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養生課堂:常見的7種清熱瀉火中草藥!

竹瀝

竹莖經火烤後所流出的汁液,一般為為青黃色或黃棕色的透明液體,具竹香氣,味微甜。又名,竹汁、淡竹瀝、竹油。性寒,味甘、苦。歸心經、肝經、肺經。

屬清熱葯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清肺熱,還有一定鎮咳祛痰作用。

穿心蓮

穿心蓮別名一見喜、苦膽草四方蓮。晾乾入葯使用,味苦,性寒。歸肺經、胃經、肝經。

屬清熱葯下屬中的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要具有解熱作用,;還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增強免疫功能。

注意陽虛及脾胃虛寒者,不宜過量或久服。

西瓜皮

夏季收集西瓜皮,削去內層柔軟部分,洗凈,曬乾,可入葯使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歸心經、胃經、膀胱經。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主要含天冬氨酸、蘇氨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番茄紅素、維生素C等成分。有清熱,解渴,利尿的功效。

中寒濕盛者禁服。

晾乾的西瓜皮

夏枯草

夏枯草又名夏枯球、棒頭草、白花草。屬清熱瀉火藥。性寒,味辛、苦。歸肝經、膽經。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作用。還可用於降壓、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製、降血糖等。

脾胃氣虛者慎服。

荷葉

荷葉性平,味苦。歸肝經、脾經、胃經。

屬清熱葯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葯。有降脂減肥、降血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荷葉還具有止血的作用。荷葉泡茶,清熱去火。

野菊花

野菊花,以葉、全草入葯。性微寒,味苦、辛。歸心經肝經

清熱解毒、消腫、涼肝明目,具有降壓、抗病原微生物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服。

蘆根

蘆根又名蘆茅根、葦子根。屬清熱葯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性寒,味甘。歸肺經、胃經。新鮮葦子根即可入葯,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夏季適宜煮水服用。

脾胃虛寒者慎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