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價在松動 未來是跌還是漲?

影片加載中,請稍候...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德林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對於不能滿足持續人口淨流入等相關條件的城市而言,那高虛的房價隻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房價在松動,這是下跌的開始,還是盤整後為新一輪的上漲蓄勢。但是,在德林社看到的種種信號面前,也許你該對重新審視房價的上漲趨勢了。

  如果你是地產商,要是政府賣給你一塊“零溢價”的地,是不是覺得在中國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的說法?

  還真別說,杭州就出現了這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7月26日,去年8月份剛剛撤縣設區的臨安區,青山湖科技城板塊的一塊地,僅經過1輪競拍就以9400元/平方米的底價成交,0溢價

  7月30日,旭輝才經過3輪競拍,就在杭州蕭山拍到了一塊幾乎0溢價的地。

  進入下半年以來,杭州市成交的26宗居住用地中,溢價最高的僅為41%。不僅溢價低,不少地塊還是以底價成交,甚至還有流拍的。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另一個二線城市----廈門出現了地價腰斬現象。據說地王揮淚拋售,房價下跌上萬元!高位衝進去的投資客,大套的浮虧上百萬,小套的浮虧五十萬.更令人痛苦的是,因為限售政策這些韭菜還不能割肉。

 (資料來源於安居客,2018年廈門房價均價走勢) (資料來源於安居客,2018年廈門房價均價走勢)
(資料來源於安居客,2018年杭州房價均價走勢)(資料來源於安居客,2018年杭州房價均價走勢)

  經過德林社查詢相關數據發現,2018年7月份至8月,杭州房價開始出現回落勢頭,而廈門房價至去年9月開始就開始了下跌之路,直到近期才出現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二手房市場 , 出現了實質性下跌。

  這對於地王頻出,房價高歌猛進的中國樓市來說的確是個不尋常的現象(要知道杭州和廈門都是有代表性的城市),那麽這背後又有什麽原因呢?

  房價漲跌一方面與民眾的心理預期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房地產公司主動降價售賣有關。

  現實情況是,現在的房地產公司一直面臨資金緊張的巨大壓力。一直以“高周轉”著稱的碧桂園為例,這家龍頭企業近期頻繁事故頻出。媒體報導稱正常蓋一層樓需要6天,而碧桂園一層只需要0.75天。為什麽碧桂園要冒著出事故的風險也要去這麽做呢?

 (該圖表以2017年年度報表數據計算得出) (該圖表以2017年年度報表數據計算得出)

  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準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帳款的速度就越快,這樣會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以2017年為例,碧桂園存貨周轉天數大約為620.68天,中國恆大存貨周轉天數大約為1440天,萬科存貨周轉天數為大約為1198.03天,保利地產存貨周轉天數為1333.33天。值得注意的是,四大房企的存貨周轉率基本低於0.6,從數值來看存貨周轉率並不高。

A股上市龍頭房企

2017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億元)

2018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億元)

經營現金流變動幅度(%)

萬科集團

-95.24

-277.5

-191%

保利地產

-137.5

-262.7

-91%

華夏幸福

-24.15

-96.03

-297%

招商蛇口

-111.2

-91.52

17.6%

華僑城A

-75.11

-65.90

12.2%

  (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我們再來看看幾個有代表性的A股上市房企相關數據。對比2017與2018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情況可知,A股上市龍頭房企經營現金流基本為負數,除了招商蛇口華僑城A今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有所改善以外,其它三大房企經營現金流情況變得更加嚴峻。

  所以這些房地產公司要想跑馬圈地、脫穎而出,快魚策略才是是上策。通俗點說就是死命提高周轉率扛過高負債還款壓力。具體表現為:及時收回現金-----然後拿地開發---配套到位----開盤銷售,------再收回現金.......那這背後的根源就是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多數房地產公司資金嚴重吃緊,所以出現了一些開發商不惜“割肉”出售建案以周轉資金的現象。

  優質的龍頭企業尚且如此,那些小房企的情況可想而知不會好到哪裡去。

  近期中央政治局也正式定調要堅決遏製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以前,德林社就在《大招來了,房價要變天了》這篇文章說過棚改貨幣化安置對一些二三四線樓市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棚改收緊後,一部分潛在購買力就被限制了,即使將來有新盤集中入市,市場還能承接得住這些項目嗎?開發商心裡其實是十分清楚的。

  同時,監管層持續對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嚴防死守。房地產公司被迫廣開門路、自籌資金。但借錢是有成本的,房企通過各種方式融資,無論是難度還是成本都在上升。錢一缺,大家都不玩了,火爆的土拍溢價率和地王也就難以再現,部分二線樓市也就變得冷清了。

  在去杠杆和嚴調控的大背景下,一些現金流差中小房企終究會被市場淘汰,即使是一些大房企,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隨時可能轟然倒塌,真正能存活留下來的會是那些現金流充足的房企。

  杭州“零溢價”和廈門房價崩潰現象的出現不是偶然。現在財政收入增長最快的有兩個,一個是個稅,一個是土地,在其他收入不行時,加大土地供應,而企業又沒錢,加之國家調控力度加大,“零溢價”就出現了。無論價格是市場自發調整,還是被政策施壓,這兩個二線樓市“涼涼”的背後,是人們看漲的心理預期逐漸在改變。

  總之,房子最終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德林社認為伴隨著不動產資訊全國聯網和、貨幣棚改化安置改革、房產稅草案逐漸成型和高層定調等一系列信號出現,一些價格嚴重偏離實際的城市房價下跌是有可能的。

  德林社非常認可行業內對房價判斷的一種觀點: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對於不能滿足持續人口淨流入等相關條件的城市而言,那高虛的房價隻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所以,首套剛需買房沒的說,畢竟有家的幸福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如果是投資,還是謹慎為妙,一是上漲太空已經有限,二是流動性被不斷鎖死,三還有下跌風險。因此,現在而言,投資買房已經不是一個好買賣。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爆語》主持人。三分鐘財經脫口秀,每天一個資本真相,微信公眾號:delinsh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