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少年粟裕信奉“劍俠”,晚年回憶:拔刀相助的思想很幼稚

作者:蘇區放牛娃

少年時代,粟裕經歷了軍閥混戰和匪患,親眼目睹百姓在戰爭中的痛苦。他心懷大志,渴望到外面去闖蕩,能拉起隊伍回到家鄉保護鄉親。1923年冬天,位於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師范在湘西各縣招生,他所在的會同縣有兩個預備生名額,粟裕偷偷前去報考,一考即中,成為上榜的兩人之一。

1924年3月,粟裕輾轉來到常德。常德是湘西重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第二師范由湘西名流、要人熊希齡創辦,也是武昌起義總司令蔣翔武的母校。

第二師范當時是常德學生界的中心,我黨已經建立了分支機構,經常組織進步學生閱讀進步書籍,開展愛國運動。粟裕受到影響,如饑似渴地閱讀《新青年》等刊物,豁然開朗。一段時間過去,粟裕拋棄了過去獨來獨往、個人行俠的劍俠思想。他晚年回憶說:當我一旦明白必須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道理,就覺得少年時代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俠思想是多麽幼稚可笑。隨後,粟裕積極投入到學生運動之中,校園內、常德城中,各種活動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多年後的1992年,粟裕當年的老師倉愧吾回憶:“粟裕好學多才,品學兼優,他喜歡唱歌、演戲,善於演講。每當上台演講,他態度從容,緩緩走到台前,目光炯炯地環視一周,把眾人的注惑力吸引到他身上,演說有聲有色,頭頭是道。演講時,場內鴉雀無聲,講完後,全場掌聲齊鳴。”

二師學生當時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組織領導的“救國義勇隊”,一個是以富家子弟為主的“體育會”。“體育會”追求的消譴玩樂。粟裕參加了“救國義勇隊”,常常與“體育會”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

1926年4月,桃源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的學生為反對當局招生徇私私舞,義憤填膺地罷課。隨後,常德學聯的負責人之一滕代遠前往指導。滕代遠也是二師學生,是救國義勇隊的骨乾,比粟裕早一年入學,是他的師兄。

“體育會”獲悉滕代遠前往桃源後,連忙召開大會,開除他的學籍。粟裕和“救國義勇隊”成員奮起反擊,與他們展開了唇槍舌劍的激烈爭辯。

“體育會”學生腹中空空,口才有限,說理不過,便開始動手,他們預先埋伏30多人,手持棍棒毆打“救國義勇隊”學生。結果他們打架也不行,有個別“體育會”學生骨乾被紅纓槍刺死,這便是轟動一時的“二師事件”。

當局指令二師開除滕代遠等39名進步青年的學籍,常德縣還抓捕了多名學生入獄,粟裕當時因未正式加入組織,僥幸逃過一難。隨後,他返回老家躲避抓捕,他的父親擔心他在外面不安全,不讓他在外讀書。粟裕在家裡呆得異常苦悶,直到4個月後,他才找到一個機會離家,又到了常德。這次離家,他和父親見了最後一次見面。一年後,他的父親受到牽連,被當局迫害,在顛沛的逃忘生涯中得了風寒去世。

不久,北伐隊伍浩浩蕩蕩開入湖南,駐扎常德的革命軍師長賀龍積極支持學生活動,二師學生運動如火如茶,粟裕積極投入其中。

1927年4月12日,蔣氏突然翻臉,發動“四一二”,調集兵馬血洗上海。駐在長沙的蔣軍第三十五軍第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磨刀霍霍,發動“馬日事變”,一夜之間,常德的形勢陡轉直下。

1927年5月24日,駐常德的軍警也聞風而動,發動“敬日事變”,鎮壓工農學生,二師校園隨即被兩個營的軍警團團包圍,奉命而來的常德警察局長如臨大敵,親自帶兵闖進校園抓人。沒有槍杆子的常德組織,被迫通知進步學生分頭撤離,粟裕堅持到最後一刻,才從校園的下水管道安全撤到常德城外。

面對血腥的白色恐怖,粟裕又想起了之前拉支隊伍的抱負,他決心投筆從戎,到組織控制的武漢去入伍,將少年時代鏟除軍閥的志向變為現實的行動。

粟裕撤出常德城後,輾轉奔波,坐船經洞庭湖、湘江趕到長沙火車站,避開許克祥戒備森嚴的軍警,乘夜爬上北去的火車,藏在一把座椅下面赴武漢。

晚年回憶往事,他還幽默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坐了一個特等車。”粟裕離家更遠,他的抱負卻更近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