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14高炮”卷土重來?多條隱蔽產業鏈浮出水面

財聯社(北京,記者 薑樊)訊,“最近我收到了好多貸款的短信,看上去好像都是之前央視裡提到的‘714高炮’的信息。現在打擊力度不是很大嗎,為什麽還會有這樣的短信?”家住在上海市的周先生近日向財聯社記者爆料稱,沒有貸款需求的他竟然近日收到了不少類似的貸款短信。

財聯社記者根據周先生提供的貸款信息查看,這些貸款平台網址均十分相似,如果在網站上輸入短信上的網址,有一些顯示已經失效,有一些則跳轉到其他網站後才顯示貸款平台。而跳轉至後,只有輸入手機號碼等信息,或是下載相關軟體後才可以具體查看貸款內容。

財聯社記者下載了幾款相關軟體看到,這些貸款平台多為導流平台,導流的平台寫明日息0.04%,這意味著年化14.6%。

而在此前央視曝光的“714高炮”是指那些期限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網絡貸款,其包含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714高炮基本上90%都是以7天期為主。利息方面年化利率基本上都超過了1500%。

然而,隨著記者的深入調查,多條隱蔽的黑色產業鏈慢慢浮出水面:平台與借款人相互騙錢並都形成了各種產業鏈。

“現在監管對這類貸款查處得十分嚴格,所以這些平台不得不用假域名來隱藏身份。但他們之所以還存在,是因為市場對此仍有需求。”一位貸款行業的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714高炮”為了確保自身的不虧損,會將還不起錢的“老哥”介紹給別家“714高炮”平台,一些詐騙公司也利用“老哥”們的需求進行詐騙。而部分借款人則利用監管的打擊力度來“擼口子”、“逃廢債”,這已經成了他們的重要資金來源。

“看誰更能騙誰”似乎已經為這個灰色地帶最終的生存法則。然而,這也或多或少正在影響著相對合規的貸款平台正常業務。

屢禁不止的“714高炮”和電信詐騙

財聯社記者發現,並非只有周先生收到了含有“714高炮”的借款推薦短信,在一些論壇上,不少網友投訴稱,近日每天都會收到多條高炮貸款推廣信息,已嚴重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和工作。

財聯社記者從多人提供的短信截圖中發現,其中多家平台的名字與一些大平台名字相近,反覆出現在不同的短信中,例人中之龍蝦錢包、花花卡、你來貸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平台大多無法從工商局網站、天眼查等第三方信息網站上查到背後運營的公司或實際控制人,而頁面上並沒有留下相關運營方的任何信息。

一位借款人稱,其曾在龍蝦錢包上借款4500元錢,實際的到手只有3000元錢,除了高額的砍頭息和30%到40%的手續費以外,年化利率高達2000%。而每7天一個周期,從4月9日到5月12日,這位借款人已經欠款160家平台,一個月間貸款從3000元變為了40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30%左右的砍頭息是“714高炮”平台較為主流的比例。一位之情人士向記者透露,“714高炮”的借款人實際上都是信用極低的人,為了確保覆蓋風險,他們先把這部分資金提出,這樣本金就有所保障。而當借款人無法還款時,他們就會向其推薦其他“714高炮”平台,以確保資金的本金不受影響。但是借款人如何利滾利、如何債台高築,並不在他們考慮範圍內。

“這就像是擊鼓傳花,誰都不想自己是最後那一棒。”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儘管如今監管打擊的力度很大,現在“714高炮”平台也越來越隱蔽,但因為市場仍有需求,不少平台和個人仍然鋌而走險,不斷更新域名、以更隱僻的方式逃避著監管。

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借款人的需求猶在,一些電信詐騙也盯住了這群借款人:以“下戶費”、貸款手機等為誘餌的詐騙也屢見不鮮。

近日,武漢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就是盯住了這些急需用錢想貸款的人士。據媒體報導,詐騙團夥承諾利率低、放款快且不看申請人征信為誘餌,讓借款人下載公司app之後以各種理由收取數百元手續費並提前支付上千元利息,卻遲遲不曾放款,並將借款人微信拉黑。據調查,其中一個相關詐騙團夥兩個多月,僅258元手續費就進账100余筆,詐騙“效率”奇高。

借款人的“擼口子”與“逃廢債”

“714高炮”往往與套路貸等聯繫在一起,但是借款人有可能並非是“弱勢群體”,隨著記者調查的深入,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套路”逐漸顯現出來:借款人往往涉賭、涉毒,舉債度日,而在監管嚴厲打擊暴力催收、“714高炮”及套路貸時,“擼口子”則成了一些借款人逃廢債的重要方式。

知情人士介紹,一般這些借款人稱貸款平台為“口子”,新“口子”往往門檻較低且更容易貸出錢來。“就像打新一樣,很多借款人為了借新還舊,必須經常找新‘口子’來貸款。”

這位知情人士說,借款人知道如今監管正在打擊這些貸款平台,所以當他們無力還款時,便會以砍頭息過高、利率過高、暴力催收等相要挾,以此來“逃廢債”。而有些借款人甚至借款時就從未想過要還錢。這即是所謂的“擼口子”。而這些連“714高炮”都不願意借款的人,被稱為“老哥”。

“老哥”的數量其實並不少。財聯社記者輾轉多次了解到,一位曾從事個人“714高炮”的人士表示,經人介紹隻用了10萬元本金開始做起了放貸的買賣,原本以為“穩賺不賠”,但其實風險極大:在他放貸的三個月時間中,逾期率從最初第一個月的20%到40%,最後到達了60%以上。

這種“逃廢債”的方式也讓目前市面上相對合規性較高的平台也飽受其害。一位北京地區P2P平台高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監管現在尤其對暴力催收查處得嚴,而在催收時,平台別說真的以物換物,就是語氣略重一些,都有可能遭到“暴力催收”的舉報,催收工作越來越難進行。

實際上,這類“逃廢債”行為如今也已經越來越被監管層所重視,並進一步加強監管:信用建設已經列入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中。

不僅如此,多地互聯網金融協會也已經就此問題展開針對“逃廢債”的舉措。以北京為例,北京互金協會自今年年初起開始收集“逃廢債”人員名單,並一直在進行擴大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征集範圍。根據北互金協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份起,北互金協會收到31家機構12萬名以上惡意“逃廢債”行為人名單,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平台逾期率,增加回款率,有效震懾了社會惡意逃廢債行為。

而上海市互金協會也在近期發出經營倡議,要求業務合規真實的同時,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呼籲“對經多次催收仍逾期不還的,積極推動“老賴”借款人信息公示及在網貸機構、銀行等各類機構間信息共享,並將相關信息上報國家征信”。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這些逃廢債的老賴或將寸步難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