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弄潮兒:改革開放之初 練好拳腳偷渡去香港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後的故事,撫今追昔,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作者:安哥

1976年,在廣州的珠江上,還有大金鐘水庫,以及在清遠縣的西江飛來峽,到處可見背著個球膽或輪胎練習長距離游泳的年輕人。我本以為他們是響應毛主席“到大江大河裡去鍛煉”的號召,工友告訴我: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為了偷渡到香港做準備的。

在廣州,除了練習長距離游泳以外,也有很多人練習自由搏擊。我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廣州重型機械廠的一個叫袁百旺的工人。袁老師是個退伍兵,他在重型廠的司機叫蔡雲,蔡雲又是他的業餘國術老師。蔡雲老師是嶺南著名拳師黃嘯俠的弟子。他們廠就在南石頭我部門的隔壁,於是我們幾個朋友也經常去袁老師那裡學習自由搏擊。

光是自己人對練嫌不過癮,袁老師就去約別的圈子的朋友比武。有一次,我們這幫人約了另外一幫人,在荔灣湖比武,打得很激烈。其中一對,對方的鼻子被打出血了,衣服也撕破了,還在頑強地死纏爛打。圍觀的人們也興奮地給他們叫好打氣。突然有人喊:“警察來了!”我們呼啦一下全跑散了。跑到公共汽車站,剛才交手的雙方選手還握手告別,對方的選手邊抹鼻血邊與他的對手說:“下次再打!”

後來聽說,對方那圈子裡有人偷渡去了香港,有些還成為當地黑社會的“省港旗兵”。

大逃港

1979年6月,香港警方將非法入境的內地居民集中到邊界進行遣返。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有將近100萬名內地居民,由深圳偷越邊境逃往香港。這被研究者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多的群體性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大逃港”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直接影響到最高層的決策,在70年代末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及1980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此後40年,深圳及整個廣東省都處於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如今,內地與香港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不少香港人選擇北上發展,“大逃港”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省港旗兵

電影《省港旗兵》海報

《省港旗兵》是1984年上演的一部港產片,由麥當雄監製並親自導演,故事講述一群來自廣州的匪幫在香港搶劫的故事,全片以寫實手法拍攝。在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50部華語電影選舉中,《省港旗兵》獲排行第6,為港產片第3名。

旗兵,專指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那些從中國內地偷渡到香港殺人搶劫的犯罪團夥,旗兵的稱謂來自紅衛兵。60年代開始,廣東地區不斷出現所謂“逃港”的風潮,許多當地村民被生活所迫,偷渡進入香港謀生。由於“逃港”,更多人了解了香港,了解了那的花花世界,這便埋下了旗兵縱橫深港澳的伏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知青和紅衛兵開始“武裝逃港”,他們可能在70年代武鬥最高潮的時候獲得了一些軍用武器,於是開始翻山越嶺從內地偷渡進入香港。但由於沒有身份,他們無法融入香港社會,且大多拋妻棄子單獨前往,便逐漸開始乾起違法亂紀的事情。有一些扎根在香港,有一些被遣返,還有一些往返於省港之間。香港黑幫中的“大圈仔”指來自廣州的內地人,因之前中國出版的地圖將人口過百萬之特大城市以三個同心圓圈為標誌。

直到90年代,香港的驚天大案也幾乎都是旗兵包辦的,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李嘉誠之子李澤钜綁架案”。圖為1998年,涉嫌“李澤钜綁架案”的“大富豪”張子強被內地警察抓獲,隨後迅速被判處死刑。

作者簡介:

彭振戈,筆名安哥,1947年生於大連市。1949年到北京。1966年高中畢業時正值文化大革命。1968年2月響應毛澤東主席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從北京到雲南西雙版納當農墾工人,種橡膠,當“知青”七年。1975到廣州做了四年工人。1979年4月入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任攝影記者。2001年部門鼓勵退休,自由職業。現為廣東新聞攝影協會常務理事、廣東攝影協會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