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資超市繼續淡出中國市場:法國歐尚被大潤發全面接管

歐尚的品牌雖然得到保留,但兩個品牌將由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統一長官,歐尚的門市也將全部轉為大潤發模式運營.

《財經》記者 吳瓊/文 余樂/編輯

據《聯商網》報導,高鑫零售12月13日發布《歐尚和大潤發決定整合力量的公告》,“決定通過進一步整合歐尚和大潤發,建立一家更強大的公司”。大潤發全面接管歐尚已成定局。

近年來已有樂天瑪特、易買得、樂購多家外資超市退出中國市場。來自法國的歐尚和來自中國台灣的大潤發雖然同是高鑫零售旗下的超市品牌,但歐尚的發展速度遠不及大潤發。

聯商網12月12日首次報導歐尚超市中國區零售業務將全部交由大潤發運營,此後多家媒體紛紛報導歐尚將退出中國市場。當天晚上,微博認證為“歐尚(中國)投資公司”的账號發表聲明稱“歐尚退出中國市場”為謠言,並表示“歐尚不僅不會退出中國市場,還將繼續在中國進行深度新零售融合和探索”。但13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歐尚的品牌雖然得到保留,但運營和管理都將完全移交給大潤發。

此前已有跡象顯示歐尚將交由大潤發接管。今年12月5日,歐尚中國將華南地區的5家門市轉成大潤發模式進行運營。對此,高鑫零售在公告中稱,此次轉型是全面整合的區域試點,其整合方式即將在所有門市全面推行。

在13日發給歐尚全體員工的公告中,高鑫零售表達了希望平穩過度的意願,表示會保留歐尚的品牌、法人實體、員工勞動關係和新業態,並提出“三大核心整合原則”:由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先生統一長官;統一的決策流程;整合後推出激勵計劃。公告還強調,高鑫零售是一個“零售大家庭”,歐尚仍是高鑫零售的最大控股股東。

歐尚是源自法國的大型超市品牌,於1999年在上海開出中國第一家門市。大潤發創立於台灣,目前與歐尚同為香港上市公司高鑫零售(6808.HK)旗下的大賣場品牌。2000年,歐尚集團和大潤發母公司潤泰集團達成合資協定,成立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共同在中國經營歐尚與大潤發品牌。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歐尚零售及潤泰集團宣布達成戰略聯盟,阿里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8%的股份,歐尚與大潤發開始探索新零售。

慢一步的歐尚

根據高鑫零售發布的2018年中期報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歐尚在中國共有77家門市,賣場總面積約289萬平方米,而兄弟品牌大潤發擁有395家門市,賣場總面積約981萬平方米。無論是從門市數量還是賣場規模來看,大潤發在中國的發展都要好於歐尚。2018年上半年,歐尚並無新開門店,大潤發則開出了11家。

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歐尚中國進行過一些業務調整,但是與大潤發相比,歐尚的動作總是慢一步。

零售業資深觀察人士、“靈獸”創始人陳嶽峰告訴《財經》記者,大潤發與歐尚雖然同屬高鑫零售,但執行層其實是兩家企業。二者的管理模式差異明顯,大潤發的管理模式偏軍事化,靈活、執行速度快、配合度高,在這方面,歐尚就表現得相對較弱。

大潤發自2017年1月起就開始發展B2B業務,並在短時間內推廣至所有大潤發門市。客戶主要為小雜貨店、食堂及餐廳、批發商與娛樂商圈等。截至2018年6月底,B2B業務的營業額已達25億元人民幣。而直到一年後,歐尚的B2B業務才開始啟動。

2017年,在無人便利店爆紅的時期,歐尚推出了“歐尚1分鐘”,在店鋪周邊5公里內設定類似無人便利店的無人售貨櫃,提供飲品、零食及乳製品等產品。高鑫零售中報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歐尚已推出270個“歐尚1分鐘”,但是其中僅四分之一實現或接近盈虧平衡。歐尚仍計劃於年底前推出500個售貨櫃,但無人便利店這條賽道已逐漸蕭條,眾多玩家轉為觀望態度,前景如何仍有待驗證。

在與阿里的合作中,大潤發的表現也更為積極。借助阿里的技術與流量,大潤發推出了“大潤發優鮮”APP,為顧客提供門市配送服務,未來還將從淘寶APP中的“淘寶到家”獲取流量。2018年6月,首家“淘寶心選”銷售區域也於上海大潤發門市率先開設。2018年10月,大潤發與天貓簽訂供應協定,天貓供應鏈將深度影響大潤發的商品結構。而歐尚目前隻加入了淘鮮達,並在部分門市引入淘寶心選。

歐尚的“慢節奏”顯然與阿里的期望不符。陳嶽峰告訴《財經》記者,他猜測歐尚將業務統一交給大潤發與阿里全面私有化高鑫零售的意圖有關。去年12月,高鑫零售曾公告稱,淘寶中國以現金作出強製性無條件全面要約,以收購高鑫零售全部已發行股份,要約價為每股6.5港元。公告顯示,阿里希望在沒有資本市場財務約束的情況下全面改造大潤發和歐尚。此次大潤發接管歐尚,或是為阿里全面私有化高鑫零售掃清障礙。

撤退的外資超市

外資超市曾在中國風光無限。家樂福在上個世紀90年代帶著“大賣場”這個新興業態進入幾無對手的中國市場時,每到一地,都能引起轟動,火爆附近商圈。

近年來,受本土賣場和電商崛起的影響,外資超市的日子普遍不好過,沃爾瑪在中國始終無法盈利,家樂福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英國的樂購(Tesco)則被本土超市華潤萬家所兼並。韓國的樂天瑪特、易買得已退出中國市場,留下來的外資超市也積極尋找本土合作夥伴,沃爾瑪與京東合作,家樂福加入騰訊陣營。有行業分析報告指出,外資超市退出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成為常態。

在新零售大舉衝擊中國零售業的背景下,來自法國的歐尚單靠自身已經無法完成大賣場轉型。

陳嶽峰認為,外資超市的戰略靈活度不夠。這些年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消費習慣和消費者都發生了變化,這些超市並沒有及時做出有效的調整。而本土超市更接地氣,這幾年在商品、價格、服務及購物環境上,不比外資賣場差。

一位因公司規定而無法透露姓名的零售行業研究員也告訴《財經》記者:“內資超市非常靈活,過去規模小,但隨著規模變大,壓毛利不比外資差,供應鏈的倉儲物流、門市的更新以及布局都很好,很有創新力。”他說,“外資超市走的是規模,壓上遊毛利,可是靈活度很差,資訊系統也不如內資,這在消費更新的背景下是沒有競爭力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