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政部部長: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做好六個穩

  財政部部長劉昆: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做好“六個穩”

  8月28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劉昆稱,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安排,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1至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791.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從構成看,稅收收入107709.18億元,增長14%,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88.4%,比去年全年提高4.7個百分點。從級次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497.04億元,為預算的68.5%,增長1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3294.31億元,增長8.5%。31個省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有14個,個位數增長的有13個,收入下降的有4個。

  1至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5536.5億元,增長7.3%,支出進度達到59.8%,比序時進度快1.5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7911.86億元,完成預算的55.2%,增長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624.64億元,增長7.1%。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4220.58億元,增長7.8%,完成預算的62.9%。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節能環保等支出分別增長7%、16.1%、10.2%、8.9%、9.7%。中央基建投資預算下達4944.65億元,佔預算的92%。

  劉昆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經濟運行狀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在進一步落實好年初頒布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和投資運營,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持續為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

  劉昆強調,將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督促和指導地方加快新增債券發行節奏,保障必要的在建工程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存量政府債務置換,支持地方騰出財力用於擴大有效投資。還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範圍,支持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中西部地區實施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繼續開展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複。

  劉昆稱,將落實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繼續加快推進帳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推動頒布交通運輸、科技、生態環境等領域改革方案。頒布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制度性檔案,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市場化和專業化水準。推動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統籌推進中央黨政機構和事業部門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以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工作。建立健全國有資產報告機制,確保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按時完成。

  劉昆強調,下一步要堅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堅持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範行為,嚴禁各種違法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債務負總責,省級以下政府各負其責,重點加強對高風險地區債務化解力度。進一步完善地方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強化財政約束,有效抑製地方不具還款能力的項目建設。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肅問責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研究頒布加快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地方政府債務資訊公開等制度辦法,加快推進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健全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