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產兒營養管理熱點話題聚焦,不容錯過!

12月15日,BNIC專家研討會在珠海順利舉行!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 1500萬例早產兒,且這一數字仍在上升;我國每年有120萬早產兒出生, 居世界第二位[1]。而隨著圍產醫學和重症監護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小胎齡、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得以存活, 營養管理成為提高早產兒生命品質的重要工作之一。

12月15日,在珠海召開的「BNIC(Better Nutrition for Infant and Child)專家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嬰幼兒營養相關領域的專家相聚珠海,共同探討早產兒的營養管理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朱建幸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營養學汪之頊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朱建幸教授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共同擔任此次會議主席。同時,會議邀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莊思齊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組長毛萌教授、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蘇宜香教授等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熱點話題分享


朱建幸教授:追趕性生長需要一個平衡點

合理餵養是降低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死亡率與併發症發生率的重要乾預措施[2]。但 在進行早產兒餵養、實現追趕性生長時還必須權衡利弊。雖然增加營養量的追趕性生長和一定時間內較好的神經發育結果有關[3,4],但早期體重增長較快和成人期代謝綜合徵發病風險增高、肥胖包括體脂過多和脂肪分布異常、CVD(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也有關。[5-9]

早產兒的營養強化具有個體差異,"這需要我們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朱建幸教授表示。


莊思齊教授:晚期早產兒,「大自然未完成的傑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莊思齊教授

在早產兒個體化的營養策略中,有一個重要群體—— 晚期早產兒,約佔早產兒的70%左右。美國婦產科學會指出:晚期早產兒明顯增加是早產兒出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10]。雖然晚期早產兒的體型大小與足月兒相似,卻不能將他們當做發育基本成熟的個體,莊思齊教授談到。由於組織器官發育和生理代謝功能不成熟,晚期早產兒出生後的發病率、死亡率和新生兒期再入院率均比足月兒高[11-14];另外,晚期早產兒還會出現低血糖和餵養困難等風險,他們的遠期神經行為發育障礙亦高於足月兒[15,16]所以滿足晚期早產兒的營養需求也非常重要,母乳餵養是最佳選擇、必要時強化母乳;在母乳餵養不足時,可考慮使用過渡配方奶進行餵養,保證晚期早產兒足夠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供應,包括DHA和ARA等大腦發育必須的營養素,以避免神經系統損害,改善遠期預後[11]

分組圓桌討論

在兩位教授精彩的學術報告分享之後,與會專家們又分別以劉俐教授、曹雲教授、鄭軍教授、崔其亮教授為組長,分組就早產兒營養管理領域備受關注的六大問題進行了探討,並由韓樹萍教授、韓彤妍教授、楊傳忠教授、李燕教授分別代表本組專家發言。

早產兒發生EUGR(宮外生長受限)是否都需要追趕性生長?

答案是肯定的,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需要追趕性生長。但同時專家們也強調,考慮到追趕性生長對遠期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EUGR早產兒需要適宜的追趕性生長,而不能過度。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韓樹萍教授

針對不同早產兒人群,如何實施追趕性生長?

追趕性生長需要個體化餵養方案,專家們討論後均認為應當根據早產兒的出生胎齡、出生體重、餵養狀況、生長評估以及併發症進行營養風險(高、中、低危)評估;根據不同的風險程度分層,給予個體化營養管理、調整餵養方案。

追趕性生長結果的衡量標準,追趕實現時間。

「在個體化營養管理中關於追趕性生長的時間,其實主要是看強化營養的時間。」韓樹萍教授談到。但即使是營養風險程度相同的早產兒,其強化營養的時間也存在個體差異。要根據體格生長各項指標在校正同月齡的百分位數決定是否繼續或停止強化營養,最好達到P25~P50,小於胎齡兒>P10,再參考個體增長速率情況,注意避免體重/身長大於P90。

同時楊傳忠教授也提醒,「追趕性生長可維持到1~2歲左右,並非越快越好,有些孩子需要長期的追趕。」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楊傳忠教授

晚期早產兒院內如何做到不發生EUGR或併發症?

在臨床上這是一個很難避免的問題,專家們討論後一致認為「臨床上應該以預防為主」。

「首先,我們需要重視晚期早產兒這一群體,」韓彤妍教授強調,「晚期早產兒在早產兒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我們應當了解到晚期早產兒發生各種併發症的風險遠高於足月兒。其次還要加強院內管理,給予患兒充分的腸內外營養,滿足其生長髮育的需求;並做好感染、低血糖、黃疸等併發症的早期監測。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韓彤妍教授

晚期早產兒的院外營養如何做到個體化對待?

