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款保險健康告知竟有差異 消費者道德選擇風險增大

  同款保險健康告知竟有差異 消費者道德選擇風險增大

  《投資者報》記者 潘亦純

  與體檢投保相比,健康告知給消費者道德選擇的機會,也給保險公司的風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坦率地講,買保險本來就是規避風險的好手段。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購買保險的資格,健康告知便是購買保險的一道門檻。

  通常,我們在購買重疾險、醫療險等健康險時,填好投保資訊之後,通常還需要填一份健康告知,只有符合健康告知的消費型,才能順利承保,而無法通過健康告知的消費者,則在人工核保之後,面臨增加保險費承保、責任除外承保、延期承保甚至拒保的局面。

  目前,健康告知已經在保險行業廣泛使用,但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依然值得關注。

  健康告知是為降低承保成本?

  一份健康告知,一般由四部分組成,首先是過往投保經歷,例如是否有在其他公司投保或者被拒保經歷;其次,健康告知會對被保險人身高體重、出生體重、是否吸煙等狀況進行詢問;第三,將詢問被保險人病史或者是否存在某種不良症狀等;最後,健康告知將關注被保險人直系親屬的病史情況。

  一些保險產品的健康告知還包括近期是否有國外旅遊的經歷等問題(有些海外流行病如埃博拉也在一些保險保障範圍之內)。

  與傳統的體檢投保相比,健康告知顯然非常方便。消費者只需要如實告知,並且沒有特殊狀況,就可以一秒投保,大大提高了消費者購買保險的效率。

  目前互聯網保險大多采取健康告知的方式,代理人管道方面,保額不超過50萬元的保險,也主要使用健康告知,而並不強製體檢投保。同時,從成本角度來看,健康告知也降低了公司的承保成本。

  不同平台的健康告知存有差異?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與體檢投保相比,健康告知給消費者道德選擇的機會。《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同一款產品在不同的管道,健康告知實際上也有所區別。

  例如目前市場上一款多次賠付型終身重疾險,該款產品不止在保險公司的官方微信上銷售,還在慧擇網上銷售,但該產品在不同管道的健康告知是不一樣的,在慧擇網上健康告知問題較少,而在官方微信上的健康告知的條款則更多。

  例如微信管道,該產品的某一條健康告知為:您在過去五年曾接受血液、X光、CT、MRI、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超聲波、內窺鏡檢查、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有異常。而慧擇網上該產品的該條健康告知則為:您在過去兩年內是否做過X光、超音波、彩超、CT、核磁共振、內窺鏡、病理活檢、眼底檢查、血液檢查、宮頸塗片檢查或其他檢查並且檢查結果有異常。

  此外,在官方微信上,該款產品還有包括是否懷孕等5項針對女性的健康告知條款,但慧擇網管道的健康告知則並沒有這些條款。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又比如市場上某款較受歡迎的百萬醫療險,其官網的產品有適用於女性被保險人的健康告知,即是否曾患有葡萄胎或其他妊娠滋養細胞疾病、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症狀,但螞蟻保險上同一款產品,則沒有這一條款。

  《投資者報》記者通過與業內交流了解到,這樣的方式實際上是符合規則的,一些第三方平台會基於自身風控手段及客戶數據,對健康告知進行調整,所以會出現同一款產品健康告知並不完全相同的情況。

  然而,這樣的調整對保險公司來說,會增加消費者道德選擇的風險。以上述提及的多次賠付型終身重疾險為例,一名懷孕的女性消費者,在慧擇網投保則無需告知,這對保險公司風控帶來一定的壓力。

  此前曾有資深產品經理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同一款產品在不同管道(不同健康告知)下,公司將分管道進行風險控制。

  告知方式對未體檢者更友好?

  如上所述,填寫健康告知是消費者投保的必經之路。一般而言,填寫健康告知的原則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如果自身有健康告知裡出現的狀況,那麽必須如實填寫,不存在、不知曉、沒有確診的情況則無需填寫。

  這樣的健康告知方式就比較依賴於消費者對個人身體狀況的了解程度。

  此前,《投資者報》記者在與不少保險代理人交流時,對方均建議記者在買保險之前,先不要去體檢,這樣順利通過健康告知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在健康告知中,不知道、沒確診疾病則不存在,如果不進行體檢,也就不知道身體的毛病,也就有更大概率直接通過健康告知。

  不過,有不少消費者對健康告知這種告知方式存有疑惑,難道健康告知對不體檢者更為友好?而對體檢者更為苛刻(畢竟體檢之後發現身體完全沒有毛病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特別是在生活工作壓力較大的一線城市)?儘管保險公司在設計健康告知時並沒有這種主觀意願,但或許仍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暗自後悔:“如果當時我沒體檢就好了。”

  一位來自北京的王女士便是如此。由於關注身體健康,她每年都定期做體檢。2017年,王女士體檢時發現自己患有甲狀腺結節。當時,王女士並沒有購買保險,一年後有購買保險的意識時,卻發現甲狀腺結節出現在許多保險產品的健康告知中,如果患有甲狀腺結節,那麽投保時則需要告知,通過人工核保之後,才能知道是否能夠順利承保。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已經有不少保險產品,已經上線了智能核保功能。如果甲狀腺的檢查結果符合標準,則依然可以甲狀腺癌責任除外承保。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王女士當初沒有體檢,那麽她或許能夠更為順利地投保,而不需要除外責任。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矛盾,儘管這種矛盾並非主觀造成。在目前的情況下,消費者也只能選擇對自己更為有利的投保手段。■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