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滑膜炎、腱鞘炎……這些病去手外科更對路!

集骨科、神經科和外科與一體的手外科是針對手部問題的專業科室,除了「斷指再植」,手部滑膜炎,手部囊腫和腱鞘炎等疾病外,手部類風濕等也可以到手外科進行治療。

滑膜炎:這種常見病很多人想不到手外科

關節滑膜炎是由關節勞損,關節滑膜受刺激而產生炎症,女性在孕期或在更年期分泌液失調滑膜水腫一種病變,手部關節滑膜充血腫脹等是其早期癥狀。臨床上滑膜炎發病率高但就診率不高,由於不知道是什麼病,到手外科就診很少。張友樂指出,發現手部關節腫脹疼痛,應先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除外風濕、類風濕等特異性骨關節疾病,再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確診是非特異性滑膜炎治療初期應先以藥物治療為主,病情無法得到緩解時再進行手術介入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引起創傷或勞損的運動,減少發病手指負重及屈伸活動。藥物治療與理療有利於關節積液吸收。若積液量多,適當予以製動,利用積液的吸收,不建議手法按摩,怕會加重病情。

「滑膜炎是手部常見病多發病,很多人以為手部關節疼就是關節炎,就對病情喪失了信心。但其實手部滑膜炎和手部關節炎是一種病的兩個不同階段,滑膜炎屬於早期的關節炎,如果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手部滑膜炎早期一般以急性為主,如果不與重視,治療不及時就會演變成關節炎,因此要及早進行正確治療。

手部囊腫:大部分都不是「癌」

「手上腫了包,這是不是什麼惡性的腫瘤啊。」手指或腕背莫名其妙長了個包塊,在手外科門診這類的病人很多,病人常常帶著這些疑問到門診就診。張友樂教授指出,其實大部分的軟組織包塊是囊腫。手部囊腫其實並不可怕,並不是普遍意義上的「腫瘤」或者「癌」,這些手部囊腫中不存在腫瘤細胞。

腱鞘囊腫是手部最常見的一種腫物,囊腫中沒有腫瘤細胞,這種病變多見於青年及中年,女性多於男性。「腱鞘囊腫最常見於腕背,其次多見於手指掌側屈指肌腱腱鞘上。」腱鞘囊腫在發病初期可擠壓破裂待自行吸收,但是後期複發的機會多。當然,對於反覆發作的患者也不必太過擔心,可選手術切除治療。

還有一種常見的手部囊腫為表皮樣囊腫,它又被稱為包涵囊腫。「其病因多由外傷將上皮組織帶入深部造成。因手掌側受傷機會多,囊腫多位於手掌或手指掌側。」這種囊腫除生長緩慢外,沒有其他特別明顯的自覺癥狀。患者自己可以感受到腫物軟無彈性,有時有輕壓痛,觸之似有波動感。「有時囊腫生長在指骨內,X線片可見指骨上有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銳利的透明區。」這種囊腫手術切除整個囊壁,且術後複發機會很少。

腱鞘炎:鍵盤俠、手機族最易受累

經常玩手機,造成長時間手指過多的活動,加大了肌腱與腱鞘的摩擦,產生了一種以往很少在年輕人發生的疾病--腱鞘炎,稱之「手機綜合征:」或「間盤手綜合征」。患者發現手指屈伸活動疼痛,後發展成活動受限,原以為休息兩三天就會好的癥狀,一緩就是持續好幾個月,發展嚴重的時候手指不能伸直。

對於該類型的「腱鞘炎」,張友樂提醒,「腱鞘炎癥狀較輕時,建議保守治療:避免長時間握持、玩手機、敲鍵盤等導致損傷的手部運動。」患者可適當休息,減少手指負重的活動,同時還可口服或者局部外用消炎鎮痛葯,緩解局部癥狀。「我們醫院有一種自主研發的正骨洗葯,一般一到兩個療程能很好地改善病況。但部分患者仍不見好轉,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了。」

手部類風濕:久治不愈是沒找對科室

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手部關節是最容易受累,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應在風濕免疫科進行傳統化療,一旦病情穩定並發生畸形與功能障礙時要到手外科進行治療。選擇「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治科室很重要。許多患者不知道手部類風濕關節炎可直接通過手術可以矯正畸形,可以改善功能,導致患者藥物治療很多年,不知道自己畸形的手指可以矯正,功能可以重建。「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如能控制腫痛,關節就不容易發生畸形。到後期關節畸變,關節疼痛與功能障礙。手科科對這類風濕免疫病人可以採用手術方法,矯正畸形改善功能,希望這類患者到手外科門診顧問,提供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