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除了汽車和電池,比亞迪還有你想不到的這一面

[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這兩年不少勵志網文提到“要想快速成長,首先就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不擅長或者未知的領域工作,學到的知識以及面對問題時候的應對辦法都與過往完全不同,確實能促進成長。這不,我現在就在深圳比亞迪工廠,不過並不是熟悉的汽車製造工廠,而是和電子消費品有關的基地。裡面的很多知識,我是聞所未聞。

為旗艦手機代工的比亞迪

今天提到比亞迪,絕大多數朋友都知道它們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還有些朋友會說出它們在電池領域的重要地位,除了這些大家熟知的項目,其實在進入汽車領域之前,比亞迪還是電子消費品加工製造領域的領軍者。用一句話形容:市面上三分之一的Android手機是比亞迪代工,國內外一線品牌手機的旗艦機型都來自於此。

材料的藝術

正是有了精密零件的設計與加工經驗,決定了進入汽車領域時的比亞迪並非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相反雖然領域不同,但其中很多經驗可以借鑒。今天我們看到的金屬加工等項目最終融入了汽車領域。

我們每個人現在都是手機的使用者,非智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可謂天翻地覆,其中包含了軟體層面的飛躍,為了達到性能要求硬體同樣有著革命性的飛躍。但就外觀而言,曾經塑料材質為主的外殼被玻璃,金屬材質替代。

手機外殼材質演變期間出現過許多種組合方式:塑料與金屬、玻璃與金屬、全塑料、全玻璃等,但最終都沒有蓋過全金屬材質的風頭。從實際觸摸體驗上,全金屬手機確實在多方面擁有出眾的體驗,無論外觀還是手感上都要比其他材質更勝一籌。

樹脂和金屬作為機身材料各有優勢,但它們結合十分困難。比亞迪的解決方案是以金屬作為基板,在其表面進行微孔處理,然後在上面注入納米材料的熔體。熔體會沿著空間逐漸填充,逐漸冷卻。但二者特性不同,問題也就來了兩者成型後的產品翹曲和接觸面的粘結強度很關鍵,解決辦法就是控制金屬表面溫度,熔體溫度,模具溫度,保壓壓力,保壓時間。

手機背殼是彰顯個性的元素,汽車內飾的飾板也有同樣的效果。與若乾年前千篇一律的仿木質、碳纖維材質不同,現在汽車內飾板的顏色與紋理也開始活潑起來。不過傳統製造技術下,它們變動的區間有限,手機上成熟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汽車內飾設計師將想法照進現實。

當然,豐富的色彩與出眾的質感僅僅是手機開發、生產需求的一環,其作為商品必須保證良好的實用穩定性。在輕薄化浪潮下,只有通過加工技術才能保證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汽車的生產製造中會用到CNC技術,您可以簡單理解為數控機床加工。“動手”生產前,首先需要數字建模與編程。當然,3D建模的難度由產品結構決定,結構複雜的產品建模較難,需要編程的工序也更多、更複雜。

整個編程還囊括了加工的工序設定、刀具選擇,轉速設定,刀具每次進給的距離等等。此外,不同產品的裝夾方式不同,在加工前要設計好夾具,部分結構複雜產品需要做專門的夾具。為了控制產品精度,比亞迪也很早就在模具領域布局,其生產的模具已應用到自家車型製造中。

全文總結:

網絡上有個戲言“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廚子”,對於今天的汽車企業而言一樣如此。僅局限於自己熟悉的舒適區,固守製造傳統產品的理念設計、製造汽車在今天這個變化按秒計算的時代是十分危險的。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以及5G時代的到來,汽車交通工具的屬性中開始加入了更多互聯通訊的職責。那麽,在您心中電子消費品加工與汽車設計製造誰是比亞迪的舒適區呢?(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