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資者“用腳投票” 6隻股票已拉響“面值退市”警報

本報記者 孟珂

今年“面值退市”正成為A股退市的一個新路徑。按照滬深交易所相關上市管理規定,如果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那麽公司股票將會觸及“面值退市”紅線,交易所將對股票采取強製退市處理。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滬深兩市共有6隻股票低於1元面值,包括*ST華信、*ST雛鷹、金亞科技、*ST華業、*ST大控、*ST歐浦。

其中,截至上一個交易日(8月9日),*ST華信收盤價為0.78元/股,已連續15個交易日股價低於股票面值(1元)。如按照*ST股5%的漲幅限制計算,在接下來的5個交易日裡,公司股價如果全部漲停,最終的價格必須依靠四舍五入才能約等於1元,可謂十分驚險。另外,*ST雛鷹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格低於面值,已於8月2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將於停牌起15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多數低價股是由於自身原因,涉嫌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投資者‘’用腳投票’使得股價低於面值。”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今資本市場處於改革中,退市方式創新,部分低價股比往日更容易面臨退市。

在劉哲看來,之前確實存在對殼資源過度關注,導致了一些低價股存在短期炒作的行為,但隨著科創板上市制度的改革、IPO常態化、退市機制的不斷完善,這種投機炒作的行為得到了一定遏製。

值得關注的是,5月份以來,“1元股”迅速擴容,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1日,滬深兩市“1元股”僅有18隻,但截至8月11日,滬深兩市“1元股”新增54隻,已有72隻。

對此,劉哲表示,未來對股票的選擇需要更多的從價值投資的角度進行,區分造成低價的原因,判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不能簡單的靠低價、殼資源等投機標準,試圖博取短期收益。

“完善和落實市場的退市機制,有利於加強市場的新陳代謝,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資源配置,使得投資者更趨向於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預計未來退市率還會進一步提升。”劉哲表示。

葛壽淨認為,隨著各類投資者保護舉措的不斷完善,例如完善民事賠償機制、簡化前置條件認定、區別對待退市整理期等,會更好的實現股市退市率與投資者索賠效率的同步提升,這也是A股市場的發展方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