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單憑類風濕因子來判斷是否患了類風濕可靠嗎?本文告訴你

類風濕因子(RF)是人體血清中較早被發現的一類自身抗體,有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包括部分經驗不足的醫生由於對疾病認識不夠,常常以類風濕因子陽性或陰性來判斷是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張政主任表示,類風濕因子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重要血清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標準,這種判斷方法太過草率,誤診的可能性太高。

RF陽性不一定就是類風濕

RF存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清和關節液中,可以分為IgM、IgG、IgA、IgE4型。持續高水準的IgM型RF陽性患者更容易發生骨侵蝕,因此臨床中常檢測的也是IgM型RF。RF正常範圍是0-20IU/ml。RF的量超過一定的滴度時稱為RF陽性。

關節痛的同時合併有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嗎?結果當然是否定的。RF並不是類風濕獨有的特異性抗體,可在多種疾病中出現,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如乾燥綜合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此外,也可見於一些惡性疾病,尤其B細胞腫瘤。實際上,RF在年輕健康人群中也可檢出,陽性率約為4%,隨著年齡增長,無自身免疫疾病患者RF檢出率可逐漸升高,報導的陽性率範圍為3-25%不等。

RF陰性也有可能是類風濕

RF陰性是指RF值在正常範圍內,但這也不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因為有15%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RF始終為陰性,一些早期不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RF也有陰性的可能,而且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檢測出RF是陰性的情況下,還需結合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等檢查,才能確診是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RF和CCP聯合檢測有助於提高類風濕的早期確診率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是環狀聚絲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為主的抗體。它對類風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早期類風濕患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2009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和歐洲抗風濕聯盟提出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除了對關節受累、滑膜炎持續時間、急性時反應物的評分外,還對血清學指標包括CCP和RF進行判定。RF對類風濕診斷的靈敏度較高,但特異度相對較差,而CCP對診斷類風濕具有較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可作為鑒別類風濕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指標,因此RF和CCP聯合檢測有助於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確診率。

關於類風濕臨床診療的建議

1、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除了根據上述血清學指標,還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其他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

2、若有對稱性小關節疼痛,腫脹,伴有晨僵,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因子陽性,關節X片有骨侵蝕,需高度警惕類風濕性關節炎。

3、一部分類風濕患者血清中RF呈陰性,可以通過檢測免疫複合物中的RF以確診。

4、類風濕關節炎炎症部位及發病程度、範圍等等可通過HD-熱層析檢查進行定性、定量檢查,及全程動態監測關節疾病發展趨勢,以便及時優化治療方案,提升療效。

(HD-熱層析檢測系統檢查人體關節成像)

5、在身體關節出現不適癥狀的時候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確診後再對症治療。早期診斷、科學治療、加上功能鍛煉,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和控制的。

搜索「zztffs120(鄭州痛風風濕病醫院)」添加關注,了解更多風濕小常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