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癌症會遺傳和傳染嗎?

小張最近特別鬧心,他爸爸剛被查出大腸癌,交往一年的女友又提出分手。女友分手的理由是,聽說癌症會遺傳。惡性腫瘤是「遺傳病」嗎?是不是惡性腫瘤發病年齡越低,惡性程度就越大,也更容易遺傳?父母患癌,子女應該如何預防?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王寧副研究員做了解答。

惡性腫瘤是否會遺傳?

惡性腫瘤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絕大多數的腫瘤,不具有遺傳性。部分跟生殖系統有關係的,比如乳腺癌、卵巢癌、攝護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有遺傳性。但在癌症患者中,有遺傳史的人群隻佔5%-10%。絕大多數癌症並不是遺傳基因導致的。

更多腫瘤因素,是跟吸煙、過量飲酒、傳染病、有毒有害物質、異塵餘生有關係。所以,小張的問題,他的女朋友是非常極端,不能說因為家裡有人得了腫瘤,就對患者進行歧視,這是社會問題。

現在腫瘤已經超越了疾病,變成社會性問題。一個患者,很容易因病致貧,很容易來自部門、社會、親友的歧視,子女的就業、婚嫁都會受到影響。

很多年輕人父母得了腫瘤不敢說,就是怕婚姻受到影響。得了癌症之後,一些人不願意跟患者就餐,不願意跟患者接觸,不讓腫瘤患者回歸工作,甚至不讓腫瘤患者看孩子,這是不利益腫瘤患者回歸社會的。腫瘤患者脫離了正常的社會支撐,不易於恢復社會職責,也對康復不利。

癌症會傳染嗎?

腫瘤不具有傳染性,雖然有遺傳情況,也只是在特殊癌症中表現出來的低概率問題。不應該因為癌症給患者扣帽子。

哪些腫瘤是傳染性疾病所導致的呢?

腫瘤本身是不會傳染的,傳染病侵犯機體的時候,會導致細胞變異,沒有修復好,容易發生癌變。由傳染病引起的癌症包括:

一、長期肺結核,因為長期的炎症刺激,有一部分患者會轉變成肺癌。結核是肺癌的危險因素。

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我們肝炎患者多,所以肝癌數字比較大的。

三、HPV病毒感染導致宮頸癌。

四、EB病毒感染導致鼻咽癌。

五、HIV感染導致免疫力低下,機體不能正常清除變異細胞,而患上惡性腫瘤,如,卡波西肉瘤。

癌症基因是如何通過遺傳發展成癌症的?

因為攜帶一些缺陷的基因,這類人成為癌症易感人群,輕微的損傷就容易導致細胞突變發展成癌細胞。還有一類基因位點的缺陷是不能正常識別癌細胞從而調動自己的免疫系統在癌細胞生成的初期消滅它,從而發展成癌症。

家裡出現癌症患者,有必要去檢測癌症基因嗎?

全人群去做這個檢測,是沒有必要的。

一、即使攜帶了一些缺陷基因,患病的概率還是很低的。大多數人即使攜帶了這些基因,一輩子也不會得癌症。

二、最重要的一點是,惡性腫瘤其實更是一個生活方式疾病,遺傳只是發病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取決於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

三、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攜帶一些不健康的基因。主動做基因檢測的人群,很多都是過度關心自己身體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攜帶某個癌症基因,很多人會因此惶惶不可終日。而這個基因檢測在評估發病風險上,並不是一個特別科學的辦法,不能具體知道什麼時候會得癌症。如果給人帶上將來可能得癌症的陰影的話,會造成無形壓力。人在恐慌的狀態下,會影響睡眠、休息,很難讓人恢復一個好的狀況。反而嚇出病來。

四、從醫學倫理上來講,即使檢查出有這方面的基因,而不能進行相應的防治,其實也沒必要了。

家人得癌症了,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預防?

北京腫瘤防辦的數據,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家族性癌症。有的丈夫抽煙,丈夫得了肺癌,妻子吸入二手煙,就容易得肺癌。又比如,一家三口,大家都得大腸癌、胃癌,因為一家,吃飯都比較晚,大家白天都吃便當,晚上回來就大魚大肉吃一桌子,吃完也不運動。

其實癌症出現家族聚集性,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有相同的生活習慣。預防癌症,我們有一些保護因素,比如運動,運動可以讓身體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讓人擁有一個好的免疫,及早殺死癌細胞。此外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不熬夜,沒有精神壓力,都是預防癌症的好方法。

惡性腫瘤發病年齡越年輕,惡性度越高,越容易遺傳?

惡性腫瘤發病年齡與惡性程度和遺傳性無關,還是跟一生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累積的量有關係。接觸的少,發病越晚,接觸的多,發病越早。每個人應該主動預防,為自己健康負責。

防癌篩查應該怎麼做效果會更好?

癌症的早診早治非常重要。比如像肺癌,早期發現,80%以上都可以臨床痊癒的(活過五年不複發)。但目前北京市70%以上的肺癌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中晚期了。喪失了最好的治療機會,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就只有11%了。療效差很多。

防癌篩查應該根據家族史、個人健康史和生活習慣,來制定有針對性的體檢方案。

對於白領,有哪些防癌篩查的建議?

按照統計學的分類而言,惡性腫瘤一共有八九十種,而且男女好發的腫瘤是不盡相同的。目前建議,對全人群而言,40歲以上,需要抽血查甲胎蛋白(AFP),篩查肝癌。45歲以上、吸煙達到20包年的人(每天吸煙的包數乘以吸煙的年數),應該做低價螺旋CT來篩查肺癌,可以發現兩三毫米以下的結節。

對男性而言,40歲以上,需要每5年做一次胃鏡腸鏡來篩查消化道的腫瘤。50歲以上,還要加上攝護腺的檢查。

女性體檢的年齡要提前。現在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第一個發病的小高峰平均年齡都在35歲。所以35歲的女性要開始做乳腺的檢查。此外,在體檢中,30歲以後的女性可以做頸部超音波,對發現甲狀腺癌很重要。關於甲狀腺癌的篩查,目前還存在爭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全民大規模體檢不適於加入頸部超音波。他們認為,甲狀腺癌是一種溫和的癌症,查出時間早晚基本不影響預後,很多甲狀腺癌患者可以帶瘤生存,和諧共處。

?來源:中國健康教育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