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活動與生理循環的邏輯關係:意領氣,氣領血,血領營養!

信息調動能量,能量改變物質,這是宇宙通行的規律,在人體內也是如此。來自身體外部的信息,我們用意識處理,身體內部的信息,身體用潛意識處理。意領氣,這個意,屬於信息層面,包含意識和潛意識。氣,就是體內的能量。

以意領氣,就是意識和潛意識調動能量。練過太極拳或者傳武的人,對於意和氣的認識,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意隨氣走。氣到哪裡,你的意念就跟到哪裡。這裡的意,是指主動的意識。這對人的要求很高,要你體內有充足的氣,感受到這股氣的循環方向,你把注意力跟上去就行。

一般人,沒有習武的人,身體氣不是特別足的人,感受不到氣,也就無法意隨氣走。這些人,都屬於氣隨意走。這裡的意,是潛意識。氣跟著意走,這體現的是,能量受潛意識的調動,也就是生理活動。這是根本規律。

強調一下,潛意識和意識要分清。意識主管心理活動,潛意識主管生理活動。大部分人,並沒有練過武術,體會不到意和氣的關係。那就舉通俗一點的例子。以男性的生理勃起為例,當你看了一些香艷的東西後,生理上就有勃起。通常在勃起之前,小腹那裡會有一股熱熱的感覺。

看一下這個過程,香艷的場景,是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刺激了你的大腦,調動了一些能量,所以小腹會熱。熱就是能量。這是意領氣的體現。這裡的意,是你的主動意識。能量過來以後,血就過來了,也就是充血,充血就會勃起。這是氣領血的體現。血裡不光是血,還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這是血領營養的體現。

但是,男性的生理勃起,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沒有任何的刺激,睡了個好覺醒來,會自然勃起,這裡就沒有主動的意識,這是潛意識在支配。潛意識主管著人的生理活動。這樣兩種情況,對於養生而言,哪種更好呢?當然是後面一種。

我們有個常識,過激的情緒,壓力過大,容易胡思亂想等,對身體有害。這就是心理活動,在調動和消耗能量。如果心理活動,調用了過多的能量,那麼必然會佔用,生理活動需要的能量,生理循環的能量不足,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養生,為什麼心理要松,為什麼大腦要靜,這就是在減少,心理活動消耗的能量。人是萬物之靈,但是自愈能力,在所有生命中,看起來卻像是最弱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類太多、太複雜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減少心理活動,也就是意識,增加生理循環,也就是潛意識,對健康是有益的,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心理活動,是不可能完全停止的,潛意識的能量,又如何增加呢?需要兩頭往中間靠,將有意和無意,連接起來。

這是很重要的一種養生術,叫做似有意似無意。在儒家、道家裡都有用到。比如雙眼似閉非閉,臉上似笑非笑,會陰似尿非尿,大腦似睡非睡等等,很多。有養生專家,專門創設了一個似有意似無意運動。

本文有些晦澀難懂,所以篇幅不能太長,只需要記住一點,讓人的主動意識,去扶持、隨順人的潛意識,讓心理活動,與生理的循環,保持一致性,就是常說的身心合一。是很好的健康養生法。上面說的似有意似無意,就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