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終末期肝病患者飲食也很講究,要學會加宵夜


概念

終末期肝病泛指各種慢性肝損傷導致的肝病晚期階段,以肝細胞功能不能滿足人體的生理需求為主要特徵,是一種以肝功能異常及全身表現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急性肝衰竭與慢性肝病進展均可導致終末期肝病。

播放GIF

很多原因可導致急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感染、飲酒、肥胖、惡性腫瘤、創傷和藥物性。無論何種病因導致終末期肝病,肝功能不全並影響身體各個系統的表現是完全一致的。

臨床表現都與營養不良有關,消瘦、體重下降、肌肉組織減少或萎縮,面色晦暗,持續乏力不適,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準低,補充蛋白後升高緩慢或不升高,肝功能恢復緩慢,反覆腹水、感染,反覆住院等。

終末期肝病患者營養不良原因分析

1.吃的少了2.空腹檢查或禁食多了

加之醫院飯菜總也不如家裡可口,不少患者住院一個月,會瘦好幾斤(和胸腹水減少不能混同起來)。

播放GIF

3.營養素合成、吸收少了

肝功能受損導致多種蛋白質合成減少,如白蛋白、轉鐵蛋白等。肝病患者常出現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痛、噁心等,這些會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門靜脈高壓也可引起營養素吸收和消化功能受損。另外,許多肝病患者同時膽囊不好、膽汁淤積或異常,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的吸收減少與缺乏。

4.需要的多了

不少肝病患者心率偏快、情緒容易激動(交感神經興奮),尤其是夜間處於比正常人高的分解代謝狀態, 容易體重下降、營養不良,其病死率也顯著增加。如果再有感染、發熱、勞累,很容易出現營養物質「入不敷出」的情況,引起嚴重營養不良與併發症。

播放GIF

5.營養物質代謝亂了

患有肝病時會引起許多物質代謝紊亂,如膽固醇下降,血糖異常,鋅、硒、鈉、鎂和磷等微量元素下降。血糖代謝異常尤其突出,慢性肝病容易出現糖耐量異常及肝源性糖尿病,稍微多餓一會兒,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即所謂「一吃就高、一餓就低」的現象,說明肝臟對血糖調節能力下降。其次,缺乏硒則體內解毒能力下降,進而加重肝細胞損傷、壞死,還可以引起抵抗力下降而容易疲乏、感染。

6.其他因素引起的營養不良

應用利尿藥物、放腹水會引起電解質及營養素丟失;過於強調清淡飲食容易導致蛋白、脂類攝入不足;外科手術、介入手術、透析等很容易引起營養物質攝入不足、丟失增多、分解增加;同時口服多種藥物常引起胃腸與肝臟負擔加重、胃部不適進而影響到消化吸收功能。

播放GIF

為什麼要夜間加餐

正常情況下,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於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其中葡萄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質,供能佔到機體總能量的60%~70%。進食後暫時不用的葡萄糖轉化為甘糖儲存在肝臟和骨骼肌中,待身體需要能量時再為機體提供能量。慢性肝病時甘糖合成和儲存都減少,因此飢餓時間一長,身體就會增加脂肪和蛋白的分解來提供能量。

播放GIF

研究發現,肝硬化患者飢餓一個夜晚(12小時)引起的代謝異常,相當於正常人飢餓3天的改變,所以就能理解肝病患者為什麼一定要夜間加餐了。

許多肝病患者容易消瘦、體重下降、白蛋白下降不易糾正、肝功能遲遲難以恢復正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體內脂肪和蛋白質都被氧化分解參與供能,嚴重時影響到肝細胞再生及肝功恢復。如果肝病患者能夠夜間加一次餐,提供夜間所需要的能量,就會減少體內蛋白和脂肪的氧化分解。

播放GIF

因此,在歐洲與日本等發達地方,肝病患者進行夜間加餐(稱為LES),已經成為基本和常用的方法。持續三周或稍長時間後,部分患者會看到白蛋白或前白蛋白穩定甚至上升,或不再像以往那樣需要頻繁輸入白蛋白。還會達到腹水逐漸消退,轉氨酶下降、黃疸減輕等效果。更多的患者乏力減輕、面色好轉、體重增加、身體變得結實。如果同時配合其他治療,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病情恢復會更快更好。

如何加宵夜

具有營養不良、白蛋白低,輸入白蛋白升高緩慢或升高後迅速降低的患者;反覆住院的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持續消瘦、體重下降、乏力的患者;需要接受肝膽外科手術、肝臟介入手術的患者更應該重視夜間加餐。只要胃腸道功能良好、可以耐受夜間加餐、無明顯禁忌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均可以考慮夜間加餐。

播放GIF

夜間加餐的時間建議在睡前半小時至1小時內,如果晚上7點鐘吃晚飯,九點半到十點半之間加餐比較合適。夜間加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求提供200千卡熱量(50克主食),有條件可以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選擇藕粉、芝麻糊、優酪乳、脫脂牛奶、熱豆漿等。具體加餐的時間、種類、加餐量都要具體分析,建議諮詢專家並根據自身耐受情況和機體反應來隨時調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