳家庭套間等多種房型,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此外,福利院還配有健身房、圖書室、音樂室、舞蹈室,樓頂還有供老人種花草的苗圃區。

院長桂雷告訴記者,福利院設定床位1008張,房間堪比星級賓館,院區引進武漢科技大學醫院打造德康醫院,老人門診享受八折優惠,特困特護老人還將有一定減免優惠,還有免費體檢、健康講座、慢性病檢查等。此外,利用洪山區智慧養老綜合資訊平台,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及遠程照料四大服務。

洪山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戶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總數為100619人,全區確定關山街龍安社區為中心異塵餘生式養老中心建設網點,分別在5個街道的5個社區開展嵌入式養老中心選址建設工作;6個新建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建設工作,年底將通過市級驗收。同時,按照每個社區50萬元的建設標準配置創建經費,開展實施30家老年宜居社區創建工作。此外,還將規範開展社會化運營工作,目前該區已有炎黃、僑亞、華科樂達、華頤愛晚等社會組織,進駐31家老年人服務中心,開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化運營工作。

“十大城市新名片”見證洪山城市發展

7月上旬,洪山區委宣傳部啟動了“新時代洪山新名片”評選活動,經過歷時兩個月的社會征集、初步篩選網絡投票、公開評審等環節,從全區範圍內征集、篩選了符合洪山特色,最能代表和反映洪山形象和精神的特色資源、經濟成就、知名品牌、旅遊景觀、古跡遺產、地理標誌、美食特產、文化傳統、事跡事件、英模賢達等多個領域的20張候選名片,最終評選出了代表洪山區“大學之城”建設新成果、新變化的“十大城市新名片”。

10張“洪山十大城市新名片”分別是:大學之城、環大學創新創業核心區、武漢創意天地、洪山區文體中心、武漢火車站、馬應龍藥業、卓刀泉寺、洪山菜薹、幸福灣公園、“洪山好人”。(圖片來源於楚天都市報,由洪山區新聞宣傳中心提供)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