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酷暑天千萬不要把中風當中暑!

華聲在線7月17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通訊員 黎園 秦璐)7月10日傍晚,年近八旬的吳建安(化名)突發意識障礙,一旁的老伴以為是中暑了,立即給他刮痧。一個小時後,吳建安已經不省人事,這才被趕回家的子女送至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搶救,頭部CT顯示「左側頂枕葉腦出血」。原來導致吳建安頭痛、神志昏迷的罪魁禍首並非「中暑」,而是「腦出血」,屬於中風的一種。幸虧送醫及時,經過緊急救治,吳建安終於轉危為安。

長沙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振提醒,中風不只是冬季的高發病,夏季炎熱也容易引發中風。臨床研究證實,當氣溫升高至33℃時,老年人腦出血的危險性會明顯上升。因為氣溫升高,會導致人體出汗增多、血液變得粘稠、血管阻力加大和心率加快,造成腦部動脈的壓力升高;再加上燥熱的環境所引發的情緒不穩和煩躁不安,以及老年人的大腦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夠靈敏導致體力下降、血壓調控功能下降,致使血壓升高。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腦動脈硬化程度會越來越嚴重,如果再加上高血壓等因素的影響,那麼在硬化的腦內小動脈壁上就會出現米粒樣大小微小動脈瘤。當情緒激動、用力、血液粘稠度加大等多種誘因使血壓升高並超過了瘤壁的承受力時,這種微小動脈瘤就會發生破裂而導致腦出血。如果出血量大或出血部位在腦乾等關鍵部位時,患者常會迅速出現昏迷或偏癱,甚至死亡。

「其實腦出血發生時是有徵兆的。」王振指出,頭痛是腦出血最常見的癥狀,常位於出血一側的頭部。當有顱內壓增高時,疼痛可以發展到整個頭部;頭暈常與頭痛相伴隨,特別是在小腦和腦乾出血時。其次是噁心、嘔吐、肢體偏癱、言語不清、嗜睡等意識障礙。如果家中有人突然出現上述癥狀,應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

夏季預防腦出血也有方法。特別是老年人,應該做到生活規律、保持樂觀情緒;定期監測高血壓;預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足量飲水、預防跌倒。如果老年人已經確診高血壓,應長期遵醫囑堅持服藥治療,定期監測血壓,掌握血壓的變化規律,觀察用藥的效果,保持血壓穩定;戒煙戒酒;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少吃動物內臟,多吃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適量的瘦肉、魚、蛋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