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過早抬頭是聰明?還是發育遲緩?

橙子奶奶最近很得意,因為自家寶貝小孫子橙子出生二十多天就會抬頭了,而且抬得特別穩,不像別家的寶寶脖子軟軟的。都說呀孩子兩三個月才會抬頭,三個月才抬得穩,有些寶寶還需要練習才能抬得穩,橙子奶奶頓時覺得自家寶貝可真是無師自通、天賦異稟吶。誰知道接下來的滿月體檢,醫生診斷可不是那麼樂觀。

抬頭作為寶寶的第一個動作,是寶寶三月體檢衡量其發育情況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如果寶寶超過三個月遲遲不會抬頭的,可能是肌張力過低,甚至可能是腦癱的前期癥狀。這個很多家長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抬頭過早也是需要警惕的現象,那很大程度是寶寶肌張力過高導致的,肌張力過高不一定就是腦癱,但是腦癱的前期徵兆會出現肌張力高,伴隨厭奶哭鬧易激惹,吞咽困難,大動作過早或者過晚等現象,程度不同表徵也會有出入,家長們則需要密切關注,不可大意。

其實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個月,大多數寶寶都會存在肌張力微高的現象,所謂肌張力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簡單的說就是肌肉鬆弛情況下的緊張情況。我們常看到許多小寶寶出生沒多久身體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雙手緊緊握拳,換尿布的時候雙腳很難打開,但是隨著寶寶腦部神經逐漸完善,寶寶4個月後會逐漸好轉。至於肌張力過高的寶寶,就比普通肌張力微高的寶寶情況要嚴重些,比如滿月的時候就表現出特別易激惹,容易驚嚇,入睡困難,全身更僵硬,甚至就出現抬頭過早,甚至過早會站立的現象。

橙子媽媽聽了醫生診斷,回憶起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是非常容易驚醒哭鬧,都說滿月前的寶寶幾乎一整天都在睡,可是自家寶寶確實早晚都在鬧,當時以為是腸絞痛或者腹部脹氣,現在看來估計肌張力高導致易激惹也是原因之一。橙子媽說當時喂完奶讓寶寶豎著趴在自己肩膀上,想給寶寶拍嗝,寶寶的頭一直都在往後仰,全身總是打挺,脖子硬硬的,根本不像別家寶寶那樣軟綿綿趴在身上的狀態,還以為是寶寶筋骨好,沒想到這種所謂的早抬頭,其實是寶寶的被動姿勢,不是主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這種過早被動的動作,不僅不能說是聰明或者發育良好,反而可以說是發育遲緩的一種表現。

兒保科醫生告訴小編,很多寶寶在滿月或者三個月體檢的時候,都有肌張力過高的現象,但是寶寶的表徵卻沒有達到非用藥人為干涉腦部治療的程度,因為很多這樣的寶寶在往後的時間慢慢就會好,但是有極個別的寶寶好不了,甚至演變成腦癱,到時候再干涉治療其實就已經晚了。因此家長們必須時刻關注寶寶的各項表徵,如果寶寶四個月仍然有手緊握拳頭,全身緊繃沒有改善,要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期。

那麼面對這種肌張力過高的現象,我們要怎麼幫助寶寶呢?

除了要時時關注寶寶的狀況,還要積極地給寶寶做撫觸、做被動操,每天至少兩次,有條件的最好能給寶寶游泳,這樣就能很好的緩解寶寶肌張力高的情況,這類動作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種治療,只需要家長們勤快些就好,還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交流,好處多多。

關於撫觸和被動操的做法,網上有很多影片,小編就不重複羅列了,在這裡隻做細節提醒,僅供參考:

1、力道要夠。很多家長們怕自己捏疼了寶寶,只是在皮表輕輕摸,那是沒有效果的,其實寶寶很喜歡家長稍微有點力道的按壓,他們的肌肉會很舒服。具體的力道可以看寶寶的皮膚,按摩過後微微紅很開消失就好,如果揉的青紫就過於用力了,還有就是看寶寶的表情,其實做撫觸被動操的時候寶寶是很享受的,小編在給自家娃做操的時候,寶寶每次都笑得很開心;

2、不要漏了後頸和腿紋處的按摩。網上的很多教程都會重點在四肢腹部和背部,但是對於肌張力高的寶寶,尤其是脖子特別硬的,在寶寶趴過來的時候就要重點按揉後頸,幫寶寶鬆弛後頸肌肉。三個月的寶寶不太能豎著抱,都是斜著抱的多,因此寶寶很容易斜頸,左右肌肉不對稱,導致左右腿紋不對稱,因此腿紋和臀部要多按揉,特別是青蛙腿嚴重的寶寶,大腿的按揉很重要;

3、先撫觸後做操。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洗澡後光著身子做一次撫觸,這樣可以給寶寶提高睡眠品質,為夜間的長睡眠做準備。這個習慣很好,但是肌張力高的寶寶,撫觸多做些只有好處,那麼可以在被動操之前加做撫觸,不僅可以增加撫觸次數,還能讓寶寶在肌肉放鬆的情況下做操,寶寶接受度更高。

結語:並不是所有早抬頭的寶寶都是肌張力高導致的,現在孩子營養好,的確有些是發育良好的寶寶早抬頭。寶寶肌張力高,多數是寶媽在懷孕的時候發生胎兒臍帶繞頸或是生產異常如難產、羊水三度等致使胎兒缺氧造成的,如果寶媽們有這樣的異常懷孕生產史,寶寶也過早抬頭翻身、易激惹愛打挺,那麼家長多做撫觸被動操的同時,還需要積極的尋求醫生的指導幫助,如不能好轉,最好及早介入更專業康復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