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微科普|做個「體檢」,就說您患癌了得買葯?醫生告訴您正確的癌症篩查方法!

最近,警察部偵查終結了一起涉案總金額接近10億元的醫療詐騙案。

據新聞報導,這個詐騙團夥以美容院為幌子,打著「回饋客戶」的旗號帶受害者出國「體檢」,然後用偽造的體檢報告告訴受害者:「不好意思,您有90%的可能性得癌!」

而一些"聞癌色變"的受害者,聽到後就坐不住,買了所謂的「神葯」,上當受騙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所謂「體檢」,到底能不能查出癌症呢?

答案是否定的。路邊推銷「保健用品」的小販,或者提供「免費體檢」的「商家,不管把自己吹噓得多天花亂墜,都沒有能力準確檢查出惡性腫瘤。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專家提醒,想要早期查出惡性腫瘤,必須到正規醫院進行專門的篩查。

肝癌: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做相關檢查

中醫院肝病科主任田廣俊介紹,在我國,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汙染的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等,尤其是年齡 40 歲以上的男性風險更大。

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B肝或C肝)發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或有肝癌家族史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議每3~6個月做1次相關監測檢查(肝功能、超聲、AFP等);而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但沒有肝硬化和家族史者以及非病毒性原因導致肝硬化的患者,建議每隔 6個月進行至少一次相關檢查。重點提醒的是,即使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也需要定期(至少每6個月)進行1次規範的相關檢查。

若常規超聲檢查發現肝內結節病變,建議儘早排查肝癌,遵照專科醫生的指示,依據病灶的大小,完善肝臟超聲造影、增強CT或MRI檢查,同時結合血液中的肝癌標誌物及患者病史、臨床表現,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必要時需要多次複檢,甚至進行肝穿刺檢查,排查早期肝癌。

「無肝結節佔位」的AFP升高,建議2-3月動態監測AFP、異常凝血酶原等腫瘤標誌物和影像學隨訪,必要時進行肝動脈造影進一步明確診斷。肝癌新型腫瘤標誌物,如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α-L-岩藻糖苷酶(AFU)、高爾基體蛋白73(GP73),也可以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資訊。

田廣俊主任指出,肝癌早期往往沒有癥狀,常說的食慾減退、上腹悶脹、腹痛、食欲不振、消瘦、黃疸、腹水等表現主要是中晚期肝癌的癥狀;這些癥狀對於中晚期肝癌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的線索。肝癌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所以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接受相關檢查。

肺癌:低劑量CT是早期篩查首選

中醫院呼吸科醫生董芳芳介紹,肺癌是我國第一大癌症,佔癌症死亡病例超過20%,且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迅速,排在所有腫瘤的第一位。

我國肺癌高危人群定義為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

1.吸煙≥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經吸煙≥20包/年(或400支/年)且戒煙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3.合併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均需進行肺癌篩查。

董芳芳醫生指出,低劑量CT是早期肺癌檢查的首選。早期肺癌患者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癥狀,或因癥狀輕微,很難通過自身感覺發現。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檢出率較高,肺部1~4毫米的結節都能發現。

對於網路上流傳的其他方法,董芳芳醫生表示:

1.X線X光對於發現肺部結節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其解析度低,且病變容易被縱隔、心臟、肋骨、胸骨、血管等組織結構的影像所掩蓋,導致肺部的小結節很容易被漏診。所以,並不推薦X線X光作為肺癌早期的篩查手段。

2.「滴血驗癌」只是一種檢測腫瘤標記物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對於癌症尤其是肺癌的篩查並不可靠,充其量也只能作為腫瘤檢測的輔助手段。換句話說,患了肺癌,這些數值未必升高,即使有升高,也未必就是患癌了。所以,對於腫瘤標記物的化驗檢測,可以在部分人群中發現一些端倪,但不可以作為肺癌篩查的推薦手段。

3.癌症的遺傳性或家族性已經得到了現代醫學的證實,在某些癌症裡也已經明確發現了所攜帶的患癌基因。但是遺傳而來的癌症隻佔所有癌症裡很小的一部分,在肺癌裡雖然也有家族傾向,但並沒有發現確切的突變基因攜帶。所以,通過基因檢測篩查患肺癌不可靠。

胃癌:無痛胃鏡檢查是良好的篩查方法

中醫院外二科主治醫生何耀彬介紹,胃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範圍內,三分之二的胃癌發生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區,其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於肺癌。在中國每年約有17萬新發病例,平均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但近年的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傾向。由於早期無明顯癥狀,易被忽略,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

何耀彬醫生表示,對高危人群來說,通過無痛胃鏡檢查可以很好地篩查早期胃癌。胃鏡可以直觀、快速地明確胃部情況,必要時可以取活檢。況且檢查一點也不痛苦,只是睡一會就做完了。

那麼哪些人需要做胃鏡來篩查胃癌呢?何耀彬醫生指出,以下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篩查胃癌:

1.胃潰瘍患者經嚴格內科治療而癥狀仍無好轉者;

2.40歲以後出現中上腹不適或疼痛,無明顯節律性並伴有明顯食慾缺乏和消瘦者;

3.年齡40歲以上,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或不典型增生,近期癥狀加重者;

4.既往有慢性胃病史,大便潛血檢查提示便潛血陽性,持續2周以上者;

5.胃息肉大於2cm者。

「我明明沒病,怎麼被醫生一查就這麼多病?」

有一些患者,總是對各種身體檢查表示抗拒,常常說「我身體明明啥毛病沒有,怎麼醫生一查就都是病?」

實際上,有許多疾病的早期都是沒有癥狀的,如果能夠提前篩查出相關疾病,能夠使治療更及時,治療風險更小,讓患者的壽命和生活水準都得到明顯的改善。

所以,各種疾病的高危人群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而要定期前往正規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