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輔助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的新突破

泰銘手針:是我們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以及案例總結出來的一套安全有效的行針方法,用以治療各種疑難病症以及疼痛病。

手針是通過針刺手部穴位,配合人體周身穴位來治療全身疾病的新針法。

手針是以傳統的經絡學說為基礎,吸收人體全息理論的觀點,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我們發現:針刺點十分條理而規律地分布於手部,而手部與整體間存在著相關聯的全息反映關係。

用整體觀點看待人體各部分,把每一部分都視為整體的一部分,人體的每一部分都存在著人體的全部資訊,而人的各部分又統攝於五臟並為五臟所主,五臟是人體的高度概括。

解剖學表明,手具有複雜精細的結構及靈敏的感覺,不僅是接受外界資訊的重要視窗,而且是完成身體活動的重要器官。手與大腦的協調,完成精細而複雜的動作。勞動本身強化了手與大腦皮質的反射關係。

生理學家測定,手指尖的觸覺靈敏度最大,手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質功能的區域面積僅大拇指的運動區域就相當於大腿運動的10倍,手和大腦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因而最敏感。手的運動可以影響對側大腦皮質的神經功能。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半球負責邏輯推理、記憶和語言功能等,右半球主管感情、想像力、太空定位和音樂等。所以針刺手部穴位,可直接影響大腦皮質從而較快地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從人體全息觀點看,大腦為人體的特殊全息系統,腦為腦海,所以大腦與脊髓中樞存在著全身的生命資訊,能調節全身其他全息系統。手位於人體的遠端,經脈相聯繫,所以手針療法既安全又有效。《內經》雲:「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矣。

《靈樞·海論》雲:「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絡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分功能活動得以協調,並保持相對的平衡。十二經脈手足三陰三陽,是經絡系統的主體,陰經與陽經有表裡絡屬關係,如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等,在四肢又通過絡脈的銜接,加強了表裡經之間的聯繫,而且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循環無端的傳注系統。互為表裡的經脈,在生理上密切聯繫,病變時相互影響,治療時相互作用,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布於十二經之間,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起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並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作用。

針灸的功效

手針是以在手部取穴為主,配合其他相應的腧穴和壓痛點(阿是穴)來治療疾病的方法。《靈樞·根結》指出:根在四肢末端井裎,結則在頭、胸部的一定部位,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頭胸腹三部為「結」。根者,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者,皆為經氣歸結之所。根結理論不僅說明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繫,而且更強調四肢為經氣的根與本,在臨床上針刺這些部位的腧穴不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遠離腧穴中部位的臟腑、頭面五官等疾病。

手三陰三陽穴流注,《樞·九針十二原載:「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j為經,所入為合」。

五輸穴的內容為:

肺出少商為井,溜於魚際為滎,注於太淵為輸,行於經渠為經,入於尺澤為合。

大腸出商陽為井,溜於二間為滎,注於三間為輸,行於陽溪為經,入於曲池為合。

心出於少沖為井,溜於少府為滎,注於神門為輸,行於靈道為經,入於少海為合。

小腸出少澤為井,溜於前谷為滎,注於後溪為輸,行於陽谷為經,入於小海為合。

心包出中沖為井,溜於勞宮為滎,注於大陵為輸,行於間使為經,入於曲澤為合。

余焦出關沖為井,溜於液門為滎,注於中渚為輸,行於支溝為經,入於天井為合。

手針穴位有:

少商、魚際、太淵、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養老、少沖、少府、神門、中沖、勞宮、大陵、關沖、液門、中渚、陽池、中魁、十宣、四縫、八邪等。

特定穴位:

(1)手背部,第一與第二掌骨間,為1區.在掌骨近側端腕掌關節至掌骨遠側端掌指關節之間劃分五等分,從腕掌關節開始,分別為1A,1B,1C,1D,1E穴位。

進針方法:五個穴位,均與掌骨方向垂直進針。

(2)在手部的,第二與第三掌骨間,為2區.在掌骨近側端腕掌關節至掌骨遠側端掌指關節之間劃分三等分,從腕掌關節開始,分別為2A,2B,2C穴位。

進針方法:均從手背進針。

2A穴:針刺向掌指關節方向45°進針,或手背垂直進針。

2B穴:針刺向手指方向或手腕方向45°進針,或向手心垂直進針。

2C穴:針刺向手腕方向45進針。

(3)在手部的,第三與第四掌骨間,為3區.在掌骨近側端腕

掌關節至掌骨遠側端掌指關節之間劃分三等分,從腕掌關節開始,分別3A,3B,3C穴位。

進針方法:均從手背進針。

3A穴:針尖向掌指關節方向45°進針,或手背垂直進針。

3B穴:針尖向手指方向或手腕方向45°進針,或向手背垂直進針。

3C穴:針尖向手腕方向45°進針。

(4)在手部的,第四與第五掌骨間,為4區.在掌骨近側端腕掌關節至掌骨遠側端掌指關節之間劃分三等分,從腕掌關節開始,分別為4A,4B,4C穴位。

進針方法:均從手背進針。

4A穴:針尖向掌指關節方向45°進針,或手背垂直進針。

4B穴:針尖向手指方向或手腕方向45°進針,或向手背垂直進針。

4C穴:針尖向手腕方向45°進針。

(5)在手部的,第五掌關節後側,為五區.在掌骨近側端腕掌關節至掌骨遠側端掌指關節之間劃分三等分,從腕掌關節開始,分別為5A,5B,5C穴位。

進針方法:均向掌骨方向垂直進針。

3.手法

進退針時,速度要快;留針時,時間要短;針感得氣時,使用撚轉、迎隨、呼吸的補瀉手法。但要主意得氣時出現滯針現象,不要用力拔出,要解除滯針再拔出針。

4.手針療法的適應症

手針療法配合腧穴治療急慢性疾病和某種疑難雜症,糖尿病併發症,見效快,療效好。如肩周炎、腰腿疼、頭痛、扭傷,昏迷、等疾病,進針得氣即刻顯效;如中風半身不遂、面癱、胃病等按不同療程,循序漸進,療效顯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