院外餵養方案的選擇既要考慮到晚期早產兒的營養風險程度,又要根據隨訪中監測的生長速率和水準、攝入奶量等綜合因素進行調整,使其達到理想適宜的生長狀態。

母乳餵養是早產兒的最佳餵養方案,但對於無法母乳餵養的早產兒來說,<34周或<2000 g的早產兒應給予早產兒配方奶餵養。而對於>34周或>2000 g的早產兒,如長期採用早產兒配方奶,又會導致過多能量、蛋白質等的攝入,增加代謝負荷,此類晚期早產兒更適合使用能量、蛋白質密度稍低的早產兒過渡配方奶。[2]目前國內各地晚期早產兒的現狀、挑戰和建議措施。

一方面,晚期早產兒群體數量巨大,因此必須在出生時就對晚期早產兒加強管理,並做好出院時的評估宣教。另一方面,目前全國各地各部門早產兒構成比不同、救治能力不一、各級各類各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新指南、新理念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李燕教授

如何來改善這一現狀?廣大兒科醫生需要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

BNIC線上專欄

為了更好地實行嬰幼兒科學營養管理,由朱建幸教授牽頭聯合五大學科(新生兒、營養、兒保、消化、圍產)專家合力打造BNIC (Better Nutrition for Infant and Child,實現嬰幼兒更好營養)項目,成立線上教育專欄。

與會專家合照

線上教育專欄聚焦國內外嬰幼兒營養與健康,尤其是早產兒營養管理及腸道健康。為廣大醫生提供學術交流和討論平台,通過專家對營養領域熱點知識的解讀與討論,讓醫生們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進行學習,更好地促進學術知識的傳播。

「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平台可以加深醫生們對嬰幼兒營養與健康的關注,更好地推動兒科領域發展。」朱建幸教授最後談到。

參考文獻:

1.Organization W H . Born too soon: the global action report on preterm birth[J].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12, 380(9855):1713.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餵養建議.中華兒科雜誌.2009;7:47(7):508-510.

3.Ehrenkranz RA, Dusick A, Vohr B, Wright L, Wrage L, Poole W. Growth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fluences neurodevelopmental and growth outcomes of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Pediatrics 2006; 117:1253–61.

4.Ken K. Ong, Kathy Kennedy, Eur?dice Casta~neda-Gutierrez , et al. Postnatal growth in preterm infants and later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Acta P?diatrica 2015 104, pp. 974–986

5.Ulf Ekelund, Ken K. Ong, Yvonne ′ Linne ′ , Martin Neovius , et al. Association of Weight Gain in Infancy and EarlyChildhood with Metabolic Risk in Young Adult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anuary 2007, 92(1):98–103

6.Finken MJ, Keijzer-Veen MG, Dekker FW, et al. Preterm birth and later insulin resistance: effects of birth weight and postnatal growth in a population 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into adult life. Diabetologia 2006; 49: 478–85.

7.Gerthe F. Kerkhof, Ruben H. Willemsen, et al. Health Profile of Young Adults Born Preterm: Negative Effects of Rapid Weight Gain in Early Lif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December 2012, 97(12):4498–4506

8.Singhal A, Cole TJ, Fewtrell M, Deanfield J, Lucas A. Is slower early growth beneficial for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health? Circulation 2004; 109: 1108–13.

9.Roya Kelishadi, Ali Akbar Haghdoost, Fahimeh Jamshidi , et al. Low birthweight or rapid catch-up growth: which is more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later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Paediatrics and International Child Health 2014.

10.Loftin R W , Habli M , Snyder C C , et al. Late preterm birth.[J]. Reviews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0, 3(1):10.

11.Lapillonne A, et al. Nutri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late-preterm infant and the preterm infant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J Pediatr. 2013 Mar;162(3 Suppl):S90-100.

12.CDC, NCHS Linked Birth/Infant Death Data Set, 2004

13.PEDIATRICS, 中文版 2009: 4 (11), 683

14.魯利群, 等. 晚期早產兒研究進展. 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11, 26(20):1605-8.

15.Guasch XD, et al. Late preterm infants: A population at underestimated risk. An Pediatr (Barc). 2009 Oct;71(4):291-8.

16.Visruthan NK, et al. Neonatal Outcome of the Late Preterm Infant (34 to 36 Weeks): The Singapore Story.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15 Jul;44(7):235-4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