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操並不想殺陳宮,為何陳宮一心求死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隨著呂布在戰場上的失利,徐州大部分官吏和士族階層紛紛倒向曹操陣營,這時候呂布又想起了身邊還有陳宮這麽一位謀臣,於是陳宮開始浮出水面,見諸於史籍。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兵指彭城,呂布打算固守。陳宮獻策說:“宜逆擊之,以逸擊勞,無不克也。”這時候陳宮和呂布的關係隨著徐州官吏和士族的反叛已有所改善,但是呂布對陳宮還是有點不放心。呂布說:“不如待其來攻,蹙著泗水中”(以上見《三國志·呂布傳》注引《獻帝春秋》,《資治通鑒》亦載)。呂布不思進取、坐以待斃,結果兵敗彭城,彭城相侯諧做了曹操的俘虜,呂布、陳宮倉皇逃往下邳。

之後,曹操兵圍下邳。《資治通鑒》記載:“操遣布書,為陳禍福;布懼,欲降。陳宮曰:‘曹操遠來,熱不能久。將軍若以步騎出屯於外,宮將余眾閉守於內,若向將軍,宮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則將軍救於外。不過旬月,操軍食盡,擊之,可破也。’布然之,欲使宮與高順守城,自將騎斷操糧道。布妻謂布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猶舍而歸我。今將軍厚公台不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複為將軍妻哉!’布乃止;潛遣其官屬許汜、王楷求救於袁術。”

可以想象此時陳宮的憤怒:聽信妻妾之言而不納良策,無疑是對陳宮的一種侮辱。陳宮的心情在《三國志·呂布傳》注引《獻帝春秋》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及太祖軍攻之急,布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當自首〕明公。’陳宮曰:‘逆賊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

可見,陳宮對呂布的不滿與憤怒至此已經達到極限,當眾指責呂布。同時,陳宮又把對呂布的不滿與憤怒全部轉移到曹操身上,這也為他日後的一心赴死埋下了伏筆。陳宮稱曹操“逆賊”,顯示出他對曹操極度的痛恨。此時曹操已是朝廷任命的司空、代理車騎將軍,屬於王者之師,何“逆”之有?想當初陳宮等人私授曹操兗州牧,自言所謂“霸王之業”,自己也算不上大漢的忠臣孝子,何“忠”之有?這時的陳宮口不擇言,《三國志·呂布傳》中的“陳宮等自以負罪深”恐怕才是陳宮的真正原因吧!

說到陳宮對曹操的了解,也是非常不全面的。私授曹操兗州牧之時,陳宮認為曹操是“命世之才”,僅僅是看到了曹操的一個方面:精乾;曹操屠徐州、殺邊讓又讓陳宮發現了另一方面:凶殘;張邈被夷三族,使陳宮的印象進一步加深。但陳宮沒有注意到曹操的第三個方面:寬容。當年和張邈、陳宮一起先後叛亂的魏種、畢諶等人都得到了曹操的寬容,沒有被殺。正是因為陳宮對曹操的不了解,才導致了陳宮最後的悲劇。

白門樓兵敗被俘後,陳宮和曹操的一問一答寓意頗多。曹操再三暗示要陳宮投降,陳宮則一心求死。陳宮求死的原因大概有兩個:其一,陳宮認為曹操是在惺惺作態。這一點可以從《三國志·呂布傳》注引《獻帝春秋》中陳宮在白門樓上說的“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裡得到印證。陳宮認為自己已經看穿了曹操的面目,即使自己搖尾乞憐,也難逃被殺的命運。其二,講究名士氣節,不願搖尾乞憐,屈膝投降。更不想因此為後人恥笑。魚豢《典略》中陳宮說:“請出就戮,以明軍法。”正是這兩種理由的綜合體現。

至於陳宮所說的:“宮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存否,在明公,不在宮也。”和“宮聞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宮也”,意境深遠。很可能是通過這種方式保全家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陳宮所謂的“忠義”並不是真心實意的,原本陳宮只是想利用呂布滿足兗州官吏和士族階層的利益,同呂布的關係只是相互利用,隻不過到了後來張邈被殺、三族被誅,陳宮走投無路,只能依附呂布,雖然不太可能參與反叛,但對呂布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從他對呂布的認識來看,陳宮認為呂布不及曹操,隻不過因為對曹操的認識不足而一心求死;在呂布手下幹了三年,一事無成,反遭誣陷,又不能處理好與呂布手下將領的關係,殺身成仁也許是陳宮早就想好的唯一選擇。

參考書籍:《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