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危機十周年丨10張圖告訴你美國的變與不變

2008年金融危機將美國經濟整體拖入衰退,數百萬人失去工作,房價暴跌和股市腰斬也讓家庭財富大幅縮水。在危機十年後的今天,美國很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已持續擴張35個季度,失業率觸及紀錄新低,股市和房價雙雙打破歷史新高,股市還走出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輪牛市行情。

但經濟復甦與就業改善,並未對美國工人的薪資增速帶來顯著提升。銀行“大而不能倒”的狀況也沒有發生改變,未來一旦陷入危機,華爾街的巨無霸們或許依然需要聯邦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社會貧富差距則進一步擴大,有錢的更有錢了,貧窮的更窮了。

1、GDP

在經歷近兩年的衰退後,美國經濟從2010年開始復甦。實際上復甦從2009年第四季度就開始了,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已經持續擴張35個季度。歷史上,美國GDP持續擴張的平均時長為15個季度。若從持續時間來看,這輪擴張表現不錯,而且還有望繼續。

但若從增速來看,美國經濟的復甦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2009年至2017年間,美國GDP的年增速一直都在2%上下浮動。歷史上,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速在3%左右。

雖然今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4.2%,美國總統川普也宣稱今年或可實現逾3%的年增速,但經濟學家們指出,上季度的擴張主要是受去年年底推出的減稅措施提振。隨著減稅效應消退,以及消費者支出受到利率上漲抑製,今年下半年的增速有可能放緩。

2、就業

金融危機造成美國大量人員失業。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失業人數總計260萬人,為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準。2009年1月就有近60萬美國人失業,失業率接近8%,並在當年10月觸及10%的最高水準。

到2018年8月,美國連續第95個月實現就業增長。當月失業率也降至3.9%,接近自196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

3、薪資水準

過去十年中,雖然就業情況持續改善,但美國工人的薪資增速卻長期停滯,以至於這一因素被視作勞動力市場的阿克琉斯之踵。直到今年8月,薪資增速才有所改善。當月美國的平均時薪同比增長2.9%,為2009年5月以來最快增速。但這一數據未經通脹調整,其代表的購買力並不一定強於之前。

4.預算赤字

金融危機期間,由於經濟衰退導致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大幅減少,以及政府為了提振經濟而大幅增加支出,美國2009年和2010年預算赤字佔GDP的比重分別高達9.8%和8.6%。

此後,隨著美國經濟逐步復甦,政府支出回歸正常水準,預算赤字佔GDP之比也逐漸回落。到2015年初,這一比值已降至2.4%。1970-2015年的歷史平均水準為2.8%。

但川普政府上台後,赤字規模料將大幅提高。因為去年年底推出的減稅措施將導致收入減少,而政府在軍事和國內項目上的開支卻不斷增加。高盛預計,到2021年,美國聯邦赤字佔GDP之比將升至5.5%,到2028年進一步升至7%。

5、債務

由於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連續幾年擴大支出以提振經濟,聯邦政府的債務總額也隨之水漲船高。2009年1月奧巴馬上任時,美國聯邦政府的總債務為11.1兆美元,與GDP之比為77%。到2017年1月奧巴馬卸任,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已高達19.8兆美元,逼近20兆美元大關,與GDP之比為104%。外界預計,美國債務佔GDP之比將在2030年後達到125%。

高盛指出,美國的財政前景“不容樂觀”,並且將在下一輪衰退中給美國的經濟穩定帶來威脅。該行認為,美國的借貸和償付能力不會面臨風險,但債務水準不斷上升,在債務可持續性成為重大問題前很早就會引發嚴重衝擊。

6、股市

2008年,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全年分別下挫38%和34%,雙雙創下1931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當年,納斯達克指數也下跌40.5%。不過自2009年3月9日觸及666點的最低點後,標普500指數便開始一路向上,並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輪牛市行情。

到今年8月22日收盤,標普500指數連續3453天未出現過20%或大於20%的跌幅。此前,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輪牛市是從1990年10月11日持續到2000年3月24日。

從2009年3月9日至今,標普500累計上漲近340%。納斯達克指數在8月末刷新紀錄高點,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均在9月刷新紀錄高點。鑒於目前企業營收依然漂亮,經濟增長也強勁,再加上通脹率保持在低位,投資者認為,這輪美股牛市雖已處在周期尾部,但仍有上漲太空。

7、房價

作為次貸危機始發地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房價大跌、900萬美國人失去住房後,不但再現了往日輝煌,而且越來越繁榮。

據S&P CoreLogic Case-Shiller房價指數,從2008年1月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至2012年1月的谷底,全美房價下跌了21%。而眼下美國的房價早已再創歷史新高。根據上述指數,2018年1月的房價已經比十年前高出14%。

8、銀行集中度

2008年金融危機凸顯出了銀行業過度集中的風險。雷曼兄弟破產後,美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改革這一行業。

毫無疑問,相比十年前美國現在的銀行體系更加安全,大型金融機構的資本狀況有了重大改善,他們的融資模式更可持續,風險測量和管控也比金融危機前好得多。

但銀行“大而不能倒”的時代並沒有結束。到2016年,美國最大五家銀行擁有的資產依然佔全部商業銀行資產的近一半,比十年前反而有所上升。未來一旦陷入危機,這些巨無霸們或許依然需要聯邦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

9、儲蓄率

由於薪資增速疲軟,又擔心經濟持續衰退,經濟危機後的數年間,消費者減少了個人支出,增加了儲蓄力度。2008年4月,全美的個人儲蓄率為3.4%;到2012年10月,這一比例上升至8.8%。此後,隨著經濟和就業形勢好轉,儲蓄率出現微幅下降,2018年1月的個人儲蓄率為7%。

10、貧富差距

皮尤研究中心在對來自美聯儲委員會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消費者財務狀況調查》的數據做了分析後指出,2007-2009年的經濟衰退加劇了美國的貧富差距。

儘管最近幾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財富整體獲得了增長,但增幅並不足以彌補他們在經濟衰退中遭到的損失。分析顯示,2016年,美國低收入家庭的財富中值(median wealth)比2007年時少了42%;中等收入家庭的財富中值比2007年時少了33%。

但高收入家庭的經歷截然不同,他們在經濟衰退中遭受的損失更小,復甦也更為強勁。到2016年,高收入家庭的財富中值為81萬美元,相比衰退前2007年時增加了10%。2016年,高收入家庭的淨財富中值是中等收入家庭的7.4倍,是低收入家庭的75倍。2007年時的這兩個數據分別是4.5倍和40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