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證券報頭版:基金經理稱股票倉位不宜過低

華夏、匯添富、景順長城、嘉實等公募基金陸續公布旗下部分產品2018年年報。從基金年報看,2018年下半年,保險機構、券商等增持頭部ETF逾百億份,在2019年股市反彈行情來臨前進行布局。年報披露之際,A股正在經歷由快速反彈轉為震蕩的過程,基金經理對後市謹慎樂觀,總體看好結構性行情,尤其青睞消費、高科技、高端製造等板塊。

保險公司券商增持ETF

首批公募基金年報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2018年下半年對部分頭部ETF的增持量達105.12億份,個人投資者的增持量也達57.69億份。

2018年年中至2018年年底,機構投資者增持華夏上證50ETF份額33.04億份,增持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28.51億份,增持華夏滬深300ETF份額14.69億份,增持嘉實滬深300ETF份額12.85億份,增持南方中證500ETF份額16.03億份。機構投資者對上述產品合計增持105.12億份。

從前十大持有人看,在上述ETF增持機構中,保險機構、券商、信託產品大量現身。例如,國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對華夏上證50ETF持有份額從2018年年中的3.82億份增長到2018年年底的6.73億份,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持有份額從1.24億份增長到5.06億份。

今年以來,隨著股市的反彈,相關ETF漲勢良好。Wind數據顯示,從交易情況看,截至3月27日,今年以來華夏上證50ETF上漲19.12%,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上漲24.13%,南方中證500ETF上漲30.94%,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分別上漲23.73%和23.47%。

對今年預期更樂觀

在年報中,績優基金經理紛紛表示,2019年依然是較為複雜的一年,但經歷過去一年系統性回調,對後市有較強信心。

前海開源基金旗下基金經理邱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內經濟可能仍存在下行壓力。但是,改革開放加速有助於經濟增長模式切換,即從過去低效率的需求總量刺激轉到通過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健康路徑上。未來經濟增速可能會降低,但增長質量和持續性會更好,這也將帶來企業內在價值更確定的持續性增長。

“儘管短期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仍在惡化,但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前景在改善。對價值投資者而言,目前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時機,因為極低的價格意味著極高的安全邊際與潛在空間。”邱傑說。

東方紅睿豐靈活配置基金的基金經理林鵬認為,決定中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的優勢並未消失。中國擁有規模經濟優勢,擁有重視商業的政府和社會傳統,有利於企業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和工程師紅利還在發酵。

上投摩根核心優選基金的基金經理孫芳認為,2019年將是較為複雜、充滿挑戰的一年。雖然市場一致預期宏觀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但是對於向下的程度以及何時觸及底部依然有較大分歧。在宏觀因素未能明晰的情況下,只能更多地自下而上尋求機會。今年的有利因素首先在於資金面總體寬鬆,實際利率將持續下行。根據樂觀估計,明晟指數公司(MSCI)宣布進一步提升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的影響,將吸引數以千億元計的外資。儘管盈利預期有下修可能,但與歷史相比,A股絕對估值和相對其他資產的估值目前處於有吸引力的水準。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2019年比2018年稍偏樂觀。在資產配置方面,股票開始有機會,倉位不宜過低。”孫芳建議,超配景氣程度保持改善的少數細分行業。對於其他行業,應抓住能保持競爭優勢地位的低估值行業龍頭。同時,輔以自下而上尋找個股性投資機會。

青睞消費、高科技等板塊

具體到板塊方面,華夏行業精選基金的基金經理孫彬和佟巍認為,由於估值已明顯收縮,2019年市場結構性機會多於2018年。看好2019年估值能有所提升的板塊。

“為應對不確定性的宏觀環境,會更偏好弱周期的消費成長股以及科技類成長股。”景順長城基金經理楊銳文認為,對股票市場是相對樂觀的。畢竟股票市場領先於宏觀經濟,而優質企業會率先從低迷的經濟中走出來。中國市場縱深足夠大、消費潛力也足夠大,市場蘊含多層次機會。

嘉實領先成長基金的基金經理邵秋濤認為,2019年A股結構性機會將逐步浮現。與傳統經濟周期弱相關的新興成長行業既能保持盈利穩定增長,又能享受估值恢復上升,將為投資者帶來長期收益。看好大健康、醫療服務、新興消費、網絡安全、產業互聯網、新能源等新興成長行業。低估值藍籌股也能享受估值回升紅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