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網,知識不應變成高消費

中國最大的論文資料庫知網,最近在一場爭議金額不足50元的官司中敗訴。這場官司的起因是,蘇州大學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因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他只能充值了50元。隨後,小劉想退回餘額卻遭到拒絕,於是將知網告上法庭。官司敗訴後,知網在網站支付頁面增加了自定義充值選項。

這場官司涉及金額雖然很小,意義卻不一般。這是對以個人之力打破知網霸道經營的一種努力,具有公益訴訟的特徵。這背後,不光是小劉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千千萬萬知網用戶都面臨的類似問題。就說我自己,在知網帳上也躺著幾十元,充值已經好幾年了。這就像共享單車的押金一樣,彙集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設置最低充值金額限制,這本身不合理,充值了不能退,更是霸氣側漏。因此,法院判決等於是為知網用戶贏得了應有權益。

但這只是知網的霸道服務與經營的側面反映,與收費方式的不合理相比,知網在論文收錄、版權付費與資料庫使用方面更是問題多多,爭訟不休。知網目前是收錄國內論文、報刊文章等數據最完備的平台,但這些論文和文章是知網運營商採取極為低廉的手段獲取的。這些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起訴過知網收錄文章不付費,包括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都起訴知網侵害有關作家的著作權並勝訴。

有消息披露,2008年以後知網給博士論文著作權人的報酬是,面值400元的知網「檢索閱讀卡」和100元現金。也就說,除了這麼一點現金,其他所謂稿酬,著作權人只能在知網上「消費」,而在這過程中,知網又是有利可圖。可以想見,知網在版權付費上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而另一方面,知網在收費上卻絲毫沒有心慈手軟,國內不少高校因無法忍受知網的漲價而不得不暫停訪問知網資料庫的服務。而就其下載價格來講,也並不便宜。以單頁下載費用0.5元計算,一篇50頁的論文下載下來就要25元,這都比買書還貴了。

一方面壓低稿酬,另一方面抬高服務價格,無怪乎知網毛利率連續多年超過50%。但要看到,知網這是以不尊重版權的方式打造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如此操作簡直令中國版權保護事業蒙羞。以市場化的方式探索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這並非不可以,要求知網變為公益性平台也未必是提高效率的辦法,但做版權交易的不尊重版權,提供服務還要挑肥揀瘦,這是讓人難以忍受的。這實際上拉低了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水準,本身是不利於版權保護的。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知網的網站建設、服務內容與服務手段,非常乏善可陳,比許多免費的圖書公共資源平台不是差那麼一點點。

知網打輸官司已是尋常事,這次能夠在敗訴後立即調整收費方式,說明它可能看到了自身不足之處。不設置最低充值金額,也有利於鼓勵人們使用付費搜索下載,這對知網有利無弊。希望知網能夠舉一反三,在版權付費和服務質量上有所改進,以改變人們心目中的霸道形象。論文等基礎文獻是搞學術研究必不可少的知識資源,既不能被某一個平台壟斷,也不應變成「高消費」,否則其始作俑者罪過就大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